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角速度两种软测量方法的PD控制对比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永富 柴天佑 岳恒 《东北工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518,共4页
对比分析了用LPP差分方法和高增益观测器方法估计机器人角速度的有效性,并用这两种角速度估计方法分别形成了机器人两种不同的PD输出反馈控制器·在机器人仿真实验中,对这两种方法产生的动态和稳态估计误差以及闭环系统的动态和稳... 对比分析了用LPP差分方法和高增益观测器方法估计机器人角速度的有效性,并用这两种角速度估计方法分别形成了机器人两种不同的PD输出反馈控制器·在机器人仿真实验中,对这两种方法产生的动态和稳态估计误差以及闭环系统的动态和稳态跟踪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这两种方法产生的估计误差及闭环系统跟踪误差的对比结果表明,当角位置测量精确度较高时,利用差分方法估计机器人角速度较理想,而较低时采用观测器方法估计机器人角速度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角速度 软测量 PD控制 高增益观测器 数字差分 仿真 输出反馈控制器 稳态估计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rmite插值的视频图像分辨率匹配电路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少卿 史再峰 +2 位作者 姚素英 吴顺华 刘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16期63-68,共6页
目前常用的图像分辨率匹配算法,存在着缩放效果模糊或硬件消耗过大等问题。综合缩放效果和电路消耗考虑,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Hermite插值算法的图像分辨率匹配电路。以基于数字差分分析算法的模块控制插值源像素的选取,以Hermite算法为... 目前常用的图像分辨率匹配算法,存在着缩放效果模糊或硬件消耗过大等问题。综合缩放效果和电路消耗考虑,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Hermite插值算法的图像分辨率匹配电路。以基于数字差分分析算法的模块控制插值源像素的选取,以Hermite算法为内核完成插值系数的计算,相对双三次插值算法,保证了较小的硬件消耗。通过均方差、峰值信噪比、灰度梯度模值和傅里叶频谱对Hermite插值算法缩放效果与其余算法缩放效果进行定量分析,表明三次Hermite插值算法比双线性插值算法具有更好的缩放效果。同时通过电路综合结果,表明该电路相对基于双三次插值的电路,硬件消耗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辨率匹配 Hermite插值算法 数字差分分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期无人机影像的滑坡地表竖向变形测量模型试验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要轩 龚文平 +3 位作者 程展 田杉 赵超 陈琛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7-278,共12页
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滑坡地表竖向变形测量属于滑坡监测与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多期无人机影像开展滑坡地表变形监测,然而基于多期无人机影像的滑坡地表竖向变形测量精度研究却相对较... 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滑坡地表竖向变形测量属于滑坡监测与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多期无人机影像开展滑坡地表变形监测,然而基于多期无人机影像的滑坡地表竖向变形测量精度研究却相对较少。首先通过大量室外模型试验,对CloudCompare、Global Mapper和PolyWorks三款软件地表竖向变形识别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三款软件地表竖向变形测量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当无人机影像分辨率优于3.0cm/像素,三款软件均能识别5.0cm及以上的地表竖向变形;在不同地表竖向变形工况下,Global Mapper地表竖向变形测量结果最为精确与稳定,竖向变形测量的中误差总体上分布于1.5~4.0 cm之间。三款软件地表竖向变形测量的中误差和测量误差的均值及标准差均与地表竖向变形值不呈现明显相关性,同时地表竖向变形量测误差均近似满足正态分布,因此可选取测量误差的95%置信区间对地表竖向变形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之上,运用Global Mapper软件开展了黑方台党川段滑坡地表竖向变形识别与测量应用,结果表明Global Mapper软件能较为准确地识别出滑坡变形区域并圈定其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竖向变形 无人机影像 模型试验 数字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角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伟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7,2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磁性角度传感器的实现方法,对角度传感器的电路布局和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了霍尔磁环组合采集初始电压信号,并通过电压信号转换、模/数转换以及数字差分处理实现了有效数据的采集。本文提出了基于三角波数值的细分技... 提出了一种新型磁性角度传感器的实现方法,对角度传感器的电路布局和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采用了霍尔磁环组合采集初始电压信号,并通过电压信号转换、模/数转换以及数字差分处理实现了有效数据的采集。本文提出了基于三角波数值的细分技术,在一个旋转周期内,基于两组三角波原始数值的正负组合实现角度子区间的编码;并利用其中一组三角波数值实现任一子区间的角度细分,构建了角度传感器分辨率与模数转换器(ADC)分辨率的线性关系。三角波数值经取绝对值和取反等数据处理后,结合当前两组三角波原始数值正负情况,实现子区间的识别和小分区的编号计算,实时获取当前的绝对角度输出。分析结果表明:在选用10位ADC时,该角度位置检测技术能够实现12位分辨率的轴角位置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细分 角度分区 数字差分 信号转换 磁性角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精细化DEM生成 被引量:10
5
作者 戴华毅 李守军 +3 位作者 张梓巍 阳凡林 毛冬海 陈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7-83,共7页
针对地面激光扫描及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实际外业测量中受视场角限制或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获取待测区域完整的点云数据的问题,本文在经典IC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差异和点云密度的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融合方法。通过差分数... 针对地面激光扫描及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实际外业测量中受视场角限制或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获取待测区域完整的点云数据的问题,本文在经典IC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差异和点云密度的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融合方法。通过差分数字高程模型对点云进行分块,并基于点云密度选取融合范围,将分块后的影像点云配准到激光点云的孔洞和稀疏区域。本文方法能够提高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融合效果,保持激光点云的精度并保留更多的细节特征,实现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高质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点云 影像点云 分块配准 点云融合 差分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