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宽带数字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任燕飞 张云 +2 位作者 曾浩 郝黎宏 唐洪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32-937,共6页
传统相控阵天线系统为实现多波束,在重量、体积、功耗等方面会有明显的增加,系统的基本可靠性也显著降低。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利用超外差结构实现宽带信号变频,并对瞬时带宽内的信号同时进行模/数或数/模变换,再根据串口提供的... 传统相控阵天线系统为实现多波束,在重量、体积、功耗等方面会有明显的增加,系统的基本可靠性也显著降低。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利用超外差结构实现宽带信号变频,并对瞬时带宽内的信号同时进行模/数或数/模变换,再根据串口提供的每个波束方位、俯仰和频率等信息,在基带实现数字多波束形成。设计了一套S频段、瞬时宽带100MHz的数字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可收发同时形成3个独立波束,每个波束在俯仰面0°~70°、方位面全向的扫描范围内实现EIRP值不小于40dBm,G/T值不小于-20dB/K的优良指标。该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灵活性,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宽带天线 数字多波束 软件无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顾杰 龚耀寰 何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4期381-385,共5页
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可以减小因频率复用造成的共信道干扰 (CCI)、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及增大系统容量、减小发射功率和空间电磁干扰、增加发射效率、对小区进行动态划分等优点。阵列天线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是智... 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具有可以减小因频率复用造成的共信道干扰 (CCI)、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及增大系统容量、减小发射功率和空间电磁干扰、增加发射效率、对小区进行动态划分等优点。阵列天线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是智能天线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关于接收数字多波束形成处理技术国内外相关文献报导较多 ,而对于发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报导较少。文中主要讨论了两种发射数字多波束的形成方法 ,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此方法对蜂窝定位 ,空分多址系统的实现也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数字多波束 形成方法 快速傅里叶反变换 空时信号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多波束相控阵测控系统角跟踪环路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文政 俄广西 杜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9-412,共4页
为了解决相控阵天线对目标的自跟踪问题,基于数字锁相环路理论,提出了一种相控阵天线数字角跟踪环路设计方案。通过数学建模与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同时表明方案对不同的通道时延具有良好的收敛特性。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工程项目。
关键词 测控系统 数字多波束 相控阵天线 角跟踪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原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江涛 陈翼 王盛利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7,共7页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在实现高分辨大测绘带(简称高分宽幅)成像中存在的问题,文中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结合,提出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首先,将成像区域在距离和方位向分割为多个子区域进行独立成像,避免传统... 针对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在实现高分辨大测绘带(简称高分宽幅)成像中存在的问题,文中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和合成孔径雷达结合,提出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首先,将成像区域在距离和方位向分割为多个子区域进行独立成像,避免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在高分宽幅成像领域的设计限制;然后,利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对天线阵面所有接收单元进行数字加权,在方位向和俯仰向形成多个高增益的接收窄波束,并控制接收波束实现对每个子区域的凝视观测,延长合成孔径的长度,提高成像分辨率。仿真表明,凝视数字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有效突破传统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上的瓶颈,实现高分宽幅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宽幅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凝视数字多波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幅相误差对数字多波束导航抗干扰影响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吕潇君 张兆林 王伶 《导航定位学报》 2016年第3期15-19,39,共6页
针对数字多波束导航抗干扰过程中,由于天线一致性、射频通道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数字处理的接收信号幅度和相位将产生误差;以及波束零点对信号的幅相不一致性非常敏感,使利用零陷技术抗干扰的系统性能急剧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幅相误差对... 针对数字多波束导航抗干扰过程中,由于天线一致性、射频通道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数字处理的接收信号幅度和相位将产生误差;以及波束零点对信号的幅相不一致性非常敏感,使利用零陷技术抗干扰的系统性能急剧下降等问题,提出一种幅相误差对数字多波束导航抗干扰影响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幅相误差对数字多波束导航抗干扰产生较大影响,会使系统部分或不能抑制干扰;相比幅度误差,相位误差对数字多波束导航抗干扰性能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在抗干扰之前对信号进行幅相误差校正将大幅改善数字多波束导航抗干扰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幅相误差 数字多波束导航抗干扰 一致性 自适应 零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DSP的自适应数字多波束形成的并行算法及其实现
6
作者 李彦 王秀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9-463,共5页
在深入研究自适应DBF(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由TigerSHARC201处理器构成的多DSP并行处理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数字多波束形成的并行处理算法。笔者给出了该算法在多DSP并行处理系统上的算法映射,基于此映射方案,比较了SMI... 在深入研究自适应DBF(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由TigerSHARC201处理器构成的多DSP并行处理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数字多波束形成的并行处理算法。笔者给出了该算法在多DSP并行处理系统上的算法映射,基于此映射方案,比较了SMI、HTP和MTP三种典型DBF算法,并对MTP算法进行了改进。系统试验证明了该并行处理算法具有很好的并行性及实时性,且改进的MTP算法的性能较传统MTP算法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数字多波束 实时系统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台全方位数字多波束渔用声呐顺利完成海试并交付使用 被引量:1
7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第6期381-382,共2页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智慧渔业技术与装备科技创新团队研制的全方位多波束渔用声呐FM256在“欣海1223”渔船上完成安装、调试,赴浪岗山列岛海域开展海上试验,顺利交付船东进行应用示范。
关键词 科技创新团队 海上试验 声呐 渔业机械仪器 应用示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数字多波束 F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的星载ADS-B波束自适应调整方法
8
作者 向怡然 李松亭 陈利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0-1686,共7页
星载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 broadcast,ADS-B)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地面基站无法覆盖全球空域的问题,但仍面临星地传播距离远、损耗大、波束覆盖目标多、信号冲突严重等挑战。针对部分子波束内信号冲突严重... 星载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 broadcast,ADS-B)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地面基站无法覆盖全球空域的问题,但仍面临星地传播距离远、损耗大、波束覆盖目标多、信号冲突严重等挑战。针对部分子波束内信号冲突严重、飞机漏检概率高的现象,设计25阵元19子波束均匀分布的数字相控阵天线,提出基于聚类算法的子波束优化方法。首先对样本进行基于代表点聚类,再依据结果对波束指向和覆盖范围(或者覆盖半径)非线性优化,以期降低信号冲突提高飞机检测概率。仿真结果表明,飞机检测概率提高9%~13%,比现有研究算法计算时长缩短87%~95%,波束自适应算法品质因数提高8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数字相控阵多波束合成 波束自适应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比特宽带数字接收机的频域多波束测向技术 被引量:10
9
作者 陶海红 夏南 +2 位作者 王楠 胡国栋 廖桂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9,110,共8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单比特宽带数字接收机的频域多波束测向新方法,该方法基于优化所得的阵列流形,对射频信号时域直接单比特采样,转换到频域进行检测,然后对过门限的频点分别实现数字多波束形成,利用比幅查表完成空域多目标的联合测频、测向... 提出了一种用于单比特宽带数字接收机的频域多波束测向新方法,该方法基于优化所得的阵列流形,对射频信号时域直接单比特采样,转换到频域进行检测,然后对过门限的频点分别实现数字多波束形成,利用比幅查表完成空域多目标的联合测频、测向,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分析了该算法对单比特采样数据的多目标处理能力,即在单个、多个独立信号和完全相干信号时所提算法的性能,以及所提算法对幅相误差的稳健性分析。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比特接收机 快速傅立叶变换 数字多波束形成 多波束比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超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顾明超 李春晓 +1 位作者 边疆 张汉卿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1期173-179,共7页
随着高速ADC和高性能FPGA芯片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促进了电子战系统瞬时覆盖带宽由几十兆赫兹上升到几百兆赫兹甚至到吉赫兹量级,属于超宽带范畴。为了获得更远的探测距离性能,具备同时对多个辐射源侦测的能力,需... 随着高速ADC和高性能FPGA芯片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促进了电子战系统瞬时覆盖带宽由几十兆赫兹上升到几百兆赫兹甚至到吉赫兹量级,属于超宽带范畴。为了获得更远的探测距离性能,具备同时对多个辐射源侦测的能力,需要瞬时形成多个数字波束对目标区域密集覆盖。针对宽带时域校准与合成处理资源占用多、形成波束少的缺点,在FPGA中采用整数点移位与相位校准滤波方法实现了通道校准,通过整数点移位与分数时延滤波处理降低了合成滤波器的阶数。对瞬时带宽内多个等间隔单音信号的波束指向进行仿真,通过波束图验证了宽带合成各频率指向的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处理实时、资源占用少的频域处理方法,结合FPGA芯片特性进行了硬件化实现,对合成前后频谱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合成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FPGA 超宽带数字多波束形成 电子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法数字波束形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社欣 李文臣 +1 位作者 袁翔宇 李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5-258,共4页
文中研究平面相控阵天线数字多波束形成,根据数字波束形成(DBF)原理,进一步得到傅立叶变换数字多波束形成理论,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定性分析了数字多波束的特点。
关键词 数字多波束形成 相控阵 天线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声纳数字测深与改正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家城 宋春雷 +1 位作者 晏磊 陈家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9-433,共5页
建立了多波束系统数字测深与波束角效应改正模型。根据多波束系统工作原理,建立多波束系统数字水深测量模型,对其中波束角效应产生的测深影响进行改正,进而模拟测量了海底地图,并以实际海底水深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符合... 建立了多波束系统数字测深与波束角效应改正模型。根据多波束系统工作原理,建立多波束系统数字水深测量模型,对其中波束角效应产生的测深影响进行改正,进而模拟测量了海底地图,并以实际海底水深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符合理论分析及实际情况,测深改正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数字测深模型 波束 脚印 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系统数字测深模型设计
13
作者 于家城 陈家斌 +1 位作者 徐学强 宋春雷 《海洋测绘》 2007年第6期33-35,57,共4页
根据多波束系统工作原理,充分考虑波束角立体特性及海底地形的二维区域特征,给出多波束系统数字模型的详细设计步骤,并以实际海底水深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符合理论分析及实际情况,在仿真实验中可以模拟实际的多波束系统。
关键词 多波束数字测深模型 波束 换能器 脚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平均斜率的多波束数字水深处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家成 徐学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0-996,共7页
根据多波束系统水深测量受地形影响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沿船体横纵两个方向地形平均斜率的水深校正算法,给出了5个水深校正因子,设计了水深平滑模板。以5个校正因子对初始扫描水深数据进行校正,以所设计的模板对校正后的数据进行滤波。仿... 根据多波束系统水深测量受地形影响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沿船体横纵两个方向地形平均斜率的水深校正算法,给出了5个水深校正因子,设计了水深平滑模板。以5个校正因子对初始扫描水深数据进行校正,以所设计的模板对校正后的数据进行滤波。仿真结果表明:校正后极大减小了水深测量误差,所设计的模板相对传统的高斯模板具有更高的平滑精度,更适应水深数据的滤波,通过两种处理方式,测量精度获得了明显提高,海底地形精度和光滑度都获得了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数字水深 平均斜率 校正因子 模板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空域多目标测控天线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俄广西 柴霖 刘云阁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2-1117,共6页
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轨飞行器的数量迅速增长,传统上基于抛物面天线的测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全空域内同时多目标测控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采用共形阵列天线和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在全空域内同时形成多个波束,每个波... 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轨飞行器的数量迅速增长,传统上基于抛物面天线的测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全空域内同时多目标测控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采用共形阵列天线和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在全空域内同时形成多个波束,每个波束指向一个测控目标,实现同时对多目标的测控。根据提出的方案,研制了原理样机,进行了外场试验,结果表明样机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与设计相符合,证明了技术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控 多目标测控 全空域 共形阵列天线 数字多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空域球面相控阵测控系统的一种过顶跟踪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文政 俄广西 杜丹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针对球面相控阵天线在跟踪高仰角过顶的动态目标时因方位角跳变引起的跟踪中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系旋转的过顶跟踪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满足了相控阵天线角跟踪设计需要,能有效解决球面阵天线高仰角的跟踪过顶问题。目前,... 针对球面相控阵天线在跟踪高仰角过顶的动态目标时因方位角跳变引起的跟踪中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系旋转的过顶跟踪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满足了相控阵天线角跟踪设计需要,能有效解决球面阵天线高仰角的跟踪过顶问题。目前,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工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控 全空域 球面相控阵天线 数字多波束 角跟踪 过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控通信系统中的天线新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庆强 何海丹 +1 位作者 张云 蓝海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91,共5页
探讨了测控通信系统中的天线新技术,分析了目前测控天线面临的技术困境和相应的解决办法。详细研究了天线组阵、数字多波束天线以及共形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可行性,并对目前的技术趋势作了探讨。最后给出了测控天线发展的新方向和形式,指... 探讨了测控通信系统中的天线新技术,分析了目前测控天线面临的技术困境和相应的解决办法。详细研究了天线组阵、数字多波束天线以及共形有源相控阵天线的可行性,并对目前的技术趋势作了探讨。最后给出了测控天线发展的新方向和形式,指出在测控通信系统中,测控天线将会向智能蒙皮、大规模集成、超宽带、小型化、低RCS等方向发展;频段将由微波频段向毫米波频段,甚至光波段延伸;新兴天线将会融合多种技术,性能必将进一步提升,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天线 天线组阵 数字多波束 共形有源相控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天籁”暗能量观测阵列开展空间目标探测新技术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成 施浒立 陈学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43-1252,共10页
提出一种用于开展空间目标探测的大视场、多波束射电观测手段。通过柱形天线阵列,在特定方向获得大张角均匀巡天视场,实现对大空域范围的连续监视;基于综合孔径天图成像,实现对批量空间目标的实时捕获;利用小口径碟形天线之间的优化干... 提出一种用于开展空间目标探测的大视场、多波束射电观测手段。通过柱形天线阵列,在特定方向获得大张角均匀巡天视场,实现对大空域范围的连续监视;基于综合孔径天图成像,实现对批量空间目标的实时捕获;利用小口径碟形天线之间的优化干涉组合,通过数字波束合成实现多目标精确跟踪测量。配合软件去噪与阵列定标校准手段,进一步提高微弱目标信号提取认证能力,降低系统功率与增益要求。提出利用具有相似阵列结构的"天籁"暗能量观测系统开展关键技术试验,以缩短研究周期、减少科研成本。从作用距离、信号特征、探测时间等方面对试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籁"阵列具备支撑相关新技术试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探测 射电天文 干涉阵列 综合孔径成像 数字多波束 软件去噪 暗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和相关科学预研”简介 被引量:2
19
作者 洪晓瑜 武向平 +8 位作者 安涛 叶叔华 毛羽丰 黄滟 伍筱聪 吕唯佳 李亭 李惠华 吴芳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52,共5页
在继承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望远镜的中国低频探路者——"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项目21CMA在十年间所积累的经验和广泛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计划小规模改造现有设备,迅速掌握数字多波束合成、高动态大视场成... 在继承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望远镜的中国低频探路者——"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项目21CMA在十年间所积累的经验和广泛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计划小规模改造现有设备,迅速掌握数字多波束合成、高动态大视场成像、前景去除等SKA低频成像的关键核心技术。同时,与SKA低频阵(SKA-low)先导设备MWA(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开展深层次合作,预选未来用于SKA1-low宇宙再电离深度成像的观测候选区域,为最终利用SKA第一阶段(SKA1)低频阵列,对选定观测候选区域进行深度定点观测做好充分准备,最终实现SKA1既定的首要科学目标。该项目还将建设中国SKA区域中心数据处理原型样机,并以21CMA和MWA实测数据为基础,完成低频射电干涉成像的数据处理流程,为建设中国SKA区域数据中心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方公里阵列 数字多波束合成 高动态大视场成像 低频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雷达对抗系统有源模式的目标探测搜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方正 祁建清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1-496,共6页
运用搜索理论分析、解决了网络雷达对抗系统有源模式对空中目标的探测搜索问题。分析了其马尔可夫过程,在系统采用数字多波束及脉冲追赶同步扫描的条件下,给出了网络雷达对抗系统有源模式的目标接触概率及发现概率计算方法,最后用仿真... 运用搜索理论分析、解决了网络雷达对抗系统有源模式对空中目标的探测搜索问题。分析了其马尔可夫过程,在系统采用数字多波束及脉冲追赶同步扫描的条件下,给出了网络雷达对抗系统有源模式的目标接触概率及发现概率计算方法,最后用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对抗系统 数字多波束 脉冲追赶 接触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