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死后即焚到数字永生?——关于个人数字遗产的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富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9,共14页
数字时代,不具有财产性的个人数字信息以其承载的无法量化的情感价值,依然能够成为数字遗产。超人类主义在此类问题上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这种进路试图创设继承了个人所有数字记忆、数字信息的“虚拟人”或社交机器人,将个人数字遗产的... 数字时代,不具有财产性的个人数字信息以其承载的无法量化的情感价值,依然能够成为数字遗产。超人类主义在此类问题上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这种进路试图创设继承了个人所有数字记忆、数字信息的“虚拟人”或社交机器人,将个人数字遗产的留存转换为“数字永生”。这一进路并不足取,面临着诸多疑难:“数字自我”能否作为“人”的权利尚未统一,且有悖于数字平等,成为现实世界不平等图景的投射。而人们追求的“数字永生”应通过个人数字遗产的合理保护与传承来实现。实践中,甄别适格数字遗产管理人、探索个人数字墓地的管理规则更为迫切。在数字遗产理想继承人的选择上,数字平台虽然与数字遗产被继承人有着直接关系,却并非个人数字遗产的适格继承主体,推出“数字账号管理员”照管个人“数字墓地”是解决个人数字遗产问题较为可行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遗产 数字自我 继承主体 数字墓地 数字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