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油茶花发育过程数字表达谱测序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玉玲 姚小华 +2 位作者 任华东 王开良 张山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3,共9页
为了解普通油茶花发育过程的分子机制及成花关键基因,选择花芽分化前、萼片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子房及花药形成期和雌雄蕊成熟期的花芽作为试验材料,对此6个时期样品进行表达谱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原始r... 为了解普通油茶花发育过程的分子机制及成花关键基因,选择花芽分化前、萼片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雌雄蕊形成期、子房及花药形成期和雌雄蕊成熟期的花芽作为试验材料,对此6个时期样品进行表达谱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原始reads数为103 249 386条,平均Cycle Q20均为100%;各样品测序reads与转录组部分测序构建的Unigene库的序列对比,对比效率超过60%,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6 861个,7月3日与6月15日差异基因达到19 596个,上调基因数19 408个;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功能分析、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合成为245条,转录因子为372条,复制、重组和修复为320条,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为285条,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和伴侣蛋白为283条,能源生产和转换为114条,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为136条,氨基酸的转运和代谢为122条;与花器官形成有关A类基因Unigene数量最多,其中Unigene67783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差异较明显,表达水平也较高;B类基因有9条Unigene,其中Unigene56059表达水平较高,各发育阶段差异也较明显;属于C类基因的Unigene数量有9条,总体表达水平较低且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花发育过程 表达 成花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干旱胁迫响应基因的数字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孙爱清 张杰道 +3 位作者 万勇善 刘风珍 张昆 孙利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5-1053,共9页
以抗旱性强的花生品种丰花5号为材料,利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PEG处理后的花生叶片cDNA文库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基因表达表现出高度的不均一性和冗余性,低于10个拷贝的标签占总标签种类的73.1%,但其表达量只... 以抗旱性强的花生品种丰花5号为材料,利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5%PEG处理后的花生叶片cDNA文库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基因表达表现出高度的不均一性和冗余性,低于10个拷贝的标签占总标签种类的73.1%,但其表达量只占总标签表达量的9.0%。根据已知序列信息鉴定出93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4.5%下调表达。基因功能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广泛涉及糖、蛋白、核酸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代谢、能量代谢以及次生代谢过程。在花生干旱响应基因表达谱分析中,发现9个类黄酮代谢相关基因在干旱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其中4个编码类黄酮合成酶类,3个编码甲基转移酶,2个编码MYB转录因子。通过半定量RT-PCR对花生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AhPAL)表达分析表明,15%PEG干旱胁迫6h诱导该基因显著表达。推测类黄酮代谢在花生干旱胁迫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干旱 高通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基因表达谱筛选黄瓜中水杨酸诱导基因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双 乔禹 +5 位作者 王芳 韩旭 金晓霞 池春玉 于丽杰 丁国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4-884,共11页
本文通过筛选水杨酸诱导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DEGs),旨在揭示水杨酸提高黄瓜抗病性机制和信号转导过程。以抗霜霉病黄瓜东农649为试材,无菌培养幼苗至4叶期,喷施5 mmol·L-1的水杨酸,喷施前和喷施后3、12和24 h分别采取叶片,提取总... 本文通过筛选水杨酸诱导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DEGs),旨在揭示水杨酸提高黄瓜抗病性机制和信号转导过程。以抗霜霉病黄瓜东农649为试材,无菌培养幼苗至4叶期,喷施5 mmol·L-1的水杨酸,喷施前和喷施后3、12和24 h分别采取叶片,提取总RNA,制备c DNA文库,应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杨酸处理前后的4个叶片c DNA文库进行差异基因数字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SA诱导了多数与叶绿体和细胞壁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和多个与抗病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对受体激酶、细胞色素P450、脂氧合酶和脂转运蛋白等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获取了丰富有效的数据,初步筛选的DGEs涉及到植物的PCD(程序性细胞死亡)、信号转导、系统获得性抗性(SAR)形成等过程,证实了SA与上述过程有密切关系,为最终揭示SA提高黄瓜抗病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水杨酸 数字基因表达 高通量 差异表达基因 系统获得性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FL2b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及组织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宋慧娟 曾瑞霞 +3 位作者 赵微 刘东鑫 朱宝芹 苏玉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2-456,共5页
在猪QTL定位基础上,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原理,参照猪CFL2的cDNA序列,对猪CFL2基因的部分基因组DNA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利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CFL2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所克隆的猪CFL2基因部分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2377bp,包... 在猪QTL定位基础上,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原理,参照猪CFL2的cDNA序列,对猪CFL2基因的部分基因组DNA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利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CFL2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所克隆的猪CFL2基因部分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2377bp,包括4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该基因mRNA序列与已报道的人CFL2b基因序列相似性为89%;猪CFL2基因在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骨骼肌和心肌中表达丰度较高.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测序了猪CFL2b基因部分基因组DNA序列,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与肌肉发育及生理功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L2b基因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兽医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邹丰才 吴绍强 +1 位作者 李明伟 朱兴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49,共4页
关键词 基因芯片技术 表达 20世纪90年代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 医学 基因时代 1989年 基因 基因表达 研究重点 平行检 国际专利 功能分析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分析有望改善白血病的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方芳 朱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35-1738,共4页
在临床工作中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为预后较好,中度风险和预后较差的不同类型进行治疗。然而,大部分被定于中等风险的AML患者,他们对治疗的反应并不一致,有的治疗反应好,只需接受以化疗为基础的巩固方案,就能获得相对较好的治疗结果... 在临床工作中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为预后较好,中度风险和预后较差的不同类型进行治疗。然而,大部分被定于中等风险的AML患者,他们对治疗的反应并不一致,有的治疗反应好,只需接受以化疗为基础的巩固方案,就能获得相对较好的治疗结果,而那些治疗效果不佳、且复发率高的患者,需要在第一次诱导缓解后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改善预后。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或者全外显子组测序,可以获得关于白血病细胞基因拷贝数改变、甲基化改变、mRNA和microRNA的表达特征谱等多种信息,整合和利用这些基因表达谱的综合信息,可以对白血病亚型进行更准确的分类,从而更有针对性的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在诊断之初就能准确地判断预后。对白血病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不仅可以对疾病深入的认识,还能作为研发靶向药物的依据,获得效率更高,更特异性的药物,改善疾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分类 高通量 基因表达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V5基因敲除对小鼠肌肉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7
作者 万伟粲 张仙玉 +4 位作者 赵鑫 李彬 蔡更元 杨化强 徐铮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3,共8页
【目的】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采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的ETV5基因纯合敲除小鼠在表现出内源性精原干细胞消融的同时伴随着体型和体质的明显弱势,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ETV5基因敲除对小鼠肌肉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集6周龄的3只野生型... 【目的】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采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的ETV5基因纯合敲除小鼠在表现出内源性精原干细胞消融的同时伴随着体型和体质的明显弱势,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ETV5基因敲除对小鼠肌肉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集6周龄的3只野生型公鼠和3只ETV5纯合敲除公鼠的肌肉组织并抽提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2组小鼠肌肉样品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2组小鼠的肌肉组织共筛选出了57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92个,下调基因282个。发现了多个基因影响ETV5敲除小鼠的生长发育,其中,包括影响小鼠肌肉发育的基因Amd1和影响脂肪累积的基因Chrna2。GO和KEGG分析富集到的通路大多与脂肪代谢和生长发育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为ETV5敲除小鼠生长发育缓慢和延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解释,为研究ETV5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关功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V5 转录组 小鼠 肌肉发育 基因敲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质人群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珊珊 卢晓君 +4 位作者 冯流畅 张海林 郑小丰 范焕坚 韦芳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湿热体质是否存在表达量或种类相异于其他体质类型的基因,从微观水平了解湿热质的本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王琦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在健康人群中收集湿热质人和平和质人各8例,空腹抽血,利用表达谱...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湿热体质是否存在表达量或种类相异于其他体质类型的基因,从微观水平了解湿热质的本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王琦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在健康人群中收集湿热质人和平和质人各8例,空腹抽血,利用表达谱测序技术筛选出表达差异显著的湿热相关基因并初步分析其主要功能路径。结果:共筛选得湿热相关的显著性差异基因共27个,5条富集的信号通路。它们主要与免疫防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T1DM、AITD、SLE,肿瘤,类固醇、叶酸代谢,编码结合蛋白与核小体结构蛋白,细胞外基质裂解等相关。结论:湿热质人群的基因表达特点主要体现在免疫防御机能较强,物质代谢紊乱等。因此它对某些自身免疫性及代谢性疾病可能存在患病倾向,也与炎症相关性疾病如肾病等的全程及预后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对湿热偏颇体质及早调摄对于疾病预防显得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体质 表达 差异表达基因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热激处理下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曾爱松 李家仪 +3 位作者 李英 宋立晓 侯喜林 严继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早期体胚发生的分子机制,分析游离小孢子在热激处理下的基因表达谱。[方法]将易出胚结球甘蓝高代自交系611单核靠边期小孢子分别在体外32.5℃培养1 d(热激处理,E2)、体内正常生长1 d(对照组1,...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早期体胚发生的分子机制,分析游离小孢子在热激处理下的基因表达谱。[方法]将易出胚结球甘蓝高代自交系611单核靠边期小孢子分别在体外32.5℃培养1 d(热激处理,E2)、体内正常生长1 d(对照组1,E3)及体外25℃培养1 d(对照组2,E5),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对3个处理的小孢子文库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并鉴定热激处理下早期体胚发生的响应基因。[结果]将3个处理的小孢子Uni Gene表达量依次进行两两相比,即E2 vs E3、E2 vs E5以及E3 vs E5,分别鉴定出2 506、1 073和3 322个差异表达基因。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聚类分析表明,热激处理下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细胞组分中的细胞部件、细胞及细胞器;在分子功能中,这些基因在结合、催化活性及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中的比例最高;在生物过程中的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及刺激反应等类别中的比例也最高。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显示,热激处理下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互作、淀粉和糖代谢、抗坏血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以及多糖降解等途径。进一步对抗坏血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1和APX2,半乳糖脱氢酶基因Gal DH以及乙醛脱氢酶基因AD在体外32.5℃培养1 d后均显著上调表达。[结论]通过转录组学方法揭示了结球甘蓝游离小孢子在热激处理下基因组的表达变化,鉴定了可能与早期体胚发生相关的抗坏血酸代谢途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甘蓝小孢子体胚发生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热激处理 体胚发生 基因表达 小孢子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源性细胞分化的单细胞转录谱变化及细胞间通讯分析
10
作者 秦健 李振月 +3 位作者 何浪 李俊玲 张昊 杜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0-342,共13页
【目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揭示牛肌源性细胞分化中的基因表达谱变化,并探究介导细胞间通讯的配体-受体互作机制,为构建成肌分化的动态调控网络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eurat、ClusterProfile... 【目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揭示牛肌源性细胞分化中的基因表达谱变化,并探究介导细胞间通讯的配体-受体互作机制,为构建成肌分化的动态调控网络奠定基础。【方法】利用Seurat、ClusterProfiler、STRING、Cytoscape、CellChatDB和Monocle2等数据库或软件,对NCBI-GEO公共数据库中牛肌源性细胞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原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细胞分群鉴定及差异基因表达谱、相关性、GO富集、PPI、细胞间通讯和拟时序分析等。【结果】根据基因表达相关性及标志性基因共鉴定出4个具有独特转录特征的细胞群Myoblasts、Myocytes、Fibroblasts和FAPs,通过Myoblasts亚群的基因表达谱比较及拟时序分化轨迹分析发现,各亚群之间异质性很强,其中Myoblasts_1为分化轨迹起点,Myoblasts_0和3处于分化早期阶段,而Myoblasts_2是肌肉特征表现最为明显的亚群,可能是临近形成Myocytes的后期阶段的Myoblasts;Myoblasts_2和Myocytes差异基因富集的肌肉相关GO term存在差异,各基因间存在复杂的蛋白互作关系;Myoblasts_0-5、Myocytes、Fibroblasts和FAPs同型或异型细胞间的通讯机制,涉及到PTN-NCL、IGF2-IGF2R和ANGPTL2-(ITGA5+ITGB1)等多种不同的配体-受体作用。【结论】肌源性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存在不断变化的基因表达谱和细胞间通讯,反映了复杂的动态异质性及分子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肌源性细胞 单细胞转录组 细胞亚群 异质性 基因表达 细胞间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致病性A/Anhui/1/2013(H_7N_9)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的miRNA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艳娜 刘志远 +5 位作者 孙彤彤 黄楠 赵锦华 刘清政 平继辉 周继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2-490,共9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利用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分析宿主miRNA在调控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低致病性H_7N_9亚型A/Anhui/1/2013流感病毒及PBS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3 d取小鼠肺组织分别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miRNA芯片... [目的]本试验旨在利用基因芯片测序技术分析宿主miRNA在调控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低致病性H_7N_9亚型A/Anhui/1/2013流感病毒及PBS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3 d取小鼠肺组织分别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miRNA芯片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mRNA和miRNA,并利用RT-qPCR验证差异miRNA。之后分别采用Targetscan、PITA及microRNAorg软件预测靶基因并结合转录组mRNA信息筛选候选miRNA的假定靶基因,最后利用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 and Genomes(KEGG)分析差异mi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与PBS组相比,低致病性H_7N_9病毒感染组共筛选到265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143个miRNA显著上调,122个miRNA显著下调。差异表达miRNA经RT-qPCR验证,10条候选miRNA的RT-qPCR结果与芯片结果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进一步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miRNA主要富集在Rap1、PI3K-Akt、Hippo、MAPK、Wnt、黏着斑、自噬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结合差异mRNA信息进行miRNA-mRNA调控网络分析,显示主要有15条差异表达miRNA和31个差异靶基因富集到这些信号通路中。[结论]成功筛选到了低致病性H_7N_9感染小鼠肺组织后引起的差异表达miRNA,且RT-qPCR证明其与基因芯片测序结果表达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为深入研究宿主miRNA在调控低致病性H_7N_9流感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致病性H7N9流感病毒 MIRNA 基因芯片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癌旁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分析
12
作者 禹奇超 宋彬 +4 位作者 邹轩轩 王岭 刘德权 李波 马昆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5-633,共9页
癌症研究中常用癌旁组织(normal tissues adjacent to the tumour,NAT)作对照,而癌旁组织与无肿瘤的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是有差异的。癌旁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存在通常会干扰传统的转录图谱研究,然而目前关于癌旁与无肿瘤组织的基因... 癌症研究中常用癌旁组织(normal tissues adjacent to the tumour,NAT)作对照,而癌旁组织与无肿瘤的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是有差异的。癌旁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存在通常会干扰传统的转录图谱研究,然而目前关于癌旁与无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差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14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对侧正常乳腺组织样本进行高深度RNA测序和分析,发现癌旁组织相比对侧正常乳腺组织有102个差异表达基因。基因富集和蛋白-蛋白互作分析揭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等癌症相关的基因集中。通过比较癌旁组织与癌组织、癌旁组织与对侧正常乳腺组织的转录图谱,发现23个癌旁组织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即癌旁特异性激活(tumour-adjacent speci c activation,TASA)基因。这些基因显著富集在TNF基因集中,其中15个是新发现的基因。结果表明,TASA基因在乳腺癌癌旁组织中普遍存在,并且与免疫系统的TNF信号有关。癌旁中存在类肿瘤型表达模式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与肿瘤形成有关,但是往往在肿瘤癌旁成对研究中被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旁特异激活基因 RN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丽纹象甲危害诱导的茶树防御机制相关酶基因发掘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让剑 李慧玲 高香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13-2325,共13页
为揭示茶树被茶丽纹象甲取食诱导的分子防御机制,以取食诱导叶片为处理组,以未取食叶片为对照组,利用转录组测序法获得茶树新梢叶片被茶丽纹象甲危害前后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并从中筛选茶丽纹象甲危害诱导的茶树防御机制相关的酶基因。结... 为揭示茶树被茶丽纹象甲取食诱导的分子防御机制,以取食诱导叶片为处理组,以未取食叶片为对照组,利用转录组测序法获得茶树新梢叶片被茶丽纹象甲危害前后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并从中筛选茶丽纹象甲危害诱导的茶树防御机制相关的酶基因。结果表明,COG功能比对共获得39 037个注释,包括25个功能类别,其中防御机制功能类别包含的单基因数为316个;KEGG功能比对共获得27 075个注释,包括363个生物代谢通路;从COG比对结果的防御机制功能类别中筛选出差异表达酶单基因簇8个,均上调表达,涉及的代谢通路包括MAPK信号路径、类黄酮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萜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基于KEGG代谢通路分析,初步归纳了8个防御机制相关酶之间的关系。RT-qPCR分析结果表明,8个酶单基因在茶丽纹象甲取食茶树新梢叶片后72 h内均上调表达,其中双特异性磷酸酶3、双特异性MAP激酶磷酸酶、花色素还原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NADPH依赖的丙酮醛还原酶基因表达差异主要由机械损伤作用导致。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茶丽纹象甲危害诱导的茶树分子防御机制研究及其抗性茶树种质鉴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丽纹象甲 防御机制 差异基因表达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MAPK1超量表达及中油821的转录差异表达分析
14
作者 王珍 张晓莉 +6 位作者 刘淼 姚梦楠 孟晓静 曲存民 卢坤 李加纳 梁颖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6-868,共13页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产量及营养价值。挖掘油菜广谱抗逆基因并深入探究其分子机制,对提高油菜抗逆性且保证产量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MAPK级联(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ascades...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产量及营养价值。挖掘油菜广谱抗逆基因并深入探究其分子机制,对提高油菜抗逆性且保证产量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MAPK级联(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cascades)是多种信号跨膜传递的交汇点,参与生长发育、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为了解甘蓝型油菜BnMAPK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BnMAPK1超量表达(OE)和中油821(CK)油菜为材料进行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与CK相比,650个基因在OE油菜中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43个,下调表达基因407个。GO注释共富集到生物学过程118条途径,其中18条与光合作用相关(包含77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子功能7条途径,包括草酸氧化酶活性、锰离子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等;细胞组分38条途径,包括叶绿体、质体、类囊体等。KEGG分析结果表明,BnMAPK1参与调控油菜光合作用、碳代谢、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等14条过程。此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8个候选基因在OE和CK油菜中的表达,其表达变化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为甘蓝型油菜BnMAPK1在生长发育及光响应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也为农作物广谱抗逆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BnMAPK1 差异表达基因(DEGs) 光合作用 数字基因表达(dge-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香凤 李慧玲 王让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43-1951,共9页
基于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茶树新梢叶片被茶丽纹象甲为害前后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并从信号监测与转导、转录因子、次生代谢物生成等方面分析了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的茶树防御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 基于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茶树新梢叶片被茶丽纹象甲为害前后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并从信号监测与转导、转录因子、次生代谢物生成等方面分析了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的茶树防御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茶丽纹象甲为害茶树新梢叶片后共检测到显著上调表达基因309个,显著下调表达基因297个,这些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共分成23类。(2)检测到信号监测与转导过程中合计17个单基因上调表达2.0~2.8倍,包括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信号系统蛋白激酶基因、茉莉酸信号通路基因、钙离子信号基因、水杨酸代谢通路基因;检测到21个转录因子单基因上调表达1.8~2.8倍,包括bHLH、WRKY、bZIP、MYB、UAF等转录因子;检测到苯丙类、类黄酮及萜类物质代谢过程中合计8个单基因上调表达2.1~2.5倍,包括苯丙酮酸互变异构酶基因、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花色素还原酶基因、法尼基二磷酸合成酶基因、法尼醇脱氢酶基因。研究认为,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信号转导、转录因子及次生代谢过程中的基因增量表达以机械损伤作用为主,昆虫口腔分泌物对这些基因的诱导表达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丽纹象甲 信号转导 转录因子 次生代谢 差异基因表达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心脏病理学诊断标准及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2-675,共14页
随着心脏移植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心脏移植例数和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均显著提升。然而在心脏移植术后的不同阶段,仍然可出现移植心脏右心室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反应、“Quilty病变”、感染和以移植心... 随着心脏移植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强效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心脏移植例数和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均显著提升。然而在心脏移植术后的不同阶段,仍然可出现移植心脏右心室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反应、“Quilty病变”、感染和以移植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病(TCAD)为特征的慢性排斥反应等一系列并发症。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EMB)技术的应用使得包括排斥反应在内的移植心脏多种并发症的病理学特征得以观察和掌握,并成为移植心脏并发症最为准确的诊断手段。本文对移植心脏病理学研究的简史、心脏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及其诊断标准以及移植心脏排斥反应诊断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使更多的心脏移植受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EMB) 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AC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移植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病(TCAD) 二代(NGS) 基因表达(GEP)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外文学术期刊发表蚕学论文简介
17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7-359,共3页
1 WANG X,LI Y,PENG L,CHEN H F,XIA Q Y,ZHAO P.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Bombyx mori spinnerets and Filippi’s glands suggests their role in silk fiber formation.Insect Biochem Mol Biol,2016,68:89-99 题目... 1 WANG X,LI Y,PENG L,CHEN H F,XIA Q Y,ZHAO P.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Bombyx mori spinnerets and Filippi’s glands suggests their role in silk fiber formation.Insect Biochem Mol Biol,2016,68:89-99 题目家蚕吐丝管和菲氏腺不同发育时期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摘要家蚕幼虫的吐丝管与前部丝腺相连,其后端背面着生的菲氏腺被认为是丝腺的附属腺体。目前对这2个器官的研究仅仅是进行形态学观察,其基因表达谱和生理功能还不清楚。西南大学赵萍教授研究小组通过第2代测序技术,对家蚕5龄第3天幼虫和上蔟时期的吐丝管与菲氏腺进行了转录组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家蚕幼虫 论文 蚕学 外文 技术 形态学观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