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数字地震资料确定软基岩场地放大和衰减的联合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姜慧 高孟潭 +1 位作者 俞言祥 赵翠萍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57-162,187,共6页
从强地面运动随机模拟方法应用出发 ,针对我国很多地区浅地壳S波速度结构研究程度较低 ,场地放大和衰减联合效应 (简称“场地联合效应”)估计困难的现状 ,提出一种用中小地震的数字观测资料确定软基岩场地联合效应的方法 .并采用该方法 ... 从强地面运动随机模拟方法应用出发 ,针对我国很多地区浅地壳S波速度结构研究程度较低 ,场地放大和衰减联合效应 (简称“场地联合效应”)估计困难的现状 ,提出一种用中小地震的数字观测资料确定软基岩场地联合效应的方法 .并采用该方法 ,结合研究区实际算例 ,确定出研究区软基岩场地的联合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震资料 软基岩 联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分析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绍晋 王赟赟 +2 位作者 余庆坤 秦嘉政 龙晓帆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利用昆明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测算了云南及邻区2002年到2004年8月2 513个中小地震的剪应力值0τ和矩震级值MW,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地震剪应力值与地震大小存在线性依赖关系,地震越大,环境剪应力场... 利用昆明数字化地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测算了云南及邻区2002年到2004年8月2 513个中小地震的剪应力值0τ和矩震级值MW,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地震剪应力值与地震大小存在线性依赖关系,地震越大,环境剪应力场越强,强震的发生需要较强的剪应力场环境。小地震在较弱的环境剪应力场状态下也可以发生,随机性较强。在环境剪应力场较强的地方,会发生强震,也会发生数量众多的中小地震。而在环境剪应力场较弱的地方,往往只会发生中小震。统计分析表明,通常,中小地震的0τ<10 MPa,将0τ≥10 MPa的地震视为高剪应力值地震,高剪应力值地震集中分布的区域,或应力等值线大于10 MPa的分布区即为高应力值区,高剪应力值分布区是环境剪应力场的异常分布区,它的形成和分布往往与强震的发生有关。据此,对云南省环境剪应力场动态变化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作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震资料 环境剪应力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猗5.0级地震前后品质因子值变化特征研究
3
作者 王卫东 张永志 杜长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70-71,79,共3页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 数字地震资料 前震 遥测台网 变化特征 震中 异常 Q值 记录 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震的综合识别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沈萍 郑治真 +2 位作者 刘希强 滕云田 杨选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在山西省大同地区 1999年 11月记录的三分向数字地震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了数字地震记录信号的自动识别 .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长短时信号平均值比、谱分析和小波分... 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在山西省大同地区 1999年 11月记录的三分向数字地震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了数字地震记录信号的自动识别 .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长短时信号平均值比、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法提取特征参量进行综合识别的方法 ,可对地震信号进行人机交互式自动识别 ,且对多数ML>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震记录 谱分析 小波分析 综合识别 数字地震资料 地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