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的,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机制解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66
1
作者 胡新亮 刁桂苓 +3 位作者 马瑾 李雪英 高景春 王勤彩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7-354,共8页
震源机制解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已有的检验工作证实中国早期或者手工作图测定的震源机制解可靠性极差。经比较 ,由远震波形反演的矩张量解 ,同一地震不同作者的结果之间差异甚小 ,可靠性较高 ;而基于P波初动方向测定震源机... 震源机制解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已有的检验工作证实中国早期或者手工作图测定的震源机制解可靠性极差。经比较 ,由远震波形反演的矩张量解 ,同一地震不同作者的结果之间差异甚小 ,可靠性较高 ;而基于P波初动方向测定震源机制解的格点尝试法所给出的解空间比其他方法要好。对 2 0 0 3年 4月发生在首都圈数字化地震台网范围内的 2次 4级地震进行了分析。取用不同的资料 ,由格点尝试法和 -P ,-S垂直向振幅比方法分别测定了震源机制解 ,二者基本一致 ,并且和过去当地发生的 5级以上地震的哈佛大学CMT解接近。这既说明了地震活动的继承性 ,也证实了震源机制解并非随机分布。由于中小地震发生的随机性 ,用统计的方法对用振幅比资料测定的震源机制解进行分析 ,结果是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矩张量 可靠性分析 振幅比 数字地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广东数字地震波资料对比分析计算环境剪应力场的方法
2
作者 叶秀薇 闻则刚 +1 位作者 康英 孙崇赤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3,共5页
根据陈培善推导的多个环境剪应力场公式,利用广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华南地区60个ML≥2.5地震参数分别对0τ进行计算。相对偏差及相关性分析表明,由震源峰值加速度ap计算的0τ5相对偏差最小,与其他方法的相关性最高。对于数字化地震资... 根据陈培善推导的多个环境剪应力场公式,利用广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华南地区60个ML≥2.5地震参数分别对0τ进行计算。相对偏差及相关性分析表明,由震源峰值加速度ap计算的0τ5相对偏差最小,与其他方法的相关性最高。对于数字化地震资料,ap的求解较为简便,由此计算环境剪应力场的方法更适合在日常分析预测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环境剪应力场 震源参数 数字地震记录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康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永久 彭立国 程万正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93,共9页
利用马尔康台记录的数字地震波资料,使用波谱分析方法计算了马尔康地震序列93次ML2.5~5.0地震的震源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地震距(M0)与震级(ML)有较好的相关性,关系式为log10M0=0.92ML+10.24,相关系数... 利用马尔康台记录的数字地震波资料,使用波谱分析方法计算了马尔康地震序列93次ML2.5~5.0地震的震源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地震距(M0)与震级(ML)有较好的相关性,关系式为log10M0=0.92ML+10.24,相关系数R为0.86;地震应力降与震级的关系不明显,二者基本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地震 数字地震记录 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及其邻区非构造性地震振动研究
4
作者 孟宪森 郑辉 +2 位作者 关玉辉 王晓峰 姜锦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应用周期 -频度谱方法对黑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资料进行处理 ,给出了矿震、电缆应力释放、震源车作业、火山地震等振动的周期 -频度谱和链波指数 ,并对构造地震和爆破的链波指数进行了讨论。针对港震公司的数字地震记录格式编写了专门的... 应用周期 -频度谱方法对黑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资料进行处理 ,给出了矿震、电缆应力释放、震源车作业、火山地震等振动的周期 -频度谱和链波指数 ,并对构造地震和爆破的链波指数进行了讨论。针对港震公司的数字地震记录格式编写了专门的处理程序 ,为数字地震台站开展周期 -频度谱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频度谱 振动 数字地震记录 链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震的综合识别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沈萍 郑治真 +2 位作者 刘希强 滕云田 杨选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在山西省大同地区 1999年 11月记录的三分向数字地震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了数字地震记录信号的自动识别 .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长短时信号平均值比、谱分析和小波分... 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在山西省大同地区 1999年 11月记录的三分向数字地震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了数字地震记录信号的自动识别 .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长短时信号平均值比、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法提取特征参量进行综合识别的方法 ,可对地震信号进行人机交互式自动识别 ,且对多数ML>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震记录 谱分析 小波分析 综合识别 数字地震资料 地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圈平均波速比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明淳 刁桂苓 张学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6-250,254,共6页
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覆盖京、津和河北中部,其中自2002年5月-2003年12新记录1级以上地震1186个,台站记录的纵、横波到时差约 2~25 s.选取被5个以上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震中位于网内或者网缘附近,计算其平均波速比.分析认为:(1)通过HYPOD... 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覆盖京、津和河北中部,其中自2002年5月-2003年12新记录1级以上地震1186个,台站记录的纵、横波到时差约 2~25 s.选取被5个以上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震中位于网内或者网缘附近,计算其平均波速比.分析认为:(1)通过HYPODD修订震源位置,绝大多数震源深度在8~10 km,平均波速比所反映的是地壳上层的状态.(2)无论是从较长的时间尺度还是从较大的空间范围来看,平均波速比值都是非常稳定的.(3)平均波速比的可靠性有赖于较多的台站数目,以满足拟合精度的要求.少数台站的测定结果往往伴随较大的误差,单一地震的平均波速比值大幅度的涨落,不宜表征地壳介质性质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数字地震记录 平均波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永胜期纳盆地的场地放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白基 秦嘉政 +1 位作者 叶建庆 钱晓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根据2001年云南永胜MS6.0地震的57个余震的304条数字地震记录,用线性反演法得出了期纳盆地相对于三道河台频率1.5~20Hz的S波场地放大。有实际放大作用的频率在10Hz以下,期纳台、半屏台和黄泥田台的放大峰值在4.5Hz处,糖厂台和龙门村台... 根据2001年云南永胜MS6.0地震的57个余震的304条数字地震记录,用线性反演法得出了期纳盆地相对于三道河台频率1.5~20Hz的S波场地放大。有实际放大作用的频率在10Hz以下,期纳台、半屏台和黄泥田台的放大峰值在4.5Hz处,糖厂台和龙门村台的放大峰值在7.5Hz处。所有台的峰值都约为三道河台的两倍。用永胜(基岩)区域数字地震台的记录作参考核算,10Hz以下,三道河台的场地放大约为1,其余台约为2,所以三道河台可作为基岩台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放大 数字地震记录 S波 线性反演 云南永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求解环境剪应力场不同方法的常数值的确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叶秀薇 闻则刚 +1 位作者 孙崇赤 康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84-88,共5页
陈培善等推导了多个求解环境剪应力场τ0的公式,利用广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广东及邻近地区1999年以来163个ML 2.0~5.2地震求解不同公式中的常数,假设广东地区环境剪应力场为5 MPa,求得C3=-5.707,C4=4.678,C5=-0.259、C6=-5.91、C7=-... 陈培善等推导了多个求解环境剪应力场τ0的公式,利用广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广东及邻近地区1999年以来163个ML 2.0~5.2地震求解不同公式中的常数,假设广东地区环境剪应力场为5 MPa,求得C3=-5.707,C4=4.678,C5=-0.259、C6=-5.91、C7=-12.01,C3~C7依次代表利用地震波辐射能量、拐角频率、震源峰值加速度、震源峰值速度或震源峰值位移求解τ0时所用到的常数.与其它地区的计算结果比较,显示不同地区的C4~C7较为接近,而C3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环境剪应力场 震源参数 常数确定 数字地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