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山数字地震台的勘选及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丁世念 魏贵春 +1 位作者 商国利 胡四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68-71,共4页
通过对英山数字地震台台址背景噪声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台址背景噪声地脉动速度均方根(RMS)值、观测动态范围和噪声信号功率谱,表明台址地脉动噪声水平基本符合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规范要求。
关键词 英山地区 数字地震台 背景噪声 地脉动 观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台数字观测系统的维护和地震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胜法 邱国荣 项建权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3期41-44,共4页
根据温州台近两年测震数字观测系统的运行情况 ,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 ,介绍了在硬件配置、软硬件的应用以及地震分析。
关键词 数字观测系统 系统维护 地震分析 数字地震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震仪器的管理维护及在观测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3
作者 叶建钢 《地震学刊》 CSCD 2001年第2期63-66,共4页
“九五”期间 ,我国建立了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在模拟地震观测向数字地震观测的转变中 ,从仪器的管理维护到地震的观测分析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我台用数字地震仪观测一年多来 ,积累了一定经验 ,摸索了一些排除故障解决问题... “九五”期间 ,我国建立了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在模拟地震观测向数字地震观测的转变中 ,从仪器的管理维护到地震的观测分析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我台用数字地震仪观测一年多来 ,积累了一定经验 ,摸索了一些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于此 ,以便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震 管理 维护 地震观测 数字地震台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的单台时间误差估计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俊 郑定昌 +3 位作者 詹小艳 江昊琳 缪发军 高景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8-901,938,共14页
从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2011年的宽频带记录数据中,选取了不同背景噪声区域下的两组不同台间距的台站(A,B每组4个台站),两组台站的平均台间距分别为44.6和30.5km.首先,运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测量出各台站对间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随时... 从江苏省数字地震台网2011年的宽频带记录数据中,选取了不同背景噪声区域下的两组不同台间距的台站(A,B每组4个台站),两组台站的平均台间距分别为44.6和30.5km.首先,运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测量出各台站对间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随时间的偏移量ΔDS i-S j,然后通过奇异值分解来求解由ΔDS i-S j与系数矩阵构成的超定方程,从而计算出单个台站的时钟误差ΔSi;并引入协方差矩阵来估计不同置信水平下计算结果的误差范围.计算结果表明,除去明显的钟差误差(>3s)外,8个台站的时间误差平均均方根为0.421 5s,A与B两组台站在置信水平为95%时的时间误差范围分别为±0.454 4s和±0.428 3s;而采用HYPOSAT定位方法对2010—2011年江苏地区的地震进行定位,得到的平均走时残差约为0.386s.两者的计算精度基本相当,表明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格林函数计算出的单台时间误差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相关格林函数 数字地震台 时间误差 连续波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姚安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研究
5
作者 范军 刘杰 +1 位作者 郑斯华 陈银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8,441,共6页
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发生5.9级和6.5级地震,利用布设在震中附近的6个流动数字地震台所记录的地震波资料,采用波谱分析和Brune理论的方法,得到姚安地震序列震源谱参数和震源参数。结果表明:地震序列的地震矩在108~1014N·m之间,... 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发生5.9级和6.5级地震,利用布设在震中附近的6个流动数字地震台所记录的地震波资料,采用波谱分析和Brune理论的方法,得到姚安地震序列震源谱参数和震源参数。结果表明:地震序列的地震矩在108~1014N·m之间,应力降在0.005~10MPa之间,震源半径分布在50~660m之间,并得到地震矩M0和震级ML的关系为:lgM0=8.24+1.4ML。随着地震矩增大应力降增加,拐角频率反而减小;随震级的增大震源半径变大,但震源半径与应力降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安地震 地震序列 震源参数 流动数字地震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N网月带VLP地震数据解调
6
作者 高原 牟其铎 +1 位作者 郑斯华 余学军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6-271,共6页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即CDSN)自1986年10月起,记录了大量的超长周期(VLP)地震数据,这些VLP地震数据以同月带记录形式存放。网月带中,数据格式有ASCⅡ码、BCD码和二进制数据3种形式。本文提出了CDSN同月...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即CDSN)自1986年10月起,记录了大量的超长周期(VLP)地震数据,这些VLP地震数据以同月带记录形式存放。网月带中,数据格式有ASCⅡ码、BCD码和二进制数据3种形式。本文提出了CDSN同月带VLP地震数据的解调方法,分析了网月带的数据结构,输出VLP地震数据文件。同时,编制了配套的《CDSN超长周期地震记录处理软件》。《软件》使用TurboC和QuickBASIC两种语言编制,其中数据解调和图形回放等功能模块由TurboC语言完成,管理程序由QuickBASIC语言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数字地震 VLP 数据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中国及邻区上地幔间断面的埋藏深度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毅 周蕙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3-792,共10页
使用中国及邻区的 1 8个数字化地震台的宽频带三分向远震记录图 ,筛选计算得到了 2 6 3条径向接收函数 ,并拾取了在 41 0km和 6 6 0km间断面上的透射转换震相P41 0 S、P660 S与P波的到时差 .通过调整各台站之下的速度模型中这两个间断... 使用中国及邻区的 1 8个数字化地震台的宽频带三分向远震记录图 ,筛选计算得到了 2 6 3条径向接收函数 ,并拾取了在 41 0km和 6 6 0km间断面上的透射转换震相P41 0 S、P660 S与P波的到时差 .通过调整各台站之下的速度模型中这两个间断面的深度 ,使理论接收函数的P41 0 S、P660 S与P波的到时差与观测值相符 ,最终确定这两个间断面的实际埋藏深度 .结果表明 ,各台站之下 41 0km间断面的平均深度为 40 3km ,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区域性 ,其中北京台、西安台、兰州台和恩施台等的埋藏深度较浅 ,琼中台、CHTO等台较深 .6 6 0km间断面的平均埋藏深度为 6 6 3km ,也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 ,其中牡丹江台和MAJO台的较深 ,琼中台和HYB台的较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方法 上地幔间断面 埋藏深度 中国 数字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