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M和BIM构建三维模型的研究
1
作者 王小华 《江苏建材》 2025年第1期127-128,共2页
文章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室外影像数据并构建数字表面模型DSM,基于建筑平面图和构建室内BIM模型,以LocaSpace Viewer软件为平台,将DSM和BIM进行融合,构建室内外一体化的三维模型,为实景三维建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数字表面模型dsm 建筑信息模型BIM 室内外一体化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保护性耕作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平衡模型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晓燕 高焕文 李洪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7-103,共7页
在田间试验和对现有径流模型及土壤水分平衡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保护性耕作的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平衡模型。该模型以日为步长,根据气象数据、土壤水分状况、作物生长发育及耕作管理措施,模拟不同耕作管理体系下地表径流和田... 在田间试验和对现有径流模型及土壤水分平衡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保护性耕作的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平衡模型。该模型以日为步长,根据气象数据、土壤水分状况、作物生长发育及耕作管理措施,模拟不同耕作管理体系下地表径流和田间水分平衡的变化。针对保护性耕作的特点,主要对径流曲线数字(USDA-CurveNumber)法进行了改进,在PERFEC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坡度和降雨强度两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模型较全面地考虑了残茬覆盖、耕作、坡度及降雨强度等多种因素对径流的影响;采用简单实用的Priestley-Taylor公式计算潜在蒸散量,并考虑作物覆盖与残茬覆盖对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影响。通过田间径流试验和根层有效贮水量测定数据的验证,证明了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保护性耕作 地表径流 土壤水分平衡 模型 径流曲线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矿山三维空间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肖锋 邓华梅 袁海平 《矿业快报》 2008年第12期31-32,111,共3页
对Surpac的功能特点和通常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按照建模流程并结合矿山实际,运用Surpac软件建立了某矿山的地质数据库、地表模型,并最终形成了矿体模型。
关键词 数字化矿山 地质数据库 数字地表模型 实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 9.2的矿区地表三维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叶江 李晓知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1年第8期160-162,171,共4页
地表三维模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各种地形区域中进行工程规划和优化设计,预期成果显示等。其建立效果的本质是建立一个区域电子沙盘,进行地表三维模型的制作和显示不仅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区域的地形地貌,同样也方便用户查询... 地表三维模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各种地形区域中进行工程规划和优化设计,预期成果显示等。其建立效果的本质是建立一个区域电子沙盘,进行地表三维模型的制作和显示不仅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区域的地形地貌,同样也方便用户查询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在利用数字测量方法所获得的矿区AutoCAD图形的基础上,基于ArcGIS9.2软件平台生成不规则三角形格网(TIN),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再与研究区ICNOS影像叠加建立地表三维模型的方法,然后初步讨论地表三维模型在矿山开发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三维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DEM) ARCGIS 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设计中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安一凡 桂志先 刘凌飞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2期59-65,共7页
起伏地表(黄土塬、沙漠和山地)进行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不但要避开地表障碍,还要避开峰顶和陡坡(即:避高、避陡)。论述了适用于地震勘探采集设计的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属性分析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起伏地表三维... 起伏地表(黄土塬、沙漠和山地)进行三维地震勘探资料采集,不但要避开地表障碍,还要避开峰顶和陡坡(即:避高、避陡)。论述了适用于地震勘探采集设计的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属性分析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起伏地表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观测设计中的数字地形应用原理,实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观测设计的避高、避陡自动优化设计,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伏地表 地震资料采集 数字高程模型 避高区 避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试验的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物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元清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4-939,共6页
为研究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物的变形规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并采用 3D 扫描对地表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同时采用数字散斑技术(DIC)对建筑物模型墙体的应变进行监测,得到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墙体的应变规律。研究... 为研究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物的变形规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并采用 3D 扫描对地表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同时采用数字散斑技术(DIC)对建筑物模型墙体的应变进行监测,得到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墙体的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当建筑物中轴线与隧道中轴线平行,建筑物模型位于隧道正上方时,模型的各项应变随着与开挖掌子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建筑物模型受扭转产生的剪切应变主要受模型角点的不均匀沉降差值影响,不均匀沉降差值越大,受扭剪切应变越大;3)建筑物模型受弯产生的拉伸应变和剪切应变主要受各角点沉降值的影响,沉降越大(即挠曲越大),产生的挠曲拉伸应变和剪切应变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隧道 地表建筑物 变形规律 物理模型试验 3D扫描 数字散斑技术(D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遥感信息的洪水过程模拟 被引量:9
7
作者 姜红梅 任立良 +2 位作者 安如 袁飞 王美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基于数字流域平台,将遥感技术获取的土地利用和地表覆盖1km栅格信息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空间配准,由此直接提取新安江模型参数IMP(不透水面积比),并通过构建林地面积比与新安江模型参数SM(土壤自由水蓄水容量)的关系间接确定各子流域... 基于数字流域平台,将遥感技术获取的土地利用和地表覆盖1km栅格信息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空间配准,由此直接提取新安江模型参数IMP(不透水面积比),并通过构建林地面积比与新安江模型参数SM(土壤自由水蓄水容量)的关系间接确定各子流域的SM值.汉江褒河流域24场洪水实例研究表明:采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15场洪水的确定性系数增大,22场洪峰流量相对误差显著降低;SM对洪峰流量的影响要比对确定性系数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流域 土地利用 地表覆盖 遥感 洪水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平原区微地貌的地形湿度指数及其地表水环境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卫东 龚俊豪 +2 位作者 赵纪堂 杨文韬 高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我国平原区广泛分布的沟渠、水塘等微地貌对地表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为深入探究平原区微地貌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文章利用添加微地貌特征线的方法,构建出顾及微地貌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据... 我国平原区广泛分布的沟渠、水塘等微地貌对地表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为深入探究平原区微地貌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文章利用添加微地貌特征线的方法,构建出顾及微地貌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据此计算出能够顾及微地貌的地形湿度指数(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TWI),并进一步阐明其所蕴含的地表水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顾及微地貌的TWI空间分布能较直观地反映区域地表水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地表径流特征,特别是能够很好地反映地表积水区或易发展为积水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为研究区的水环境保护、防洪与抗旱、农业生产等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地形湿度指数(TWI) 平原微地貌 地表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金川铜镍矿区地表塌陷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永龙 武拴军 刘鹏山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10期242-244,共3页
金川铜镍矿采矿规模与深度日益增大,可能会引起地表大规模塌陷的风险。为获取金川铜镍矿区地表塌陷情况,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表塌陷监测,获取地表塌陷区的数字表面模型,再利用EPS软件提取出每周期的地表塌陷监测点坐标,借助Sur... 金川铜镍矿采矿规模与深度日益增大,可能会引起地表大规模塌陷的风险。为获取金川铜镍矿区地表塌陷情况,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地表塌陷监测,获取地表塌陷区的数字表面模型,再利用EPS软件提取出每周期的地表塌陷监测点坐标,借助Surfer软件模拟出地表塌陷的沉降3D模型。经过分析,发现了以监测点6-6、6-7、5-11、5-12为中心的塌陷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摄影测量 塌陷监测 地表影像信息 数字表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断层活动引起湿砂沉积层破坏特征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乾兵 黄凯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0,共8页
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了逆断层活动在沉积层中的传播模式、以及引起沉积层变形和破裂的特征。试验中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计算沉积层表面变形的位移场,并采用高精度数码摄像系统捕捉和记录活动断层在沉积层中的破裂扩展过程。逆断... 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了逆断层活动在沉积层中的传播模式、以及引起沉积层变形和破裂的特征。试验中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计算沉积层表面变形的位移场,并采用高精度数码摄像系统捕捉和记录活动断层在沉积层中的破裂扩展过程。逆断层在沉积层中向上扩展时形成了一个剪切带,且断层倾角越小,沉积层中的剪切带就越宽;而基岩断层的抬升位移和滑移速度越大时,沉积层中的剪切带也越宽、变形越强烈。当断层抬升位移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沉积层表面的隆起将会出现拉张裂缝。在相同的沉积层厚度和断层抬升位移条件下,基岩断层抬升速度越大时,沉积层表面形变带的宽度越小,变形和破坏程度却更强烈。实验结果表明,断层倾角、滑移速率和沉积层厚度对于确定逆断层活动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断层传播模式 地表破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山地地区地震采集激发点位快速布设方法探讨
11
作者 马奂奂 谭永贵 +4 位作者 闫冠宇 赵君 白志宏 宋方述 郭启元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提升复杂黄土山地地区大面积三维地震采集激发点位布设效率,降低野外作业成本,提出了一种激发点位快速布设方法。通过在室内对障碍物缓冲区进行合并来提升激发点位的自动偏移效率;利用自动生成的平行(或垂直)于接收线的等间距平行线... 为提升复杂黄土山地地区大面积三维地震采集激发点位布设效率,降低野外作业成本,提出了一种激发点位快速布设方法。通过在室内对障碍物缓冲区进行合并来提升激发点位的自动偏移效率;利用自动生成的平行(或垂直)于接收线的等间距平行线与震源道路轨迹相交,快速形成可控震源激发点位;利用航拍生成的数字地表模型(DSM)转换成的坡度数据,来提升室内布点人员对悬崖、陡坡的识别效率;针对不同方位障碍物自动设置不同安全距离,分方位布设激发点。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山地工区三维地震采集的实际应用效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显著减轻室内激发点位布设工作量,提升黄土山地地区三维激发点位布设工作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山地 激发点位 数字地表模型 缓冲区 分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地表水时空变化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飞 张玉彪 +3 位作者 黄登红 陈春阳 黄忠兰 封炳丞 《河南科技》 2022年第13期109-113,共5页
本研究选择贵阳市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landsat7ETM数据,通过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和支持向量机(SVM)提取贵阳市地表水面积,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得贵阳市河网信息,利用混淆矩阵对NDWI、MNDWI、SVM... 本研究选择贵阳市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landsat7ETM数据,通过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和支持向量机(SVM)提取贵阳市地表水面积,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得贵阳市河网信息,利用混淆矩阵对NDWI、MNDWI、SVM法进行精度评价,分析地表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贵阳市地表水面积缩减42.46 km^(2),面积变化百分比为28%;2010-2020年地表水缩减面积最大,缩减面积达到23.96 km^(2),面积变化百分比为17.99%,近20 a贵阳市地表水呈缩减趋势。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是影响地表水面积变化的次要因素,气温、人口密度、生产总值是影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支持向量机(SVM) 数字高程模型(DEM) 水体指数 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低空无人机遥感影像模型测算林木郁闭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颖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77-79,101,共4页
探讨了林业生产过程中林木参数分析方面无人机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种利用低空无人机数字地表模型(DSM)数据自动提取郁闭度的方法,结合人工实地调查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郁闭度提取精度。结果表明,无人机DSM提取值与人工实测值未产生较大... 探讨了林业生产过程中林木参数分析方面无人机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种利用低空无人机数字地表模型(DSM)数据自动提取郁闭度的方法,结合人工实地调查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郁闭度提取精度。结果表明,无人机DSM提取值与人工实测值未产生较大差异,说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参数提取精度,并且应用稳定性极佳。林业生产过程中,可利用该方法替代人工实测郁闭度提取,提升林木参数获取质量及效率,保障林业生产工作的高效化、优质化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无人机 遥感影像 林业生产 林木郁闭度 数字地表模型(dsm)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开采的境界优化算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彤炜 王李管 龚元翔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4,共5页
露天境界优化是露天矿开采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境界优化需要综合考虑矿山资源状况、开采技术条件、矿产品销售价格、矿石开采及处理成本等众多因素,最终实现矿山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矿床资源三维块段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 露天境界优化是露天矿开采设计和生产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境界优化需要综合考虑矿山资源状况、开采技术条件、矿产品销售价格、矿石开采及处理成本等众多因素,最终实现矿山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矿床资源三维块段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浮动圆锥法境界优化的基本原理,并重点讨论了边坡角在空间不同区域发生变化时境界优化的实现方法,以及复杂边坡角条件下露天境界的形成过程。最后,介绍了浮动圆锥法在矿业软件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境界优化 浮动圆锥法 边坡角空间变化 数字地表模型 块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筠力 刘艳阳 +1 位作者 陈重华 赵迪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96-108,共13页
天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发源自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突破性地实现了平面向立体维度的拓展,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差分干涉(D-InSAR)等一系列技术研究方向。经过近30年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InSAR技术已从理论走向工程实践,填补... 天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发源自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突破性地实现了平面向立体维度的拓展,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差分干涉(D-InSAR)等一系列技术研究方向。经过近30年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InSAR技术已从理论走向工程实践,填补了天基高效测绘手段的空白,产生了极大的应用效益,其中,德国TerraSAR-X/TanDEM-X系统、我国天绘-2卫星系统均为典型代表。同时,基于InSAR技术体制以及在轨数据的积累和研究,不断衍生新的技术方向、新的应用前景,该技术领域仍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InSAR技术原理出发,介绍了天基InSAR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典型应用。通过天绘-2卫星系统真实在轨数据的分析与解读,阐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工程与技术基础。通过分析天基InSAR主要应用方向的观测需求,给出了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差分干涉 极化 数字高程模型 地表形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Ⅲ矿区复杂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龚元翔 王李管 +3 位作者 贾明涛 曾庆田 尚晓明 宋明军 《中国矿山工程》 2007年第6期8-12,共5页
以金川Ⅲ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ICROMINE软件系统对复杂地质体三维实体建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建模方法。研究表明,按照这些原则所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地质体的空间形态... 以金川Ⅲ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ICROMINE软件系统对复杂地质体三维实体建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建模方法。研究表明,按照这些原则所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地质体的空间形态和分布关系,进而为储量计算、矿岩可崩性评价、工程设计、采掘计划编制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技术 线框模型 数字地表模型(DTM) 布尔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与DTM的复合及其在矿山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杜培军 郭达志 《煤》 2000年第3期5-7,共3页
遥感 (RS)影像和数字地面模型 (DTM )的复合包括三方面 :由遥感影像生成数字地面模型 ;用数字地面模型来纠正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和数字地面模型配准应用。将遥感影像和数字模型复合可用于矿山测绘、地表沉陷监测、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 遥感 (RS)影像和数字地面模型 (DTM )的复合包括三方面 :由遥感影像生成数字地面模型 ;用数字地面模型来纠正遥感影像 ;遥感影像和数字地面模型配准应用。将遥感影像和数字模型复合可用于矿山测绘、地表沉陷监测、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露天矿边坡监测、矿山三维仿真等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实现这些应用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数字地面模型 矿山 GIS 地表沉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市垦利区三维地籍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浩 《山东国土资源》 2018年第6期71-75,共5页
传统地籍是以二维宗地为基本单元进行管理的,不能真实反应地上、地下的空间土地使用权管理的需要。为了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地上与地下、大场景真三维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式,提高三维GIS的技术水平与应用能力,建设三维地... 传统地籍是以二维宗地为基本单元进行管理的,不能真实反应地上、地下的空间土地使用权管理的需要。为了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地上与地下、大场景真三维空间信息应用的新模式,提高三维GIS的技术水平与应用能力,建设三维地籍系统,真正实现地上、地下的空间土地使用权有效管理,该文以东营市垦利区三维地籍系统为例,结合地籍管理需求,以二维宗地为基础,结合数字地表模型(DSM),形成了三维地籍数据库,开发了适应于三维地籍管理需要的垦利区三维地籍系统,实现了地籍管理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籍 三维GIS 宗地体 数字地表模型 垦利区 东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形辐射校正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一帆 尤红建 +3 位作者 张浩 陈双军 许斌 孙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5,共9页
地形辐射校正对获取准确的地表定量遥感精度意义重大。针对传统地形辐射校正模型不适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传输模型,同时严控误差源的地形辐射校正方法,以资源三号01星高分辨率全色及多光谱遥感影像为例进行... 地形辐射校正对获取准确的地表定量遥感精度意义重大。针对传统地形辐射校正模型不适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传输模型,同时严控误差源的地形辐射校正方法,以资源三号01星高分辨率全色及多光谱遥感影像为例进行相关实验,实现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形辐射校正,并进行了主客观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地形辐射校正模型和方法,能有效解决全色遥感影像在绝对辐射定标系数缺失情况下校正效果差以及如何保持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细节等难点,较传统方法更适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地形辐射校正 辐射传输 绝对定标系数 数字表面 模型(d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与Rockfall的危岩体结构特征识别与运动规律模拟 被引量:25
20
作者 谢金 杨根兰 +1 位作者 覃乙根 刘榜余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64,共10页
赤水红层地区高陡边坡危岩体具有位置险峻、隐蔽性强等特点,致使危岩体的识别成为困扰工程建设的巨大难题。针对研究区危岩体调查难以开展的问题,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带有空间地理坐标的照片。运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构建了... 赤水红层地区高陡边坡危岩体具有位置险峻、隐蔽性强等特点,致使危岩体的识别成为困扰工程建设的巨大难题。针对研究区危岩体调查难以开展的问题,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带有空间地理坐标的照片。运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构建了唐家屋基边坡高清数字地表模型(DSM),利用三点不共线可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在模型中提取结构面空间点云坐标,计算出结构面产状,并对危岩体的结构特征进行提取,确定了4处典型危岩体。基于三维模型对危岩体的体积进行了测量,通过定性分析得知,危岩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利用Rockfall软件对4个危岩体的崩落运动特征进行模拟,发现危岩体发生崩塌破坏后滚石会对坡脚房屋和公路造成破坏。研究结果对高陡边坡危岩体的勘察、稳定性评价及影响范围确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无人机 高清数字地表模型 崩塌 赤平投影 Rockfall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