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构建Delaunay三角网数字地形模型算法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胡金星 潘懋 +1 位作者 马照亭 吴焕萍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36-741,共6页
在对传统构建Delaunay三角剖分 (尤其是分割 合并 )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自适应格网划分方法对点集进行排序、分割 ,并按照逆序合并Delaunay子三角网 ,然后进行约束处理 ,快速、高效地实现了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 ;对Delaunay子... 在对传统构建Delaunay三角剖分 (尤其是分割 合并 )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自适应格网划分方法对点集进行排序、分割 ,并按照逆序合并Delaunay子三角网 ,然后进行约束处理 ,快速、高效地实现了Delaunay三角网的构建 ;对Delaunay子三角网合并、地性线处理、平三角形处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描述。实测结果表明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接近于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DELAUNAY三角网 约束Delaunay三角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构建三角网数字地形模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蒲浩 宋占峰 詹振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0-105,共6页
改进和优化了逐点插入算法 ,通过建立网格索引 ,实现了DTM数据的高效组织和管理 ,再结合有向查找技术 ,研究出了三角形的快速定位算法。采用Watson的空外接圆法优化构网 ,为减少优化时间 ,提出了按网格轮流取点的策略。在地性线的处理... 改进和优化了逐点插入算法 ,通过建立网格索引 ,实现了DTM数据的高效组织和管理 ,再结合有向查找技术 ,研究出了三角形的快速定位算法。采用Watson的空外接圆法优化构网 ,为减少优化时间 ,提出了按网格轮流取点的策略。在地性线的处理上 ,采用了先构建初级Delaunay三角网 ,再将地性线做为约束边嵌入初级网中的二级建网方案。经实践验证 ,该算法具有速度快、网形优、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DTM 数字地形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 DELAUNAY三角网 逐点插入算法 快速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数据的海底数字地形模型构建 被引量:28
3
作者 高金耀 金翔龙 吴自银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8,共9页
提出大批量多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的 DTM 构建方法,以满足大区域、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制图的需要。在多种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接口和系统内部标准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文件、数据种类和数据运算量的有效组织管理,实施边读入、边... 提出大批量多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的 DTM 构建方法,以满足大区域、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制图的需要。在多种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接口和系统内部标准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文件、数据种类和数据运算量的有效组织管理,实施边读入、边权重配赋的网格插值,分析了高斯、指数和距离平方反比权重函数的适用性,及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实用性。在权重配赋网格插值基础上,提出分形 fBM 和张力样条配合使用的方程式插值方法,保证 DTM 数据的有效外延和地形分辨。整套算法效率高,并能有效保证 DTM 的精度,对存储在外部介质的数据遍历一次即可完成网格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数字地形模型 DTM 数字高程模型 精度 数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地形模型土微结构三维孔隙度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9
4
作者 袁则循 毛灵涛 赵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4-737,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SEM图像中蕴含的三维信息,反映土样内部孔隙特性,提出了利用数字地形模型(DTM)计算三维孔隙度的方法,该方法无需选取阀值对图像进行分割,避免了由于阀值选取引起的统计误差。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天津港某杂货码头不同深度土样... 为了充分利用SEM图像中蕴含的三维信息,反映土样内部孔隙特性,提出了利用数字地形模型(DTM)计算三维孔隙度的方法,该方法无需选取阀值对图像进行分割,避免了由于阀值选取引起的统计误差。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天津港某杂货码头不同深度土样的孔隙度,并与压汞法、土工实验方法和基于图像二维孔隙度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住图像二维孔隙度只反映了孔隙结构一个剖面的孔隙度,与其他方法结果相差较大,而DTM法计算结果与压汞法、土工实验方法所得的结果相近,反映了土样的三维孔隙度的实际情况。该方法对进一步研究土样内部三维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土的微结构 数字地形模型 三维孔隙度 SEM图像 压汞法 土工实验法 二维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形模型转换算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文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110-113,共4页
文章主要探讨数字地形模型(DTM)中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转换为不规则三角网模型(TINM)的算法,重点探讨Delaunay三角网的构网原理与构网算法。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转换算法 数字地形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DELAUNAY三角网 三角形临界定理 对角线交换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地形模型的山区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模拟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秀英 冯学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在数字地形模型(DTM)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确定阴影、提供的地图代数语言功能,模拟了甘肃定西安家沟小流域任意时段内天文辐射的空间分布。该模型借助于ArcGIS的地形分析功能,解决了常规方法不能解决的地形遮蔽对天文辐... 在数字地形模型(DTM)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确定阴影、提供的地图代数语言功能,模拟了甘肃定西安家沟小流域任意时段内天文辐射的空间分布。该模型借助于ArcGIS的地形分析功能,解决了常规方法不能解决的地形遮蔽对天文辐射的影响。该模型是一个物理模型,对天文辐射能的时空分布可做出较精确描述,提供在常规条件下的重要参数。时空分布分析表明:地形对天文辐射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坡向的影响;天文辐射随着季节变化很大,从3月底开始直到6月上旬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然后下降;地形对天文辐射的影响程度随着季节不同有所不同,但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时空分布 数字地形模型 安家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网式数字地形模型追踪等高点的一种简易算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松庆 张学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0,共2页
本文介绍根据网格边等高点处坐标的一阶导数符号判别等高线走向的导数符号判别法则,并对其加以简化,由此提出一种适用于格网式数字地形模型追踪等高点的简易算法,不仅可以避免追踪的不确定性,而且简单实用。
关键词 DTM 等高线 格网 数字地形模型 地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型带状数字地形模型建模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易思蓉 吕希奎 张家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根据铁路选线系统海量地形数据的特点,以快速、自动为目标,通过在构网建模过程中对空白区域和分块边界的处理,综合利用图形子区边界提取、异侧找点、最短距离等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建立大型带状三角网的快速建模方法... 根据铁路选线系统海量地形数据的特点,以快速、自动为目标,通过在构网建模过程中对空白区域和分块边界的处理,综合利用图形子区边界提取、异侧找点、最短距离等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建立大型带状三角网的快速建模方法.通过对建立的大型三角网模型进行四叉树分割和分块存储,有效提高了建模成果的利用效率.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虚拟环境选线系统”的开发,通过几段实际线路的应用,证明了用此方法建立连续带状数字地形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三角网 选线设计 线路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测深海底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9
作者 马建林 金菁 来向华 《海洋测绘》 2005年第5期15-17,共3页
针对多波束测深数据集,采用改进的距离反比权重算法和多细节层次模型技术来建立海底数字地形模型(DTM)。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可以满足不同分辨率要求的DTM应用。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 数字地形模型 距离反比权重算法 多细节层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数字地形模型的流域产汇流模拟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强 孙敏 陈秀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5-810,共6页
提出建立动态数字地形模型的概念。通过对各类地表相关信息的描述和关联,建立其内在的计算规则。可以用于模拟水文过程中复杂、非线性的动态变化。在动态地形模型中,以规则网格为计算单元,通过计算规则描述了模拟过程的动态变化。以产... 提出建立动态数字地形模型的概念。通过对各类地表相关信息的描述和关联,建立其内在的计算规则。可以用于模拟水文过程中复杂、非线性的动态变化。在动态地形模型中,以规则网格为计算单元,通过计算规则描述了模拟过程的动态变化。以产汇流为例,阐述了利用动态地形模型模拟的方法,取得了初步效果,为在该方向的深入探索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字地形模型 水文过程 产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洪区数字地形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健挺 陈德清 +1 位作者 杨存健 黄诗峰 《灾害学》 CSCD 1998年第1期7-10,共4页
从实用的角度介绍了建立分洪区数字地形模型(DTM)方法,并给出了在分洪区信息可视化、分洪区特征曲线生成、分洪区二维洪水演进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分共区 数字地形模型 GIS 防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傅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7,102,共7页
介绍了GIS数字地形模型 (DTM )的构造原理和方法 ,用离散点移动拟合距离加权平均插值方法生成了GIS数字高程模型 (DEM ) .以DEM为基础 ,用离散点插值数值拟合方法构造了DTM的数学模型 .用该模型从DEM中提取了地面单元的平均高程、相对... 介绍了GIS数字地形模型 (DTM )的构造原理和方法 ,用离散点移动拟合距离加权平均插值方法生成了GIS数字高程模型 (DEM ) .以DEM为基础 ,用离散点插值数值拟合方法构造了DTM的数学模型 .用该模型从DEM中提取了地面单元的平均高程、相对高程、高差、高程变异、坡度、坡向、地面粗糙度、坡面形态、谷脊特征线、沟谷密度、沟谷深度等各种地形结构线 .由DEM产生了三维地形立体模型和各种地形剖面 ,以及地面辐照度的计算和地形阴阳坡的划分等 .用该方法对晋西离石羊道沟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试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灰色控制系统 土壤侵蚀 GIS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形模型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毛泓 王秀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55-56,64,共3页
在土地整理设计中 ,引入数字地形模型是一种新方法的尝试。本文介绍了数字地形模型的概念、数据采集的方法。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规则数字地形模型 应用 数据采集 构造 土地测量 填挖土方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地塘林区数字地形模型(DTM)建立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鹏祥 刘忠阳 王教育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2-75,共4页
通过建立数字地形模型(DTM)(包括数据采集、算法设计、模型建立等),得出了火地塘林区局部地形透视立体图,为林区地形特征的定量分析和各类专题图自动化提供了数据。
关键词 林区 数字地形模型 DTM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学成 岳胜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介绍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的方法。以花溪地形为例,重点介绍了利用MAPGIS建立GIS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方法。展望了数字高程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建立方法 林业 MAPGIS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数字地形模型的空间不确定性分析
16
作者 孟婵媛 王晖 +1 位作者 李明辉 邹永刚 《海洋测绘》 2011年第3期31-33,36,共4页
分析了格网海底数字地形模型(DTM)对真实海底表达所带来的精度损失,提出了海底DTM的"浅点扩展"原则。试验证明,"浅点扩展"原则能够较好地保证DTM对海底浅点的表达,提高对海底真实地形的表达精度。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浅点扩展 精度损失 海底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信息系统中数字地形模型子系统的建立
17
作者 鞠洪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8-154,共7页
数字地形模型(DTM)是资源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格网方式建立的地形模型具有定位及定量化的优点,用途很广。本文详细介绍了DTM中数据采集、坡度和坡向数据的计算、格网的加密、地形模型的建立和三维立体绘图的原理和方法。并对... 数字地形模型(DTM)是资源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格网方式建立的地形模型具有定位及定量化的优点,用途很广。本文详细介绍了DTM中数据采集、坡度和坡向数据的计算、格网的加密、地形模型的建立和三维立体绘图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在微机环境下建立的DTM的功能做了系统介绍。由本系统建立的数字地形模型可广泛用于遥感图像处理、植被分类、立地条件划分、坡度和坡向图制作,也可用于林区道路选线、土石方计算、水库选址和坝高与库容计算及洪水危害估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数字地形模型 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和加密内插
18
作者 潘松庆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4年第4期35-39,共5页
数字地形模型是用于描述地表复杂形态的新型而又高效的技术工具。本文介绍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数据处理及加密内插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予以评述。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数据处理 加密内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交叉检查数字地形模型评估多波束测深精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坤 汤民强 +3 位作者 贺惠忠 杨卫东 谢明芮 吴坤富 《海洋测绘》 CSCD 2018年第4期34-38,共5页
为有效评估多波束测深数据精度,结合Sea Bat 7150深水多波束测量系统在海洋调查工作中的应用实例,参考传统的基于面的交叉检查方法,引入了基于DTM的交叉检查精度评估方法。应用检测线测量数据与主测线DTM进行交叉点计算,对误差进行统计... 为有效评估多波束测深数据精度,结合Sea Bat 7150深水多波束测量系统在海洋调查工作中的应用实例,参考传统的基于面的交叉检查方法,引入了基于DTM的交叉检查精度评估方法。应用检测线测量数据与主测线DTM进行交叉点计算,对误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多波束测深精度。实践证明,该评估方法快速有效,可操作性强,可在外业调查现场对深水多波束测量数据快速进行精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系统 SeaBat7150 精度评估 误差分析 数字地形模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地形模型方法分析漳州港海底冲淤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顺良 郑承忠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74,共7页
利用漳州港海域无围堰填海造地前后的水深测量数据,结合海域地质钻探、表层和柱状沉积物资料,用数字地形模型方法计算了该区海底的冲淤量,分析了冲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淤积主要发生在近岸海域,其主要原因是近岸3—... 利用漳州港海域无围堰填海造地前后的水深测量数据,结合海域地质钻探、表层和柱状沉积物资料,用数字地形模型方法计算了该区海底的冲淤量,分析了冲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淤积主要发生在近岸海域,其主要原因是近岸3—10m厚的海底淤泥层在回填土的挤压和推移下发生形变,产生淤浅假象;另一个原因是回填时部分泥沙流失入海,淤积在近岸海域,致使淤积强度增大。(2)由近岸往外,淤积强度逐渐减弱,并过渡为冲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填海造地 冲淤变化 福建 漳州港 海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