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图像散斑相关技术的蚁群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志年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7-531,共5页
基于蚁群优化方法提出新的数字图像散斑相关算法。该方法模仿了真实蚂蚁从其巢到食物找到最短路径的方式,通过对蚁群优化方法改进,减少迭代次数并改善解的质量。将新的数字图像散斑相关算法应用到计算机模拟的散斑图像和实验获得的散斑... 基于蚁群优化方法提出新的数字图像散斑相关算法。该方法模仿了真实蚂蚁从其巢到食物找到最短路径的方式,通过对蚁群优化方法改进,减少迭代次数并改善解的质量。将新的数字图像散斑相关算法应用到计算机模拟的散斑图像和实验获得的散斑图像中,并与广泛使用的Newton-Raphson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展示了新算法的精度、可行性和有效性。当数量级为0.01像素,误差离散均方根小于0.002像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优化算 数字图像/散斑相关法 蚁群优化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数字图像相关的柔性屏多层应变同步测量
2
作者 李骏睿 曾湘文 +2 位作者 周露 宋浩林 王永红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54-2364,共11页
随着以折叠屏手机为代表的柔性屏产业快速兴起,实现柔性屏在弯折状态下各层结构变形与应力分布的同步测量,已成为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中亟需突破的核心技术难题。基于多通道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结合荧光标记与屏幕显示,利用彩色多通... 随着以折叠屏手机为代表的柔性屏产业快速兴起,实现柔性屏在弯折状态下各层结构变形与应力分布的同步测量,已成为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中亟需突破的核心技术难题。基于多通道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结合荧光标记与屏幕显示,利用彩色多通道光学测量系统,实现了柔性折叠屏在动态弯折过程中的多结构层变形与应变场的同步测量。在多层散斑图案制备方面,显示层通过自身发光机制直接呈现红色散斑图案,表面保护层采用喷涂荧光粉末生成蓝色散斑,实现了对量产柔性屏的无损荧光散斑制备;此外,在制造阶段在任意中间结构层掺杂绿色荧光粉末可进一步拓展对任意结构层的变形同步测量。不同颜色的散斑由彩色相机系统同步采集并光谱分离,随后通过DIC算法分别解算各结构层的全场变形与应变分布。所构建的测量系统面内与面外变形测量精度分别达到1μm和5μm,可满足柔性屏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中对多层材料同步测量的高精度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精度同步获取柔性屏各层的变形与应变分布,为柔性屏可靠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无损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柔性屏 显示 荧光 应变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基于熵的散斑子图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勇 秦昕洲 +5 位作者 李荣丽 孔清屿 高嵩 李奇涵 郭琦 吴小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51,88,共5页
在数字图像相关测量计算过程中,直接参与互相关计算的是散斑子图,而散斑子图质量对测量精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评价散斑子图质量是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研究的热点问题。将信息论中用于衡量信息量的“熵”概念引入散斑子图评价,提... 在数字图像相关测量计算过程中,直接参与互相关计算的是散斑子图,而散斑子图质量对测量精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评价散斑子图质量是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研究的热点问题。将信息论中用于衡量信息量的“熵”概念引入散斑子图评价,提出以图像熵为评价参数的散斑子图质量评价方法。为验证该评价参数的有效性,对采用不同方法采集的3幅不同类型散斑图进行位移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位移测量精度与散斑子图熵有紧密的关系,散斑子图熵越大,位移测量精度越高。实验结果验证了图像熵可有效用于散斑子图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子图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法散斑图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俞海 刘云鹏 +2 位作者 郭荣鑫 夏海廷 颜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7-243,共7页
为了研究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散斑图质量的有效评价问题,采用散斑图质量表征参量——平均灰度2阶导数对散斑图质量进行了有效评价。通过分析图像插值误差与图像灰度信息分布形式之间关系,指出散斑图平均灰度2阶导数与散斑图灰度信息分布... 为了研究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散斑图质量的有效评价问题,采用散斑图质量表征参量——平均灰度2阶导数对散斑图质量进行了有效评价。通过分析图像插值误差与图像灰度信息分布形式之间关系,指出散斑图平均灰度2阶导数与散斑图灰度信息分布形式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该散斑图质量表征参量的有效性,利用傅里叶变换对散斑图进行平移实验,通过Newton-Raphson(N-R)方法对平移前后的散斑图进行亚像素位移计算,由位移计算结果可知,具有低的平均灰度2阶导数的散斑图对应小的位移测量误差。结果表明,平均灰度2阶导数在散斑图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散斑图平均灰度2阶导数和平均灰度梯度对散斑图质量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价。该研究为高质量散斑图的制备与选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数字图像相关 插值误差 图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轮轨力测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昊 王雪梅 +2 位作者 倪文波 魏丞耀 丁军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53-2464,共12页
针对应变计式轮轨力测量方法的不足,研究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非接触式轮轨力测量方法。通过受力分析以及有限元计算,确定钢轨表面非接触测点区域位置。根据轨旁检测的特点设计测量系统的整体方案并分析了其测量原理,对相机进行了... 针对应变计式轮轨力测量方法的不足,研究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非接触式轮轨力测量方法。通过受力分析以及有限元计算,确定钢轨表面非接触测点区域位置。根据轨旁检测的特点设计测量系统的整体方案并分析了其测量原理,对相机进行了分析选型,以实现轮轨力作用下钢轨表面测点区域变形散斑图像的高质量采集。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对所采集的变形散斑图像进行分析,采用1阶形函数描述钢轨的变形,并使用零均值归一化差值平方和函数作为相似度的度量指标;为了提高系统的测量分辨精度,在整像素匹配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位移初值进行迭代计算进一步得到亚像素级位移,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位移场结果得到相应的应变场。在实验室设计并搭建了具有移动加载功能的轮轨力测量试验系统;通过静态标定试验准确建立了反映钢轨应变和轮轨垂向力大小数学关系的线性标定曲线,并分析讨论了相机工作距离和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轮轨力测量的影响;在移动载荷作用下进行了轮轨力动态测量试验,与接触式应变计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非接触式数字图像相关法在跨中位置的最大轮轨力测量误差不超过0.3%。动静态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数字图像相关法能够实现轮轨力的精确测量,是一种有效的非接触式轮轨力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力 数字图像相关 图像 亚像素匹配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散斑数字图像相关法的热应变测量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俊松 张吴记 +5 位作者 潘志伟 章美娟 汪卫华 杨锦宏 黄生洪 贺胜男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为了解决常规数字图像相关法应用于高温工况下热应变测量时,人工制作的散斑受高热载荷冲击容易出现变色、熔化、脱落的问题,采用激光散斑作为数字图像相关法特征纹理的方法,计算温度变化前后散斑图像相关性来测量金属热应变,进行了非真... 为了解决常规数字图像相关法应用于高温工况下热应变测量时,人工制作的散斑受高热载荷冲击容易出现变色、熔化、脱落的问题,采用激光散斑作为数字图像相关法特征纹理的方法,计算温度变化前后散斑图像相关性来测量金属热应变,进行了非真空环境下加热试件的实验,以及在管式加热炉中分别对铝试件和钨试件进行人工散斑和激光散斑的真空加热实验对比,取得了相应的散斑图像,并计算出平均应变曲线数据。结果表明,在非真空环境下,由于热流扰动导致激光散斑图像抖动较大,测量出的热应变曲线存在较大的干扰噪声;铝从室温升至450℃和钨从室温升至800℃的热应变与人工散斑结果相对一致;激光散斑数字图像相关法在类似聚变堆偏滤器高真空、高热流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测出金属壁面的动态热应变。该研究为聚变堆偏滤器第一壁材料的损伤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与计量 热应变 激光 数字图像相关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数字散斑场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钱伟 蒋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1-869,共9页
针对数字图像相关(DIC)实验中,普通喷漆散斑无法满足超高温环境需求,研究了数字散斑场(DSPs)的制作和转移方法。数字散斑场的设计通过矩阵转换确定每个散斑点的圆心坐标,然后给每个圆心坐标施加一个随机度,并由MATLAB软件编程实现。用... 针对数字图像相关(DIC)实验中,普通喷漆散斑无法满足超高温环境需求,研究了数字散斑场(DSPs)的制作和转移方法。数字散斑场的设计通过矩阵转换确定每个散斑点的圆心坐标,然后给每个圆心坐标施加一个随机度,并由MATLAB软件编程实现。用激光打标技术将其转移到试件表面,通过圆度和面积比分析了散斑的精度,并通过平均灰度梯度法将喷漆散斑和数字散斑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激光打标技术转移的数字散斑场精度高于普通喷漆散斑且质量稳定。将数字散斑场运用于拉伸和高温焊接实验,实验中散斑随着试件一起变形,没有出现脱落及遇高温融化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 数字 激光打标 精度分析 激光焊接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数字图像相关散斑最优成像探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悦 王永红 +2 位作者 鲍思源 胡慧然 闫佩正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8-735,共8页
为了测量材料在高温甚至超高温下的力学性能,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并研究其在高温下的最优成像。采取不同的散斑制作方法,同时加入不同颜色的高温漆,在不同的温度节点,外加不同光源及相应的滤波片,采集并观察图像是否具有良好的对比度... 为了测量材料在高温甚至超高温下的力学性能,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并研究其在高温下的最优成像。采取不同的散斑制作方法,同时加入不同颜色的高温漆,在不同的温度节点,外加不同光源及相应的滤波片,采集并观察图像是否具有良好的对比度。普通的单色光源在800℃以后会逐渐失效,无法获取图像,而紫外光在1 200℃时依然可以获取较好的图像,且直接利用试件本身颜色作为底色效果更佳。采用紫外光照明可以实现DIC在高温环境下的测量。同时利用黑色或者蓝色散斑直接喷涂在试件上有着最佳的对比度,要优于常规的散斑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高温测量 紫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散斑尺寸对数字图像相关算法影响分析
9
作者 刘宁 王盼 +3 位作者 黄建伟 王璐 张辰 李水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04-1208,共5页
数字散斑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精准控制难度较大,定量分析程度不足。为了提高数字散斑测试精度,文章通过模拟散斑的方法分析观测散斑尺寸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散斑尺寸的增加,位移计算误差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数字散斑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精准控制难度较大,定量分析程度不足。为了提高数字散斑测试精度,文章通过模拟散斑的方法分析观测散斑尺寸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散斑尺寸的增加,位移计算误差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即散斑尺寸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数字图像相关的位移计算,最优散斑尺寸为5~7像素。研究结果为数字图像相关计算的观测对象设计提供了数据基准,为实际现场监测的观测目标变形信息的精度提高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位移测量 模拟 尺寸 摄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中的散斑区域自动提取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胡慧然 但西佐 +2 位作者 赵琪涵 孙方圆 王永红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9-1337,共9页
数字图像相关测量中,相关计算前会人工选取散斑区域进行区域限定。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面对散斑区域形状越来越复杂以及大量散斑图片的测量需求,找到一种散斑区域自动提取方法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散斑的特征,对比多种常规边缘检测方法... 数字图像相关测量中,相关计算前会人工选取散斑区域进行区域限定。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面对散斑区域形状越来越复杂以及大量散斑图片的测量需求,找到一种散斑区域自动提取方法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散斑的特征,对比多种常规边缘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梯度熵函数的散斑区域自动提取判定函数,并通过分析不同的散斑图片,确定了最佳子区熵尺寸区间以及在不同散斑图中的自适应阈值区间,最终通过连通区域分割完成对散斑区域的自动提取。文中采用实际拍摄的散斑图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子区熵尺寸取10 pixel以上,该算法对散斑区域表现敏感;自适应阈值取图中最大梯度熵值的Q-1.25至Q范围内时,可以将散斑区域与背景区域有效分割。基本能完成对散斑区域的自动提取,达到了相关计算前散斑区域选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二阶梯度熵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三角法位移测量中数字散斑相关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沈磊 李顶根 +1 位作者 褚俊 朱鸿茂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8-293,共6页
在三角法位移测量中散斑是一种噪声,当成像光斑过弱而湮没于散斑中时,抑制散斑已没有意义;但散斑同样是位移信息的载体。为此针对激光三角法位移测量系统,研究数字散斑相关法;对强散射、粗糙界面的位移进行了实测,且进行了数据分析。结... 在三角法位移测量中散斑是一种噪声,当成像光斑过弱而湮没于散斑中时,抑制散斑已没有意义;但散斑同样是位移信息的载体。为此针对激光三角法位移测量系统,研究数字散斑相关法;对强散射、粗糙界面的位移进行了实测,且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激光三角法位移测量中运用数字散斑相关法对强散射、粗糙界面进行位移测量是可行的,测量范围可达微米级,测量误差小于2%。此法可改善三角法位移测量系统在强散射、粗糙界面的情形下传统测量方法的缺陷,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并扩展了激光三角法位移测量的实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三角 位移测量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用于岩石结构破坏过程观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少鹏 潘一山 +1 位作者 王来贵 赵永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基本原理及用 DSCM 进行岩石力学实验观测的观测系统,用此系统进行了一个岩石圆孔结构变形破坏过程的变形场观测,实验结果显示了此种岩石结构的复杂破坏过程。岩石结构的破坏经历损伤的积累及局部化过程... 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基本原理及用 DSCM 进行岩石力学实验观测的观测系统,用此系统进行了一个岩石圆孔结构变形破坏过程的变形场观测,实验结果显示了此种岩石结构的复杂破坏过程。岩石结构的破坏经历损伤的积累及局部化过程,结构最终沿某一局部化带发生宏观破坏,但局部化带的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不稳定,甚至存在跳跃与竞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相关(DSCM) 岩石力学 变形测量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法在变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志新 梁晋 郭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0-1485,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的变形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实现整体变形和测量范围内各点在任一时刻具体位移的全面测量,以得到完整的变形数据,本文采用数字相关散斑法(DSCM)对变形进行了精确测量。首先,通过与传统变形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出DSCM具有非... 为了克服传统的变形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实现整体变形和测量范围内各点在任一时刻具体位移的全面测量,以得到完整的变形数据,本文采用数字相关散斑法(DSCM)对变形进行了精确测量。首先,通过与传统变形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出DSCM具有非接触、精度高、操作简单灵活、测量全面等优点。然后,描述了散斑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根据相关理论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分析软件XJTUDIC。利用该软件结合相应的硬件设备,对具体的拉伸变形过程进行了测量试验,并将结果与使用引伸计的传统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的结果显示两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在±0.2%之内,验证了该方法及相应软件和硬件的可靠性及可行性,为变形的全面精确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相关 变形测量 XJTUD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法的弯管残余应力测量系统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涛 刘检华 马寅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82-2387,共6页
为了测量圆形管件在弯曲后产生的残余应力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法(DSCM)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并且搭建了对应的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对90°弯管外圆弯曲处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量。使用电测法作为参考,验证了基于数字... 为了测量圆形管件在弯曲后产生的残余应力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法(DSCM)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并且搭建了对应的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对90°弯管外圆弯曲处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量。使用电测法作为参考,验证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法的测量方法能够有效测定弯管内残余应力的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的同时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测量效率,为进一步研究残余应力对弯管工艺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残余应力 数字相关 弯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4
15
作者 江泽慧 费本华 +1 位作者 张东升 马少鹏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11期1-7,共7页
随着现代光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的深入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DSCM )迅速成为实验力学领域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文章介绍了DSCM的基本原理 ,并对其在木材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包括在木材常规力学测试和木材... 随着现代光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的深入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DSCM )迅速成为实验力学领域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文章介绍了DSCM的基本原理 ,并对其在木材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包括在木材常规力学测试和木材断裂、微观力学以及复合材料力学测试等方面的应用及一些新的成果。最后根据木材材料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相关(DSCM) 木材科学技术 变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法在高聚物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世虎 李鸿琦 +2 位作者 邢冬梅 成国祥 佟景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5,共5页
高聚物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等各个领域 ,其力学性能研究在材料、工程结构的优化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散斑相关法 (DSCM)是一种光测实验力学方法 ,该方法具有测量环境要求低、可直接测取位移和应变信息及细观结构、便于实... 高聚物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等各个领域 ,其力学性能研究在材料、工程结构的优化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散斑相关法 (DSCM)是一种光测实验力学方法 ,该方法具有测量环境要求低、可直接测取位移和应变信息及细观结构、便于实现测量自动化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相关 高聚物 力学性能 断裂 共混 结晶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点优化的亚像素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楠 王学滨 杜亚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200,共8页
鉴于传统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采用的布点方式(水平成行,垂直成列)很可能会将一些测点分布在散斑质量较差的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测点优化、Newton-Raphson(N-R)迭代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DIC方法。首先,通过在原始测点周围寻找散斑... 鉴于传统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采用的布点方式(水平成行,垂直成列)很可能会将一些测点分布在散斑质量较差的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测点优化、Newton-Raphson(N-R)迭代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DIC方法。首先,通过在原始测点周围寻找散斑质量较好的区域来优化测点位置;然后,采用基于N-R迭代与PSO的粗细搜索方法计算优化后(非均匀分布)测点的位移场;最后,采用二维格林样条插值算法对该位移场进行插值以获得原始测点处的位移场,再由中心差分方法获得应变场。对3幅散斑质量差别较大的散斑图上的测点进行了优化,并将传统方法和提出方法获得的应变的各种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当样本子区尺寸在21~41 pixel之间时,对于平均灰度梯度处于10~20 pixel^(-3),且预加应变量处于0.01~0.05之间的散斑图,采用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测量结果,这与优化测点位置有关。若采用该方法仅对原始测点中分布在散斑质量较差位置处的那些测点进行优化,有望获得更为理想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测点位置 优化 平均灰度梯度 质量 格林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的适用条件 被引量:1
18
作者 詹天翼 范一鼎 +3 位作者 朱健祎 刘昊源 彭辉 吕建雄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7,共8页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是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的有效手段。传统DIC分析需对木竹材表面施加人工散斑点,近年来也有报道利用管胞、木纤维等天然孔隙作为自然散斑点进行DIC分析,但自然散斑与人工散斑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是否具有差异尚无定论...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是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的有效手段。传统DIC分析需对木竹材表面施加人工散斑点,近年来也有报道利用管胞、木纤维等天然孔隙作为自然散斑点进行DIC分析,但自然散斑与人工散斑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是否具有差异尚无定论,采用自然散斑对不同树种的干缩湿胀进行表征时的适用条件也尚不明确。因此,以人工林杨木、杉木和毛竹为研究对象,对比了2种散斑方式(自然散斑、人工散斑)DIC与实测法对干缩湿胀变形的表征差异,讨论了采用自然散斑进行干缩湿胀表征时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解吸、吸着过程中,2种散斑方式对木竹材干缩、湿胀变形的表征存在差异,且该差异与树种、纹理方向、相对位置等因素有关。相较于人工散斑,自然散斑与实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即自然散斑更适合表征木竹材的干缩湿胀变形。管胞、木纤维、竹薄壁细胞以及维管束均可作为自然散斑点表征干缩湿胀变形。根据作为自然散斑点的细胞类型,调整DIC相应的像素点尺寸和步长:像素点尺寸需调整至该类型细胞(腔)尺寸的1/10~1/5;步长需调整至确保子集移动距离与该类型细胞(腔)尺寸相近。研究结果为准确利用DIC表征木竹材干缩湿胀变形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缩湿胀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 自然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微裂纹萌生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施祎 杨晓光 +1 位作者 苗国磊 石多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06-1612,共7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疲劳裂纹在萌生阶段的特点,本文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DIC)设计并组建了配合液压疲劳试验机加载的原位观测系统。同时针对DIC测量方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别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视... 为了进一步研究疲劳裂纹在萌生阶段的特点,本文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Method,DIC)设计并组建了配合液压疲劳试验机加载的原位观测系统。同时针对DIC测量方法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别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视场宽度2mm下DIC计算的微小散斑制备方法,以及空间调节方法以提高试验可靠性。最后应用该系统开展针对航空发动机火焰筒材料GH536的微裂纹自然萌生试验。通过采取两种不同的DIC分析策略,分别获得疲劳过程中的总应变幅以及最大累积塑性应变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总应变幅演化可确定自然萌生裂纹位置,最小可识别50μm裂纹;最大累积塑性应变分析可得萌生寿命占比约85%,并在裂纹出现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原位系统 制备 微裂纹 裂纹萌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雅煊 董亚丽 +3 位作者 李露 郑瑞晓 顾轶卓 杨景兴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71,共12页
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高比强度等优异特性,是新一代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理想材料。为实现SiCf/SiC复合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的可靠应用,亟须开展复合材料力学行为表征研究。与引伸计、应变片等其他测试方法相比... 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高比强度等优异特性,是新一代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理想材料。为实现SiCf/SiC复合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的可靠应用,亟须开展复合材料力学行为表征研究。与引伸计、应变片等其他测试方法相比,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具有非接触式、全场测量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能够实现对复杂耦合环境下复合材料损伤断裂等力学行为的原位表征,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DIC在SiCf/SiC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弯曲、爆破等力学测试中的应用进展,介绍DIC在SiCf/SiC复合材料力学加载过程的高温测量,最后对应用于SiCf/SiC复合材料的DIC表征技术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数字图像相关(DIC) 力学性能 高温测量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