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对复杂脊柱畸形矫治的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征 王岩 +6 位作者 毛克亚 刘郑生 肖嵩华 刘保卫 张永刚 王继芳 卢世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在复杂脊柱侧凸畸形矫治的意义。方法:采集6例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CT断层扫描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脊柱病变区域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结果:术中所见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脊柱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在复杂脊柱侧凸畸形矫治的意义。方法:采集6例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CT断层扫描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脊柱病变区域的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结果:术中所见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显示和测量结果完全一致。6例患者脊柱均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脊柱畸形模型,模型与脊柱畸形的外形尺寸完全一致,6例患者按计划完成手术过程顺利,矫形和内固定满意,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X线和CT复查显示矫形效果满意,侧凸矫正率40.7%,后凸矫正率45.6%,椎弓根螺钉位置正确。结论:脊柱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能够精确和直观地反映脊柱畸形情况,从而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 脊柱侧凸 数字化脊柱 三维重建 数字化重建 快速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重建及3D打印技术在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锐 黄建立 +2 位作者 赵娜 王恒哲 裴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85-86,共2页
目的研究数字化重建技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在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包头第四医院收治的诊断为胫腓骨远端骨折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数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数字组患者采用数字化重建技术与3D... 目的研究数字化重建技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在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包头第四医院收治的诊断为胫腓骨远端骨折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数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数字组患者采用数字化重建技术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数字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数字组手术时间(84.17±21.18)、住院时间(15.10±12.90)、术后恢复时间(42.40±8.91)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11.33±23.00)、住院时间(20.87±8.72)、术后恢复时间(50.17±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重建技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在胫腓骨远端骨折骨折治疗中,可以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失败的可能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远端骨折 数字化重建技术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园林景观空间格局三维数字化重建系统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婷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1-153,157,共4页
以往三维数字化重建系统因未采取特征匹配算法提取城市园林景观图像中空间格局特征,导致重建精度较低。为此,设计城市园林景观空间格局三维数字化重建系统,通过ZED双目立体相机采集城市园林景观的二维图像,所采集二维图像通过视差图修... 以往三维数字化重建系统因未采取特征匹配算法提取城市园林景观图像中空间格局特征,导致重建精度较低。为此,设计城市园林景观空间格局三维数字化重建系统,通过ZED双目立体相机采集城市园林景观的二维图像,所采集二维图像通过视差图修复和细化环节等预处理后,利用SIFT相关特征匹配算法提取预处理后图像的空间格局特征,通过三维点云的纹理映射功能将图像的空间格局特征映射至三维点云模型中,并将数字影像色彩属性信息通过OpenGL图像库添加至三维点云模型中,实现城市园林景观空间格局三维数字化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重建逼真、色彩鲜明的三维数字化城市园林景观空间格局,建模误差均在1%以内,建模精度较高,满足三维数字化重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重建 空间格局 城市园林景观 系统设计 特征提取 三维点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make的三维建模技术在摩崖石刻数字化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孙保燕 翁裕育 周贤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4,共5页
由于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许多摩崖石刻在日晒雨淋、风沙磨蚀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风化,前景堪忧。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保存这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完整地保存石刻现状,为日后的维护、修复和学术... 由于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许多摩崖石刻在日晒雨淋、风沙磨蚀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风化,前景堪忧。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保存这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完整地保存石刻现状,为日后的维护、修复和学术研究提供真实、详尽的科学依据。基于Remake三维建模技术的方法与特点,本工作探讨该技术在摩崖石刻数字化重建中的应用。以广西桂林"桂海碑林"内的石刻为研究对象,运用Remake软件对数字相机获取的数字影像进行处理,对摩崖石刻进行快速精确的逆向建模。同时,将三维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与本研究获取的模型数据进行同名点精度检测,分析Remake三维重建的精度。三维模型数据可以作为数字档案进行存档和展示,加强对摩崖石刻类文物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石刻 三维建模技术 数字化重建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损文物的数字化重建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江丽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72,共1页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唯一性。COMES等研究提出一种能够使用3D扫描数据对破损文物进行精确数字重建的方法,并应用于出土时破损成碎片的野牛图案浮雕盘。3D扫描在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内进行,使用克卢日·纳波卡技术...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唯一性。COMES等研究提出一种能够使用3D扫描数据对破损文物进行精确数字重建的方法,并应用于出土时破损成碎片的野牛图案浮雕盘。3D扫描在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内进行,使用克卢日·纳波卡技术大学3D扫描实验室的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博物馆 数字化重建 历史的见证 数字重建 唯一性 文物 特兰西瓦尼亚 罗马尼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颌面数字化三维重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光宙 周正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3年第4期307-309,共3页
X线头影测量技术已从二维影像测量发展到三维测量,本文对近年来依颌面软硬组织、牙颌模型的三维数字化重建中使用的设备组成、基本原理、操作过程、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重建 CT头影测量 颅颌面硬组织 颅颌面软组织 牙列组织 牙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DA的数字化放射图像重建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奭 常晋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77-1580,共4页
为了提高重建图像的速度及质量,利用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架构下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的多核并行运算能力,将光线投射的几何变换、场景遍历和渲染三个步骤在可编程图像硬件中实现,降低模拟所需的时间;利... 为了提高重建图像的速度及质量,利用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架构下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的多核并行运算能力,将光线投射的几何变换、场景遍历和渲染三个步骤在可编程图像硬件中实现,降低模拟所需的时间;利用3D纹理、光线程基元的同步遍历机制及不透明度提前终止,在不影响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生成最终模拟效果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提高重建的速度,而且成像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数字化放射图像重建 并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数字化诊疗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晨曦 帕热克江·帕塔尔 龚忠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5-730,共6页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罕见的局部侵袭性良性肿瘤,极少发生在颞下颌关节(TMJ)。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累及咬肌间隙侵犯颞骨、颧骨及下颌升支的TMJ-PVNS。利用数字化技术确定肿瘤边界并重建正常关节窝,完整切除肿瘤后颞肌筋...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罕见的局部侵袭性良性肿瘤,极少发生在颞下颌关节(TMJ)。本文报告1例罕见的累及咬肌间隙侵犯颞骨、颧骨及下颌升支的TMJ-PVNS。利用数字化技术确定肿瘤边界并重建正常关节窝,完整切除肿瘤后颞肌筋膜瓣转入钛网与髁突之间固定代替关节盘。术后随访30个月,患者面型对称,张口度43 mm,局部无复发,未出现脑脊液瘘、脑疝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数字化重建 颞肌筋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相机和投影仪的静态物体三维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健 郭敬 +1 位作者 王立梅 何斌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51-156,共6页
物体的三维重建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单相机和投影仪系统下实现对静态物体的三维重建,首先利用张正友相机标定原理完成对相机和投影仪的标定,然后将格雷码投影到被测物体上,用相机进行图像采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阴... 物体的三维重建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单相机和投影仪系统下实现对静态物体的三维重建,首先利用张正友相机标定原理完成对相机和投影仪的标定,然后将格雷码投影到被测物体上,用相机进行图像采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阴影检测和像素点匹配,最后通过三角化实现物体表面三维点云重建.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标定 投影仪标定 格雷码 三维数字化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航摄影像与地面照片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孙保燕 杨正阳 +1 位作者 陈款 涂峻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62-266,共5页
随着摄影测量与三维建模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数字化重建已成为当前考古研究及文物保护的重要途径。由于考古遗址通常占地面积较大而细部结构复杂精细,单一的数据采集手段很难满足建模需要。以广西桂林靖江王陵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影像建... 随着摄影测量与三维建模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数字化重建已成为当前考古研究及文物保护的重要途径。由于考古遗址通常占地面积较大而细部结构复杂精细,单一的数据采集手段很难满足建模需要。以广西桂林靖江王陵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影像建模的原理,同时从数据采集的范围、效率入手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与地面拍照两种数据采集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航摄影像与地面照片自动融合的三维数字化重建方法。最后通过与高精度三维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同名点精度检验,分析了获取的模型点云精度。结论表明,该三维建模方法具有全面、快速、高精度的特点,对于考古研究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摄影测量 数字化重建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膜-听骨链精细三维重建及谐响应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力达 田广永 +1 位作者 徐飘 林琼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0-685,共6页
目的建立精细化的鼓膜-听骨链三维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为后续实验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方法通过Micro-CT获取精细断层数据(螺距0.24mm,断层图像共464张),利用多软件综合处理,数字化重建鼓膜-听骨链... 目的建立精细化的鼓膜-听骨链三维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为后续实验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方法通过Micro-CT获取精细断层数据(螺距0.24mm,断层图像共464张),利用多软件综合处理,数字化重建鼓膜-听骨链,使用有限元进行谐响应振动力学分析,与激光多普勒在颞骨标本上获取的相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数字化重建的鼓膜-听骨链模型,于100Hz、800Hz、8000Hz处,鼓膜数据采集点振幅分别为0.022μm、0.031μm、0.0041μm,镫骨足板数据采集点振幅分别为0.011μm、0.015μm、0.000069μm,各频率对应振幅与激光多普勒所得结果区间相符,趋势一致。结论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有效的数字化还原鼓膜-听骨链,后续可通过该模型,进一步实验分析听骨链生理及病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听骨链 有限元 生物力学 谐响应分析 数字化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3D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霖 胡鹏 +8 位作者 宁华秀 耿晓鹏 张汉立 王光林 孙兆忠 张民 李宏达 芦怀旺 谭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5-552,共8页
目的比较数字3D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传统PTE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1... 目的比较数字3D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传统PTE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10月我科114例PTED的临床资料,采用3D技术辅助PTED 55例(观察组),传统PTED 59例(对照组),比较2组建立通道时间、神经根减压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末次随访疗效(改良MacNab标准)。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建立通道时间(10.5±2.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2.8±3.5)min(t=-4.018,P=0.000)。观察组神经根减压时间(44.5±9.8)min,对照组(45.0±8.5)min,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256,P=0.798)。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5.1±3.0)ml,对照组(14.4±2.6)ml,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306,P=0.194)。对照组1例行走根损伤,1例术后切口红肿。观察组随访(13.9±3.6)月,对照组(14.6±1.8)月,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370,P=0.171)。2组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4,P=0.630;F=0.295,P=0.588)。末次随访2组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4%(53/55)vs.94.9%(56/59),χ^(2)=0.142,P=0.706]。结论数字3D技术辅助PTED与传统PTED治疗DLSS安全、有效,数字3D技术辅助PTED可优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三维重建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