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方法研究——评《计算机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第二版)》
1
作者 王淑芬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9-I0019,共1页
计算机技术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在当代化工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化工技术和行业的深度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于效率和精度的双重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计算机辅助... 计算机技术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在当代化工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化工技术和行业的深度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于效率和精度的双重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工程师能够更高效地创建、修改和优化复杂的化工设备和工艺图纸,大大提升了设计的精确性和生产效率。由方利国编著的《计算机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5月版)一书即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站在软件使用者的立场,详细介绍了化工、能源、轻工、制药等领域设计过程中关于图样绘制、过程模拟、系统优化和软件开发的方法,提供了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化工设计问题的方案。通读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软件开发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化工制图 化工设计 当代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文物数字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宗立成 任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50-254,共5页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字化方法将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转换,基于三维扫描仪获取文物点云数据,建立了文物点云数据精简模型,研究了文物三维模型重建方法,构建了文物三维模...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字化方法将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转换,基于三维扫描仪获取文物点云数据,建立了文物点云数据精简模型,研究了文物三维模型重建方法,构建了文物三维模型的纹理映射机制,给出基于Web技术的文物虚拟展示方案,构建了文物数字化技术路线,最后结合青铜牛尊案例对所研究的关键技术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文化遗产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素养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与提升——评《计算机信息技术素养立体化教程》 被引量:4
3
作者 岳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素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中职计算机专业作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数字化素养,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素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中职计算机专业作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数字化素养,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数字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素养 教师教学能力 数字化素养 信息技术人才 中职计算机专业 教学创新 理解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技术的企业项目化教学法在《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易红仔 郑丽娟 +1 位作者 梁小敏 王秋炎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2期146-148,164,共4页
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利用云技术平台,采用企业项目化教学实现共享型数字化课堂。从企业项目化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评价、考试成绩的评定等方面试图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 企业项目化教学法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大田棉花喷灌设计中的应用
5
作者 何新林 刘华梅 +1 位作者 盛东 郭生练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1-274,共4页
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大田棉花喷灌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大田棉花喷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结构、系统设计思想、程序设计模型以及具体实现时的有关算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发出先进、实用、可靠和界面友好的应... 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大田棉花喷灌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大田棉花喷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结构、系统设计思想、程序设计模型以及具体实现时的有关算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发出先进、实用、可靠和界面友好的应用软件即喷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新疆兵团推广使用,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图2,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灌 大田 棉花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应用 推广使用 新疆兵团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方向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术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文忠 《河北农机》 2018年第10期58-58,60,共2页
本文主要围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各项工作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其具体内涵和发展前景,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等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各类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质量,为... 本文主要围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各项工作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其具体内涵和发展前景,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等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各类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质量,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辅助设计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雨琦 郑高华 +2 位作者 王毓华 卢东方 郑霞裕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5期729-739,共11页
选矿厂设计过程涉及大量数据计算、图形绘制以及设计规范和设计经验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无疑能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通过对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设计过程模块化、设计规范... 选矿厂设计过程涉及大量数据计算、图形绘制以及设计规范和设计经验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无疑能显著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通过对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设计过程模块化、设计规范和经验处理不成熟、设备配置自主化和可视化程度低以及沉浸感缺乏等。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VR)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将VR技术应用于选矿厂设计中,可有效提升设计过程的自主化、可视化、沉浸感以及人机交互性与设计员的想象创造力,是未来选矿厂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厂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虚拟现实技术 选矿工艺 设备配置 三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临床神经外科及其相关科室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瑞廷 刘绍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451-4453,共3页
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临床起始于20世纪70、80年代,近十年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CT与MR的出现,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使得医学三维影像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相互交叉渗透,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技术的... 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临床起始于20世纪70、80年代,近十年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CT与MR的出现,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使得医学三维影像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相互交叉渗透,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技术的日趋完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逐渐的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以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医学界提供了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崭新手段[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临床医学 应用 相关科室 神经外科 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 图像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穆婷 马成 +3 位作者 冯浩然 王爽 何雨亮 黄旋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38-364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2例需行下颌骨病变切除及重建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2例需行下颌骨病变切除及重建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B组采用传统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记录手术时间,将术前术后三维图像重叠,分别测量下颌骨各标志点的移动距离,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和B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28±1.17)h和(9.45±0.9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A组下颌颏顶点的移动距离较B组下颌颏顶点的移动距离短,A组各位置点的总体移动距离较B组各位置点的总体移动距离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位置点平均移动距离未见明显差异。结论CAD与3D打印技术在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方面,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较为理想的恢复颌面外形,获得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 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瓣 下颌骨缺损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设计图形库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基于ADSRX技术的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宏■ 陈敏贤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针对目前利用 ARX(Auto CAD实时扩展 )技术进行 Auto CA D二次开发存在的复杂性和程序的不易读懂性 ,着重介绍了运用 ADSRX(计算机辅助设计实时扩展开发系统 )技术进行“机床设计图形库”开发的应用 .ADSRX技术避免了因利用 ARX技术所... 针对目前利用 ARX(Auto CAD实时扩展 )技术进行 Auto CA D二次开发存在的复杂性和程序的不易读懂性 ,着重介绍了运用 ADSRX(计算机辅助设计实时扩展开发系统 )技术进行“机床设计图形库”开发的应用 .ADSRX技术避免了因利用 ARX技术所带来的程序编制的困难性 ,使开发程序更加简单、可读性强、通用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时扩展开发系统 MSVC++6.0 机床设计图形库 AUTOCAD ADSRX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辅助设计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温欣 汪家宇 杨海南 《南方农机》 2017年第3期82-82,86,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居民经济逐渐增加,因此物质生活有很大的改观,人们对私家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汽车设计方法难以满足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在汽车设计中有着帮助,笔者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汽车设计。在新形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居民经济逐渐增加,因此物质生活有很大的改观,人们对私家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汽车设计方法难以满足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在汽车设计中有着帮助,笔者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于汽车设计。在新形势下,消费者对汽车的多样性需求使得汽车的设计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辅助设计 汽车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导板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运强 顾旖菲 +4 位作者 邵乐南 汤国雄 蒋梁 李殿奇 张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介绍并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3D打印技术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优化手术模式与获得最佳整形美容效果。方法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例方脸患者术前拍摄头颅CBCT并进... 目的介绍并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3D打印技术在下颌角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优化手术模式与获得最佳整形美容效果。方法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例方脸患者术前拍摄头颅CBCT并进行三维数据重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个性化下颌角截骨范围,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下颌骨模型,并制作实施准确手术的导板。在手术中用此导板引导进行下颌骨的"V-line"弧线截骨,部分患者同时结合颧骨颧弓与颏部的面部轮廓整形手术,术后效果通过3D曲线函数来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对自己面型满意,术后下颌骨两侧几乎完全对称,X线显示截骨线流畅平滑,完全达到术前设计要求。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下颌角成形术的准确性、安全性与可预见性提供了新策略与新方法。数字化下颌角成形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美容效果,而且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并降低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成形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手术导板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抗疲劳和抗折性能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智 王新知 +1 位作者 高承志 IVO Krejci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抗疲劳性能和抗折强度。方法:收集3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制作漏斗状根管模型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抗疲劳性能和抗折强度。方法:收集3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制作漏斗状根管模型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每组8颗牙齿,分别用4种桩核修复,第1组: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第2组:预成石英纤维桩与树脂核;第3组:铸造金合金桩核;第4组:CAD/CAM一体化氧化锆桩核。使用化学固化的树脂粘接剂Superbond C&B将制作完成的桩核粘入到预备后的根管中,为每个牙齿制作氧化锆全冠并使用Superbond C&B粘接。使用加成型硅橡胶模拟牙周膜后把制作完成的试件固定到专用的咀嚼模拟器上,以1.67 Hz的频率在5℃和50℃每2 min交替一次的水浴中沿牙体长轴45°角,用49 N的力在牙冠舌侧加载1.2×106次,再将试件用力学测试机沿牙体长轴45°角加力将桩核折断,记录抗折强度,观察折断模式。结果:咀嚼模拟结束时,预成石英纤维桩组有4个样本的牙冠脱落,剩余样本中未观察到破坏;在抗力测试中,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组和铸造金合金桩核组的抗折强度分别为(441.5±103.2)N和(462.9±170.0)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都高于CAD/CAM一体化氧化锆桩核组[(284.1±99.0)N]和预成石英纤维桩组[(315.4±112.3)N],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3,P<0.05)。结论:漏斗状根管使用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或铸造金合金桩核修复可能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根管制备 桩核技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单侧眼眶部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国锋 赵铱民 +3 位作者 刘晓芳 李涤尘 渠乐 刘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 了解反求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对单侧眼眶部缺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效果。方法 通过激光扫描仪对一例单侧眼眶部缺损石膏面部模型进行数据采集。经反求工程软件处理 ,依据健侧眼眶部组织数据设计出缺损处修复体表面数据 ,... 目的 了解反求工程和快速成型技术对单侧眼眶部缺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效果。方法 通过激光扫描仪对一例单侧眼眶部缺损石膏面部模型进行数据采集。经反求工程软件处理 ,依据健侧眼眶部组织数据设计出缺损处修复体表面数据 ,并利用模具软件设计出修复体模型的三维数据。最后通过快速成型方法制作出修复体的树脂模型。结果 激光扫描采得的模型点云数据清晰精确。利用健侧眼眶部组织数据修复患侧缺损获得满意效果之后设计制作出的树脂修复体与缺损处贴和紧密并达到逼真的对称修复效果。结论 利用反求工程和快速成型方法可以满意地完成单侧眼眶部缺损修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眼眶部缺损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 反求工程 快速成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氧化锆桩核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团锋 张相皞 王新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分析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氧化锆桩核修复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用几何的方法分别构建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第1组)、预成氧化...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分析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氧化锆桩核修复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用几何的方法分别构建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第1组)、预成氧化锆桩铸瓷核(第2组)、金合金桩核(第3组)上中切牙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通过牙轴与切缘垂直方向和与牙体长轴45°角斜下方向100 N加载,模拟上、下切牙相对时和下颌前伸运动时的两种受力情况。结果:垂直静加载下,无牙本质肩领设计,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组牙根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最小(11.02 N),预成氧化锆桩组最大(13.17 N),应力分布从切端向根方逐渐递减。2.0 mm高牙本质肩领存在时,桩核及牙根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均减小。45°斜向静加载下,在无肩领设计时,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的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最大(20.45 N),金合金桩核的值最小(13.61 N)。2.0 mm高牙本质肩台存在时,牙根的应力值均有减小的趋势,金合金桩核修复组牙根最大Von-Mises应力值最大(14.10 N),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修复组牙根应力最小(13.38 N)。结论: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推测:相同根管直径的一体化CAD/CAM氧化锆桩核相比预成氧化锆全瓷桩铸瓷核和金合金桩核能更好地分担垂直和侧向的咬合力,并且能够降低牙根的应力分布,起到保护基牙,维护修复体完整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氧化锆 桩核技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抗折力的体外对比实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团锋 张相皞 王新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比较预成氧化锆全瓷桩、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和天然离体牙的抗折力大小,为临床桩核冠修复材料和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36... 目的:比较预成氧化锆全瓷桩、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的(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和天然离体牙的抗折力大小,为临床桩核冠修复材料和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36颗离体完整的上颌中切牙,随机分为预成氧化锆全瓷桩铸瓷核金属全冠修复、CAD/CAM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金属全冠修复和完整离体牙3组,每组12颗。在力学万能实验机上,在冠切缘下2.0mm,沿牙体长轴135°,以1 mm/min的速度加载,测量3组抗折力的大小。结果:完整离体牙组的抗折力最大[(736.33±82.91)N],CAD/CAM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组次之[(423.83±54.58)N],预成氧化锆全瓷桩铸瓷核组最小[(311.75±70.12)N],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AD/CAM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有较高的抗折能力,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氧化锆 牙应力分析 桩核技术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辊孔型和轮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辉 张策 卞学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93-996,共4页
简要介绍焊管轧辊孔型和轮廓设计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并以 Visual Basic 5 .0为开发语言 ,以 Auto CADR14为绘图支撑平台 ,采用基于轧辊形状特征的成组技术 (GT)原理 ,综合利用参数化设计技术 ,开发了焊管轧辊参数化绘图系统 PDSR,以实... 简要介绍焊管轧辊孔型和轮廓设计的原理和关键技术 ,并以 Visual Basic 5 .0为开发语言 ,以 Auto CADR14为绘图支撑平台 ,采用基于轧辊形状特征的成组技术 (GT)原理 ,综合利用参数化设计技术 ,开发了焊管轧辊参数化绘图系统 PDSR,以实现轧辊孔型设计及轧辊零件的参数化绘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辊孔型 轮廓 参数化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组技术 焊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鸟巢效应压纱贾卡提花织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梅 蒋高明 李欣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0-145,共6页
为实现带鸟巢效应的压纱贾卡鸟巢效应织物的快速设计,在深入分析压电陶瓷贾卡的提花原理以及压纱贾卡四针技术的垫纱规律基础上,建立压纱贾卡四针技术的数学矩阵设计模型,通过贾卡意匠图的设计来控制梳栉的垫纱和偏移;根据鸟巢效应织物... 为实现带鸟巢效应的压纱贾卡鸟巢效应织物的快速设计,在深入分析压电陶瓷贾卡的提花原理以及压纱贾卡四针技术的垫纱规律基础上,建立压纱贾卡四针技术的数学矩阵设计模型,通过贾卡意匠图的设计来控制梳栉的垫纱和偏移;根据鸟巢效应织物贾卡意匠图设计要求,用计算机辅助生成4种常用鸟巢效应组织并进行组织入库,方便以后直接调用以实现鸟巢效应织物的快速设计;以一种鸟巢效应的工艺设计为例,介绍压纱贾卡四针技术鸟巢效应织物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鸟巢效应织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实现鸟巢效应贾卡意匠图快速设计对于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 压纱贾卡 四针技术 鸟巢效应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直径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的有限元法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团锋 王新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采用二维有限元法,比较在功能状况下,上颌中切牙3种不同直径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的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后,桩核及牙根的应力分布情况,为CAD/CAM一体化全... 目的:采用二维有限元法,比较在功能状况下,上颌中切牙3种不同直径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的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后,桩核及牙根的应力分布情况,为CAD/CAM一体化全瓷桩核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用上颌中切牙分别建立直径1.5 mm、2.0 mm、2.5 mm的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修复后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基牙分为无肩领和2.0 mm高肩领两组,共6种模型。用100 N力,通过牙长轴与切缘垂直向加载和切缘下腭侧2.0 mm与牙体长轴45°角斜向加载,模拟上、下切牙相对时和下颌前伸运动时的两种受力情况。结果:在100 N垂直向加载下,直径为2.0 mm的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牙根的应力集中区位于桩末端的根管内侧壁,其力值随着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在100 N 45°角斜向加载下,所有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和牙根的最大应力值是垂直向加载下的3倍以上,桩核的最大应力位于根管内桩的唇侧中1/3,应力集中不明显,牙根的应力集中区位于桩末端的外侧壁及根尖孔区。在2.0 mm肩领存在时,相同直径的桩核和牙根的最大应力较无肩领设计时减小。结论:在一体化CAD/CAM氧化锆全瓷桩核根管预备时2.0 mm的直径有利于应力的均匀分布,末端牙体预备要防止应力集中,前伸侧向力对牙根及桩核的影响较大,根尖1/3是可能发生根折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修复体设计 桩核技术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机械产品开发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慧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通过这种技术并借助传感器头盔等设备,使用户进入一种多元信息融合交互组成的三维动态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中,用户可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该技...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通过这种技术并借助传感器头盔等设备,使用户进入一种多元信息融合交互组成的三维动态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中,用户可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该技术具有感知性、交互性、实时性和沉浸性等特征,其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中大大提高了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技术基础 虚拟现实 多元信息融合 虚拟空间 虚拟世界 沉浸性 三维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