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破裂全程数字化细观损伤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倪骁慧 朱珍德 +2 位作者 赵杰 李道伟 冯夏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283-3290,共8页
设计基于扫描电镜(SEM)的岩石破裂全过程数字化细观损伤力学试验方案,实现了岩石破裂全过程的显微与宏观实时的数字化监测、控制、记录及分析的岩石力学试验。应用于四川锦屏大理岩预制裂纹试样中进行单轴压缩破坏全程的数字化试验,对... 设计基于扫描电镜(SEM)的岩石破裂全过程数字化细观损伤力学试验方案,实现了岩石破裂全过程的显微与宏观实时的数字化监测、控制、记录及分析的岩石力学试验。应用于四川锦屏大理岩预制裂纹试样中进行单轴压缩破坏全程的数字化试验,对微裂纹的萌生、生长及贯通过程进行数字化定量分析,得到试样在受荷过程中微裂纹的面积、方位角、长度、宽度和周长基本几何数据,从宏细观角度描述了岩石试样单轴压缩过程中的破坏机制,并分析得出试样单轴受压破坏过程中虽然微裂纹在某些区域集中,但在整个试样中微裂纹的统计分布依然是服从某一指数分布的这一结论。试验研究结果证明了该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力学 岩石破裂全过程 数字化细观损伤力学试验方案 SEM图像处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状态下膏溶角砾岩破裂全程的细观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尤嘉 黄醒春 +1 位作者 邱一平 陈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1-1225,共5页
利用新型岩石细观力学试验系统,对石家庄—太原铁路专线太行山隧道工程6#斜井的膏溶角砾岩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岩石细观损伤裂纹扩展直至破裂的全程进行了实时观测,得到了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初始损伤微裂纹的萌生、扩展、连接、贯通... 利用新型岩石细观力学试验系统,对石家庄—太原铁路专线太行山隧道工程6#斜井的膏溶角砾岩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岩石细观损伤裂纹扩展直至破裂的全程进行了实时观测,得到了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初始损伤微裂纹的萌生、扩展、连接、贯通直至宏观破裂的数字显微和全场实时图像。从岩石细观损伤机制出发,结合同时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将损伤破裂过程分为4个阶段,得到了含水状态下岩石损伤发展演化的初步规律,并给出了应力损伤门槛值,发现水环境影响下造成的初始损伤微裂纹是水对膨胀软岩力学性质产生软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细观力学试验 含水率 损伤发展演化 破裂全程 膏溶角砾岩 膨胀软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演变理论的混凝土细观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倩筠 常晓林 +2 位作者 冯楚桥 周伟 马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96-1604,1630,共10页
为研究混凝土性能演变过程中的损伤特性,借助细观力学随机骨料模型,将化学-热-力耦合的性能演变模型引入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中,直观反映早龄期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和损伤参数随其内部水化反应的演变过程.结合连接宏-细观热力学特性的均匀... 为研究混凝土性能演变过程中的损伤特性,借助细观力学随机骨料模型,将化学-热-力耦合的性能演变模型引入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中,直观反映早龄期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和损伤参数随其内部水化反应的演变过程.结合连接宏-细观热力学特性的均匀化方法,对硬化过程中混凝土三相介质的材料参数进行率定,并且在细观层次上实现早龄期混凝土单轴拉伸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化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对早龄期混凝土力学参数的取值存在显著影响;采用的水化度损伤模型能够直观反映早龄期混凝土试件在单轴拉伸试验中裂缝萌生、扩展直至贯通的全过程,可以为早龄期混凝土结构的拉伸损伤断裂过程分析提供有力的数值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龄期混凝土 细观力学 化学-热-力耦合模型 水化度损伤模型 单轴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粉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单轴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白卫峰 李汶昊 +1 位作者 杨光 郑永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9-66,共8页
再生骨料混凝土已经逐渐成为工程应用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实用性,针对水灰比为0.49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开展了硅粉掺量分别为0%、3%、6%、9%、12%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硅粉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 再生骨料混凝土已经逐渐成为工程应用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实用性,针对水灰比为0.49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开展了硅粉掺量分别为0%、3%、6%、9%、12%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硅粉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硅粉掺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峰值应变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考虑硅粉掺量影响的损伤本构模型,分析了硅粉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本构模型5个特征参数E0、εa、εh、εb、H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硅粉掺量的增加,这5个参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与试件的强度和延性的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其中9%硅粉掺量的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最高,延性最小,在硅粉掺量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5个特征参数关系曲线中,9%硅粉掺量处是曲线的拐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硅粉掺量与混凝土特征损伤参数的演化方程,探讨了硅粉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损伤演化机制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硅粉 单轴压缩试验 本构模型 细观非均质损伤理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