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消费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杨宗之 伍婵提 彭世广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7-152,共6页
文章从数字化消费政策视角出发,利用2009—2023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借助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验证数字化消费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消费政策可促进经... 文章从数字化消费政策视角出发,利用2009—2023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借助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验证数字化消费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消费政策可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且这一结论已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较高地区,数字化消费政策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消费政策不但能够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还可通过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和提高创业活跃度来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据此,应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数字消费行动,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消费政策 数字技术创新 创业活跃度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
2
作者 梅慧璇 魏君英 何蒲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5-99,共5页
数字化消费环境是传统消费环境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拓展与延伸,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深远影响。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消费环境能有效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结... 数字化消费环境是传统消费环境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拓展与延伸,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深远影响。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消费环境能有效驱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从不同地区来看,数字化消费环境有助于促进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西部地区则存在抑制作用。从不同消费类别来看,数字化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占比、居住类消费占比存在促进作用,对交通通信消费占比和其他消费占比则存在挤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消费环境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升级 双向固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数字化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祝合良 郭凯歌 王春娟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随着数字经济与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消费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新动能。本文将数字化消费作为研究对象,从数字技术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保障支撑、数字消费治理四个层面构建数字化消费影响机制的理论框... 随着数字经济与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消费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新动能。本文将数字化消费作为研究对象,从数字技术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保障支撑、数字消费治理四个层面构建数字化消费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消费的多层次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赋能对数字化消费普及有显著的强正向效应,数字化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能够促进消费者的数字化消费行为;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是通过成本节约效应、规模经济效应、效率提升效应等促进数字化消费普及;基础保障支撑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消费普及,主要是通过物流基础设施保障、地区数字化消费设施保障等促进数字化消费普及;由于消费者对大数据推送内容的满意度较低以及平台隐私保护管理问题普遍存在,数字消费治理显著负向影响数字化消费普及,从而产生对数字化消费的负向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消费 商业模式创新 数字技术赋能 数字消费治理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智能赋能体育消费数字化转型研究
4
作者 常丁懿 陈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6,共8页
具身智能赋能体育消费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体育产业变革的新引擎。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明确具身智能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具身智能赋能体育消费数字化转型的逻辑理路和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路向。在逻辑理路上,数字技术驱动... 具身智能赋能体育消费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体育产业变革的新引擎。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明确具身智能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具身智能赋能体育消费数字化转型的逻辑理路和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路向。在逻辑理路上,数字技术驱动、市场需求拉动、产业生态联动、政策环境推动四维机制有力推动具身智能赋能体育消费数字化转型。在现实困境上,表现为关键技术受阻、场景适配失衡、产业协同薄弱、制度框架滞后。在实践路向上,应引领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强化数字化消费的底层技术生态;加强消费需求引领,培育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完善体育产业协同机制,促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完善制度保障与标准体系,强化政策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智能 体育消费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消费场景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的消费激励效应——基于CHFS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涛 沈曼莎 花海燕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7,共7页
消费数字化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对于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带动“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7和2019年两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数字化转型对居民消费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消费数字化显著促进... 消费数字化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对于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带动“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7和2019年两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数字化转型对居民消费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消费数字化显著促进了家庭总消费和线下消费,说明消费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并未抑制线下消费。消费数字化也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动能支持,对七大类消费支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教育娱乐、衣着以及交通通信类支出的激励效应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消费数字化对不同收入、户主年龄和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支付便利性和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是消费数字化激励居民消费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时代,积极推动消费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消费数字化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需求数字化转型的升级效应——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8
6
作者 岳中刚 叶茂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92,共11页
消费升级扩容是我国实现内部可循环,支撑并带动外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跟踪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了消费需求数字化转型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以及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网购经历在推动家庭消费增长的同时促进了消... 消费升级扩容是我国实现内部可循环,支撑并带动外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跟踪数据,从微观视角考察了消费需求数字化转型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以及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网购经历在推动家庭消费增长的同时促进了消费升级,即降低了生存保障型消费占比,提高了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对家庭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具有包容性特征,对较低教育水平、处于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家庭而言,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需基础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需求数字化 消费升级 消费降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数字化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动态演进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政 杨海丽 秦鸿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2-56,共5页
本文构建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消费数字化转型水平,并进一步通过Kernel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对其动态演进趋势、区域差异和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 本文构建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消费数字化转型水平,并进一步通过Kernel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对其动态演进趋势、区域差异和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呈现出“消费数字化转型水平提升、绝对差异扩大”的特征。第二,全国整体的差异呈现略微下降趋势,而东、中及西部地区消费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不均衡性增强;东、西部的区域间差异大于中、西部和东、中部;消费数字化转型的地区差异主要源于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第三,消费数字化转型并不表现出典型的σ收敛和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数字化转型 动态演进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战略框架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鑫瑜 孙珊珊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24-132,共9页
扎实推进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既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消费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从宏观的政策支持、中观的产融驱动、微观的科技推动和消费升级拉动四个层面,构建了消费金... 扎实推进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既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消费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从宏观的政策支持、中观的产融驱动、微观的科技推动和消费升级拉动四个层面,构建了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形成了多层级有机统一的动力机制;以消费金融经营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为核心,配套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为辅助,价值链延伸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支撑,搭建三位一体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框架,并提出“环境—网络—主体—要素”的协同创新实施路径。为推进消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生态化、多层次、多主体协同的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战略框架与实施路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消费金融数字化 协同创新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消费异化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伟平 尹帮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67,共8页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不仅深刻变革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而且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方式,催生出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消费模式。迈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基于私有制的“资本的逻辑”和“技术的逻辑”交相渗透、彼此强化,在...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不仅深刻变革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而且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方式,催生出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消费模式。迈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基于私有制的“资本的逻辑”和“技术的逻辑”交相渗透、彼此强化,在消费领域疯狂榨取超额利润,导致数字化消费不断发生异化。新型的消费异化具有复杂性、隐蔽性、不可控性、交叉性等时代性和技术性特点,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正在将人与社会导向片面甚至畸形发展的歧途。扬弃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消费异化,必须拆解“资本—技术”的联合机制,这既需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构建新型的所有制形式,限制数字资本的无序扩张;也需要合理规制数字技术及其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使之成为推动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积极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数字化消费 资本的逻辑 技术的逻辑 消费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行为实证分析——基于微观调查数据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雨杭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3-46,共4页
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线下消费受到极大冲击,线上渠道份额快速提升,这使得数字消费在我国居民日常消费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深入探究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行为,对于科学引导消费行为、促进消费增长而言意义重大。故而本文... 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线下消费受到极大冲击,线上渠道份额快速提升,这使得数字消费在我国居民日常消费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深入探究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行为,对于科学引导消费行为、促进消费增长而言意义重大。故而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性别的差异对数字化消费感知易用性具有显著影响,而对数字化消费感知有用性影响较小;消费者的网络操作经验、数字化商品质量等因素均对消费者数字化消费行为有影响;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通常会重点关注经济风险、健康风险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消费 消费行为 微观数据 网购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化程度测度与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91
11
作者 范合君 吴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2,共10页
数字经济、数字化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选取2015年和2017年数字化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生产数字化、消费数字化、流通数字化和政府数字化4个维度和23个二级指标,可以构建更为全面的数字化程度测度指标体系... 数字经济、数字化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选取2015年和2017年数字化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生产数字化、消费数字化、流通数字化和政府数字化4个维度和23个二级指标,可以构建更为全面的数字化程度测度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测算,对中国省级数字化水平以及分项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的发展增速明显,在消费数字化、流通数字化和政府数字化方面发展良好,在生产数字化方面有待提高,同时,各个区域和各分项指标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生产数字化 消费数字化 流通数字化 政府数字化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
12
作者 李凤亮 周梦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9,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本文认为,在数字化时代需坚定文化自信,通过IP全链路与新技术融合的数字化生产、多元视听媒介与精准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本文认为,在数字化时代需坚定文化自信,通过IP全链路与新技术融合的数字化生产、多元视听媒介与精准分发的数字化传播、圈层化与场景化的数字化消费以及基于区块链的产销革新与“零售”IP的数字虚拟平台来激发传统文化创新,使其散发新的活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处理好传统文化创新与守正、创意、包容之间的三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数字化生产 数字化传播 数字化消费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