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波形实时甄别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奎念 李阳 张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0-1324,1329,共6页
波形甄别是一种根据闪烁探测器信号形状差异来判别粒子种类的核物理诊断技术,在混合辐射场测量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波形甄别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概述,并详细介绍了数字化波形实时甄别技术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数字化波形甄别 实时甄别 FPGA 闪烁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波形数字化系统通道误差校准
2
作者 焦喜香 韩特 +1 位作者 杨静 郭玉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48,共8页
为了提升基于模拟数字转换(ADC)技术的波形数字化读出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多通道间失配误差估计校准方法。采用两片国产高速ADC组成并行交替采样(TIADC)系统,采用粒子群算法(PSO)结合梯度下降法(GD)来完成系统通道失配误差估计;利用... 为了提升基于模拟数字转换(ADC)技术的波形数字化读出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多通道间失配误差估计校准方法。采用两片国产高速ADC组成并行交替采样(TIADC)系统,采用粒子群算法(PSO)结合梯度下降法(GD)来完成系统通道失配误差估计;利用滤波器方程组和Kaiser窗截断处理得到补偿校准滤波器系数值。该补偿方法可以直接在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处理芯片的TIADC硬件平台上实现,达成宽带并行交替采样信号的在线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实现通道失配误差的补偿校准,在Vivado开发软件平台行为级仿真条件下使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由32.1 dBFS提升到53.1 dBFS,在硬件系统测试时使SFDR提升到60.8 dBFS,且该信号重构方法易在硬件系统实现,不受通道数目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数字化系统 模拟数字转换 通道误差补偿 并行交替采样 机器学习算法 宽带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形数字化的γ-γ符合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忠海 覃雪 +3 位作者 周智 周荣 韩纪锋 杨朝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93-1296,共4页
数字化符合测量是在传统符合测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辐射计量新技术。文章讨论了数字化符合测量系统和传统符合测量系统的差别,介绍了基于探测器信号波形数字化的符合测量原理。提出用实验室中常用的数字示波器来代替专用的模数转换电... 数字化符合测量是在传统符合测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辐射计量新技术。文章讨论了数字化符合测量系统和传统符合测量系统的差别,介绍了基于探测器信号波形数字化的符合测量原理。提出用实验室中常用的数字示波器来代替专用的模数转换电路,设计了示波器数据获取与处理程序,通过对示波器获得的波形序列进行数字处理,实现了数字化符合测量。用22Naβ+放射源通过传统符合测量系统进行检验,获得很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波形 γ—γ符合 22Na 放射性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函数波形的数字化生成方法
4
作者 梁志国 孙璟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8-40,共3页
分析了时变参数和非时变参数的函数波形数字化生成过程的异同,结合调频信号的示例,给出了任意函数波形的一种普遍适用的数字化生成方法,可用于生成仿真波形数据和作为任意波发生器的波形数据。
关键词 函数波形 数字化波形 仿真 数字化信号波形合成 调频信号 波形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升时间法的α/γ波形数字化实时甄别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奎念 李阳 +1 位作者 张美 李斌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5-1689,共5页
基于CsI(Tl)探测器的α/γ波形甄别能力,采用上升时间法,设计了一种波形实时甄别系统,系统由高速ADC和高性能FPGA组成。介绍了实时甄别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甄别算法设计,利用60 Coγ源、241 Amα源对实时系统进行了甄别测试。研究表明:设... 基于CsI(Tl)探测器的α/γ波形甄别能力,采用上升时间法,设计了一种波形实时甄别系统,系统由高速ADC和高性能FPGA组成。介绍了实时甄别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甄别算法设计,利用60 Coγ源、241 Amα源对实时系统进行了甄别测试。研究表明:设计的数字化实时波形甄别系统体积小,能实时甄别开α、γ粒子,甄别品质因子为0.687 5,事件计数率可达2.5×105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波形甄别 实时甄别 上升时间法 CsI(Tl)闪烁探测器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波形数字化仪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刚 卢涛 师奕兵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50-5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速高精度特点的波形数字化仪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的非均匀采样校准处理技术、相位补偿方式多通道采样同步技术,以及数据分相技术实现大容量采样存储。文中详细论述了波形数字化仪系统体系结构、相关技术... 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速高精度特点的波形数字化仪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的非均匀采样校准处理技术、相位补偿方式多通道采样同步技术,以及数据分相技术实现大容量采样存储。文中详细论述了波形数字化仪系统体系结构、相关技术原理与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数字化 非均匀采样 同步采样 分相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探针的超高速波形数字化测试系统的应用
7
作者 田小建 张大明 +2 位作者 高艳君 李德辉 衣茂斌 《电子科学学刊》 EI CSCD 2000年第2期346-349,共4页
介绍了基于光探针的超高速波形数字化系统的结构。采用倍频移相扫描法测量了高速集成电路芯片各级的功能。分析了芯片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光探针测量的特点。
关键词 光探针 集成电路芯片 波形数字化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历史地震模拟波形图纸数字化方法及初步研究
8
作者 王莉婵 毛国良 +1 位作者 王红蕾 牟磊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3-707,共5页
利用HSD软件对河北台网部分模拟图纸进行波形数字化,提取到9个地震27条SAC格式波形文件,利用软件对数字化波形进行震相到时、振幅、震级偏差等多方面校验。结果表明,所有可拾取的震相到时总体平均绝对偏差为0.31 s;振幅总体平均绝对偏差... 利用HSD软件对河北台网部分模拟图纸进行波形数字化,提取到9个地震27条SAC格式波形文件,利用软件对数字化波形进行震相到时、振幅、震级偏差等多方面校验。结果表明,所有可拾取的震相到时总体平均绝对偏差为0.31 s;振幅总体平均绝对偏差为0.04μm,与原振幅值基本相当;震级平均绝对偏差为0.08,整体偏差较小,精度较高。最终校验结果表明,数字化后的波形可较好地应用于数字化软件,为后续波形数字化以及历史数据的数字化应用提供较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地震图纸 HSD 波形数字化 SAC 波形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数字化仪闪烁体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9
作者 张逸帆 刘冲 +1 位作者 赵斌清 王宁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188,共7页
设计了一套基于波形数字化仪VX1742的新型闪烁体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利用^(22)Na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对硅光电倍增管(SiPM)阵列耦合硅酸钇镥(LYSO)晶体条和硅酸钇镥晶体阵列组合成的两种闪烁体探测器进行照射,经该数据采集系统处理后,... 设计了一套基于波形数字化仪VX1742的新型闪烁体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利用^(22)Na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对硅光电倍增管(SiPM)阵列耦合硅酸钇镥(LYSO)晶体条和硅酸钇镥晶体阵列组合成的两种闪烁体探测器进行照射,经该数据采集系统处理后,得到单个LYSO晶体条的能量分辨率为10.5%,LYSO晶体阵列位置分辨图清晰准确。实验结果表明,该套闪烁体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完整记录波形信息,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有利于闪烁体探测器系统的性能提升和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数字化 闪烁体探测器 数据采集系统 能量分辨率 晶体分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成像雷达回波数字化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旭 龚俊斌 周志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474-477,共4页
首先介绍了激光成像雷达激光回波波形数字化电路的设计及其组成特点,给出了激光回波波形数字化电路的时序设计,比较了可用于探测领域和侦查领域的波形数字化方面的不同,提出了用于侦查领域的波形数字化结果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测距体制... 首先介绍了激光成像雷达激光回波波形数字化电路的设计及其组成特点,给出了激光回波波形数字化电路的时序设计,比较了可用于探测领域和侦查领域的波形数字化方面的不同,提出了用于侦查领域的波形数字化结果的数据预处理方法、测距体制和强度像提取等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数字化 浮动阈值探测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信号发生器波形抖动的一种精确测量方法 被引量:19
11
作者 梁志国 孙璟宇 盛晓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9,共7页
介绍了一种用三参数正弦波拟合算法实现的、绝对收敛的四参数最小二乘正弦波拟合算法 ,给出了收敛区间、绝对收敛判据以及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实现了正弦信号发生器波形抖动的评价问题。使用一个周期的正弦波曲线模型的滑动拟合法 ... 介绍了一种用三参数正弦波拟合算法实现的、绝对收敛的四参数最小二乘正弦波拟合算法 ,给出了收敛区间、绝对收敛判据以及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实现了正弦信号发生器波形抖动的评价问题。使用一个周期的正弦波曲线模型的滑动拟合法 ,评价了幅度、频率、直流偏移的抖动 ,以及相位与理论值之偏差的抖动情况。在幅度、频率、相位和直流偏移分别存在固定抖动的情况下 ,仿真评价了四个正弦参数各自的抖动情况 ,同时 ,在一个实测正弦波形曲线上进行的抖动分析 ,获得了非常明确的抖动测量结果。本方法评价正弦波信号抖动时 ,准确度高、分辨力好 ,且指标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信号发生器 波形抖动 曲线拟合 数字化波形测量仪器 波形参数 精确测量方法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数字核信号处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怀强 吴和喜 +1 位作者 汤彬 张雄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4-256,261,共4页
核能谱是核物理研究、射线探测和核技术应用领域中获取的重要信息,对其测量技术的改进一直为热点研究问题。论文基于FPGA设计一套数字核信号处理系统,对高速ADC采样后的数字核信号通过FPGA控制的高速USB接口电路,直接传送给计算机的测... 核能谱是核物理研究、射线探测和核技术应用领域中获取的重要信息,对其测量技术的改进一直为热点研究问题。论文基于FPGA设计一套数字核信号处理系统,对高速ADC采样后的数字核信号通过FPGA控制的高速USB接口电路,直接传送给计算机的测试平台以实现核信号的离线处理,同时该数字核信号在FPGA中实现其滤波成形、堆积识别,基线恢复等功能,得到的能谱通过USB接口传送给计算机。通过测试,系统既能实现原始核信号的传输与保存,又能实现数字核信号的在线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核谱仪 波形数字化 数字核信号处理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坡脉冲的多米诺环形采样器(DRS4)采样间隔不均匀校准方法研究
13
作者 张惊蛰 张博 +5 位作者 刘美洋 肖金凤 赵久瑶 苟想想 师成成 王小睿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9-346,共8页
针对多米诺环形采样器(DRS4)采样单元的采样间隔不均匀,提出了一种新的校准方法,以斜坡脉冲作为校准源,利用每两个连续采样单元对斜坡脉冲采样的幅度差和采样间隔的固定比例关系(斜率相等)进行计算,获得采样间隔的校准值。信号发生器产... 针对多米诺环形采样器(DRS4)采样单元的采样间隔不均匀,提出了一种新的校准方法,以斜坡脉冲作为校准源,利用每两个连续采样单元对斜坡脉冲采样的幅度差和采样间隔的固定比例关系(斜率相等)进行计算,获得采样间隔的校准值。信号发生器产生周期200 ns、斜率±4.5 mV/ns的两种斜坡脉冲,波形采样数字化板采样后计算线性增加/降低过程中1 024个采样单元的采样间隔,得到采样单元平均采样间隔为200.288 ps、RMS为15.603 ps。测试结果与“正弦波过零”法和“锯齿波”法得到的校准采样间隔进行比较,平均采样间隔相对误差分别为0.14%、2.49%、2.48%,斜坡法校准精度最高。同时,斜坡法对校准源信号频率无范围限制,迭代次数3 000次即可满足测量精度,更适合于具有实时校准应用需求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容矩阵 波形数字化 多米诺环形采样器 采样间隔校准 斜坡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干法水下快频脉冲MIG焊电源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振民 贾建军 +3 位作者 胡健良 廖海鹏 吴健文 张芩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9,I0003,I0004,共9页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焊接过程对焊接电源超高动特性与精确控制需求,设计基于SiC模块的快频脉冲焊接电源功率主电路,开发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研制出局部干法水下快频脉冲MIG焊电源(local dry underwater fastfrequency pulsed MIG,LDU-FFPMIG)...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焊接过程对焊接电源超高动特性与精确控制需求,设计基于SiC模块的快频脉冲焊接电源功率主电路,开发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研制出局部干法水下快频脉冲MIG焊电源(local dry underwater fastfrequency pulsed MIG,LDU-FFPMIG).研制的LDU-FFPMIG焊接电源额定输出电流为400 A,能精确输出多种0~30 kHz的快频脉冲电流波形,快频脉冲电流幅值高达200 A.提出LDU-FFPMIG焊接新工艺,将快频脉冲应用到304不锈钢局部干法水下MIG焊接,探究快频脉冲对传统局部干法水下脉冲MIG焊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LDU-FFPMIG焊接电源能够实现稳定的局部干法水下MIG焊,可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快频脉冲电流的引入可显著提高电弧能量密度和焊接稳定性,减小熔宽(B)、增大熔深(H),焊缝成形系数(B/H)减小约30%,并且可以细化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电源 SiC模块 数字化快频脉冲波形 局部干法水下MIG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S4在PET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成名 陈金达 +4 位作者 杨海波 成科 张秀玲 徐瑚珊 胡正国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7-580,共4页
利用8+1通道DRS4采集板作为PMT的电子学读出和数据采集系统,由H8500耦合La Br3晶体阵列以及XP20D0耦合La Br3晶体条组合成的探测器对22Na 511 ke Vγ射线进行了测试。经波形数字化处理后,单个La Br3晶体条FWHM为3.42%,DRS4系统获得La Br... 利用8+1通道DRS4采集板作为PMT的电子学读出和数据采集系统,由H8500耦合La Br3晶体阵列以及XP20D0耦合La Br3晶体条组合成的探测器对22Na 511 ke Vγ射线进行了测试。经波形数字化处理后,单个La Br3晶体条FWHM为3.42%,DRS4系统获得La Br3晶体阵列位置映射图散点清晰,一维位置谱峰Sigma值小于CAMAC系统。实验表明:DRS4满足PET数据采集系统要求,可大幅消减电子学的规模和功耗,有利于PET系统的小型化和降低搭建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波形分析法 DRS4 溴化镧晶体 PET 能量分辨 位置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ows环境下的声音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昭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9-70,共2页
主要介绍了利用Microsoft Windows提供的多媒体服务,在Windows环境下用C语言进行声音编程的一些方法。并以界外立体声声像的声音信号处理为例,介绍了具体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声音信号处理 数字化波形声音文件 WINDOWS 计算机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AASO地面粒子探测器阵列前端电子学初步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常劲帆 王铮 +1 位作者 李秋菊 张研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76,288,共4页
介绍了LHAASO地面粒子探测器阵列前端电子学的初步设计,讨论了电荷积分方案、基于FPGA的TDC设计和波形数字化方案。
关键词 LHAASO 电荷积分 TDC 波形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权重图法快速核素识别
18
作者 李紫鑫 仓基荣 +4 位作者 朱劲夫 曾鸣 曾志 薛涛 刘以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1-507,共7页
在序贯贝叶斯算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量权重图法快速核素识别方法。基于探测器的实测能谱响应,通过并道、平滑等能谱预处理生成能量权重图,从而搭建Co处理器和Cs处理器以并行判别60Co和137Cs的放射源。针对能谱抽样生成的模拟数... 在序贯贝叶斯算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能量权重图法快速核素识别方法。基于探测器的实测能谱响应,通过并道、平滑等能谱预处理生成能量权重图,从而搭建Co处理器和Cs处理器以并行判别60Co和137Cs的放射源。针对能谱抽样生成的模拟数据进行处理器的参数调整,并在一套1 Gs/s(1 Gs=10-4 T)的数字化LaBr3探测系统中开展了初步的实验验证。处理器平均使用不到100个光子就能实现核素识别,且虚警率低于2%,漏检率低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核素识别 能量权重图 数字化波形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的巡航导弹地形匹配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翼飞 杨辉 周晶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7-631,共5页
为解决巡航导弹上的雷达高度表探测精度不高,易受电子干扰影响而失效,且在平原、沙漠地区及海面失效的问题,研究采用激光测高/测深技术设计新型巡航导弹地形匹配导航系统,利用激光探测技术的优点来提高地形测量精度和抗电磁干扰能力。... 为解决巡航导弹上的雷达高度表探测精度不高,易受电子干扰影响而失效,且在平原、沙漠地区及海面失效的问题,研究采用激光测高/测深技术设计新型巡航导弹地形匹配导航系统,利用激光探测技术的优点来提高地形测量精度和抗电磁干扰能力。采用红外/蓝绿双波长输出激光高度计方案使得巡航导弹可利用海底地形进行辅助导航,探讨了几项关键技术:包括激光器结构、探测器及光学系统设计、数字化地物目标反射的激光回波脉冲并从中提取有效波形识别特征参数方法及地形匹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高度计 巡航导弹 激光测高/测深 地形匹配 波形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宇宙线探测数据采集前端的设计
20
作者 郭芳 刘兆 +3 位作者 王春杰 赵京周 王科 刘振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358,362,共6页
介绍了一种具有快速硬件自触发功能的数据采集前端的设计,针对大面积多探测点的高能宇宙线实验的特殊情况,提出了独立自触发、数字化和数字滤波的实现方案。通过灵活的板级控制和兼容的PCB管脚设计,提供比较灵活的采样速率和采样精度的... 介绍了一种具有快速硬件自触发功能的数据采集前端的设计,针对大面积多探测点的高能宇宙线实验的特殊情况,提出了独立自触发、数字化和数字滤波的实现方案。通过灵活的板级控制和兼容的PCB管脚设计,提供比较灵活的采样速率和采样精度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通过不同滤波器参数设置,实现对不同干扰信号的排除,完成信号的有效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触发 波形数字化 数字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