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综合型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丁毅 高大力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 ,转变教育观念、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高校教育教学现代化为目前所必须。建设面向 2 1世纪的新型数字化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 ,转变教育观念、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高校教育教学现代化为目前所必须。建设面向 2 1世纪的新型数字化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本文旨在结合我校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实践 ,与大家共同探讨大众教育时期综合型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 管理与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利用数字化教学环境实践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潘晓南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12期38-39,共2页
自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在因特网普及全球的浪潮中,国内外许多大学投入巨资建立了连通这一全球信息网的宽带校园网,并在校园网基础上纷纷架设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造就一种崭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环境 美国大学 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 20世纪90年代 实践 利用 全球信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测量问卷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葛文双 韩锡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128,共6页
数字时代教师的教学不再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面向复杂学习环境的技术与教学融合式的创新。本文在系统分析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测量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以本研究团队提出的"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框架"... 数字时代教师的教学不再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面向复杂学习环境的技术与教学融合式的创新。本文在系统分析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测量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以本研究团队提出的"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框架"为基础,从ICT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等四个方面开发了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测量问卷;基于试测和样本数据调查,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构建了"意识—素养—能力—研究"四维度因子模型,并通过对1147名样本教师水平均值的正态分布检验,证明测量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此外,通过进一步的信度检验,证明测量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调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能力 数字时代 数字化教学环境 因子分析 因子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珺 师丹琳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8期105-109,共5页
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智能化管理、多媒体教室开放式要求和多校区办学跨地区教学评估与监查的现状,达到架构跨校区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目的,采用技术调研、设备测试、工程实践等方法,进行了基于校园网技术和基于嵌入式TCP/IP技术的网... 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智能化管理、多媒体教室开放式要求和多校区办学跨地区教学评估与监查的现状,达到架构跨校区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目的,采用技术调研、设备测试、工程实践等方法,进行了基于校园网技术和基于嵌入式TCP/IP技术的网络型多媒体中控器的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经过六年的应用实践与数据分析,证明了该系统达到预期设计效果,使分散的多媒体教室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实现数字化,并通过功能拓展,使校园内各种软硬件资源、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资源以及师资力量实现基于校园网的充分整合,实现校园网多媒体信息融合,具有施工简单、可扩展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管理 网络中控 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环境 TCP/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教学评价: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5
作者 田根宝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57,共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小学寻求科学的教学评价策略,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在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时,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对学...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小学寻求科学的教学评价策略,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在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时,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各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在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时,强调评价的价值引领,借助教学评价表等工具,实施系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评价 个性化评价 教学评价 "生命课堂" 数字化教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音乐理论教育与作曲技术融合研究——评《音乐理论与作曲基础》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I0008-I0009,共2页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音乐理论教学形成了全新的教育方法:数字化教学环境为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教学带来了巨大优势,数字化音乐平台的建设更加有利于音乐理论教学与作曲实践的融合。音乐艺术形式在信息技术介入下开始呈现出新的作曲...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音乐理论教学形成了全新的教育方法:数字化教学环境为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教学带来了巨大优势,数字化音乐平台的建设更加有利于音乐理论教学与作曲实践的融合。音乐艺术形式在信息技术介入下开始呈现出新的作曲形式,如作曲家们开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到音乐作曲创作之中,推动了中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现代高校利用数字化音乐平台进行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教学,为我国音乐艺术事业培养了大批作曲人才。音乐作曲技术理论是用来指导音乐曲子创作的,作曲技巧的掌握需要不断的艺术创作实践。在高校音乐理论教学课堂上,大学生往往倦怠于枯燥乏味的理论讲解,如果把作曲技术与作曲理论相结合,在传授理论的同时进行作曲实践,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环境 数字化音乐 信息技术 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艺术形式 现代高校 音乐事业 音乐理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