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评价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咽部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原彩琼 黎坤境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0期1481-1483,1485,共4页
目的探索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法在评估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咽部功能变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 目的探索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法在评估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咽部功能变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施行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通过吞咽造影评估与数字化测量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咽收缩率(PCR)与咽收缩时间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的PCR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的PCR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的咽收缩持续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的咽收缩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技术可有效评估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咽部功能变化,可作为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卒中 吞咽障碍 球囊扩张术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清瘀汤联合口咽部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并吞咽障碍(痰瘀阻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金妹 周沁 +1 位作者 王瑾 焦素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7期4-8,共5页
[目的]观察化痰清瘀汤联合口咽部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并吞咽障碍(痰瘀阻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口咽部康复:口咽部肌肉功能性电刺激、基础训练... [目的]观察化痰清瘀汤联合口咽部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并吞咽障碍(痰瘀阻窍)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口咽部康复:口咽部肌肉功能性电刺激、基础训练(头颈、下颌、唇、舌、吞咽运动)、咽部冰感觉刺激、门德尔松手法、直接吞咽、摄食等。治疗组20例清瘀化痰汤(天麻、钩藤各15g,全蝎5g,僵蚕、川芎、丹皮、石菖蒲、郁金、半夏、陈皮各10g,甘草6g),水煎300mL,1剂/d,早晚分服;口咽部康复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数字化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低通气指数(AHI值)、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数字化吞咽造影检查法(VFSS)评分、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低通气指数(AHI值)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清瘀汤联合口咽部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并吞咽障碍(痰瘀阻窍)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吞咽障碍 痰瘀阻窍 化痰清瘀汤 口咽部肌肉功能性电刺激 口咽部肌肉功能基础训练 咽部冰感觉刺激 门德尔松手法 直接吞咽 摄食 多导睡眠监测(PSG) 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 低通气指数(AHI值) 数字化吞咽造影(vfss) 洼田饮水试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