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融媒体中心引领型”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路径——闽西清流县的个案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吴丽芳 倪军 涂传飞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8,共12页
在智媒体时代背景下,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路径,对于推动体育非遗高质量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闽西清流县融媒体中心数字化传播灵地村游龙灯的实践历程,从理论层面提炼... 在智媒体时代背景下,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路径,对于推动体育非遗高质量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闽西清流县融媒体中心数字化传播灵地村游龙灯的实践历程,从理论层面提炼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引领型”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路径,并深入剖析其内涵、运作逻辑及独特优势。研究表明,1)“县级融媒体中心引领型”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路径呈现出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核心、个人和市场媒体为辅助的“一体两翼”内涵特征;2)其运作逻辑主要体现为思想引领是前提逻辑、多元协同是主体逻辑、项目驱动是组织逻辑、资源整合是融合逻辑;3)“县级融媒体中心引领型”路径根植于中国体育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适应性变革,同时具有区域独特性和普遍适用性。研究建议,平衡文化真实性与技术效能;强化价值引领,推动差异化传播;构建开放协同生态,激发多元主体创新潜力;整合区域资源,优化项目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 体育非遗 数字化传播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壮族“那”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忠丽 宁静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10-14,共5页
该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聚焦于广西壮族“那”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发展,力图推动广西壮族“那”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中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系统梳理“那”文化数... 该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聚焦于广西壮族“那”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发展,力图推动广西壮族“那”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中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系统梳理“那”文化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资源开发深度不足、传播形式单调以及协作机制缺失等障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能够赋予“那”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传播手段可显著提升其影响力,使其更广泛融入乡村振兴实践。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系列具体策略,包括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运用VR、AR等先进技术丰富文化展示方式,推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的应用,并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以激发创新潜力。研究认为,数字化传播实践展示“那”文化在现代化保护与传承中的新方向,为乡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独特路径,同时也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广西壮族 数字化传播 文化创新 “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链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郭新茹 沈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6,共1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播内容中存在过度娱乐化、传播方式单一化等问题,从价值链视角构建非遗数字化传播影响因素模型,可探究影响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关键因素。全样本检验表明,传播主体可靠性、传播渠道技术性正向影响了非遗数字化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播内容中存在过度娱乐化、传播方式单一化等问题,从价值链视角构建非遗数字化传播影响因素模型,可探究影响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关键因素。全样本检验表明,传播主体可靠性、传播渠道技术性正向影响了非遗数字化传播认知、态度与行为,而传播主体权威性、传播渠道多样性对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影响并不显著;传播内容质量对非遗数字化传播认知产生了正向作用,传播内容类型影响了非遗数字化传播态度和行为;受众需求可以改变非遗数字化传播认知和态度,而受众行为习惯主要影响非遗数字化传播行为。异质性检验表明,偏爱民间文学的群体更关注非遗数字化传播内容的数量,偏爱传统技艺的群体则更关注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类型。因此,在推动非遗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应协同多元传播主体,生产高质量传播内容,创新非遗数字化传播平台载体,强化数字化传播受众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链 数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以广东潮州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章牧 郭阵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以广东潮州为例,运用Citespace工具绘制潮州非遗数字化的知识图谱,以此厘清学界研究动态。首先,研究借助基于数据包络方法的BBC模型和超效率模型,精确量化...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以广东潮州为例,运用Citespace工具绘制潮州非遗数字化的知识图谱,以此厘清学界研究动态。首先,研究借助基于数据包络方法的BBC模型和超效率模型,精确量化了人民网和潮州新闻网两级媒体在非遗数字化传播效率上的差距。文章构建了包含31篇人民网及209篇潮州新闻网报道的语料库,分析中央与地方媒体对潮州非遗网络传播内容的不同侧重。研究结果显示,人民网的传播效率显著高于潮州新闻网,且两级媒体在传播潮州非遗内容方面展现出显著区别。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在传播效率、传播内容、文旅融合等方面为潮州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超效率DEA模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数字化传播的跨国难题及破解思路 被引量:6
5
作者 韩源 张小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数字化传播是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从总体上构建一个全局层面的中华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是网络与数字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应围绕中华文化数字化传播的主体、运行、技术、反馈等四个方面实施。中华文化数字化传... 数字化传播是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必然要求。从总体上构建一个全局层面的中华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是网络与数字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应围绕中华文化数字化传播的主体、运行、技术、反馈等四个方面实施。中华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的构建必然会打破国界限制而具有“跨国”特征,这种跨国体系已经部分超越了主权国家范畴“,跨国”成为传播体系治理的关键和枢纽,也将会面临在治理主导权、治理落差、内容属性、国际化数字平台利用等方面的治理难题。破解难题应积极统筹规划,合理把握“跨国”因素在文化传播中的灵活性与可控性,既要确立明晰的目标、理念和原则,又要从体制创新、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数字化传播 跨国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逻辑视角下档案数字化传播的困境审思与发展进路
6
作者 陆阳 葛泽钰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5,共6页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正在改变着社会领域的基本运作方式,媒介逻辑正在取代社会领域原有的支配性逻辑,成为掌控各领域资源配置权的主导性力量。论文通过考察媒介逻辑影响下档案数字化传播的现状,得出:档案数字化传播一方面愈加...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正在改变着社会领域的基本运作方式,媒介逻辑正在取代社会领域原有的支配性逻辑,成为掌控各领域资源配置权的主导性力量。论文通过考察媒介逻辑影响下档案数字化传播的现状,得出:档案数字化传播一方面愈加服从于媒介逻辑的形式化表现,另一方面却陷入流量与算法劣势的媒介空心化状态,进而就这一悖论展开档案数字化传播与媒介逻辑支配之间三重错位的分析,并据此提出“适应”与“驯化”媒介逻辑以寻求档案数字化传播的发展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媒介逻辑 数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市档案部门信息数字化传播情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连正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6,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传播媒介不断出现,媒体形态越发多元,各行各业的信息传播方式也越发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传播媒介不断出现,媒体形态越发多元,各行各业的信息传播方式也越发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对全媒体时代档案部门加强信息数字化传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地级城市在我国行政区划层级中属于省、县之间的中间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其档案工作在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传播 全媒体传播 媒体形态 全媒体时代 档案部门 信息传播方式 信息技术 国家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数字化传播转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相飞 简德平 +2 位作者 李爱群 王真真 李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33,共5页
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主体和受众层面对我国16家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数字化传播转型进行研究,指出其在数字化传播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传播内容与纸质期刊重复,传播文本单一;平台建设与运营不完善,尚未形成立体化的传播格局;期刊编... 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主体和受众层面对我国16家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数字化传播转型进行研究,指出其在数字化传播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传播内容与纸质期刊重复,传播文本单一;平台建设与运营不完善,尚未形成立体化的传播格局;期刊编辑面临负荷过度化与边缘化、泛化的矛盾;传播精准度不够,交互性不强。对此提出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数字化传播转型策略:转变内容生产思路,多文本传播;建设完善的数字化平台,提高运营的专业性;建设专业的数字化期刊编辑队伍;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传播、立体化交互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核心期刊 数字化传播 数字化转型 传播内容 传播渠道 传播主体 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汪海波 郭会娟 +1 位作者 李林森 王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09,161,共6页
数字化传播是信息时代文化遗产的成长和价值增值过程,能促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有助于国家文化根脉的延续。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有别于数字化保护,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和媒介融合推动了其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 数字化传播是信息时代文化遗产的成长和价值增值过程,能促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有助于国家文化根脉的延续。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有别于数字化保护,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和媒介融合推动了其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挖掘不够;二是文化遗产信息的符号化重构不足;三是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形式单一。在引入供给侧改革思路分析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发展不足的实质之后,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一是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理念,解决供需不匹配问题;二是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破解优质供给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播 以用户为中心 五大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转译模型构建与数字化传播——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进波 朱怡洁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120,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明成果的标志。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自身的限制和束缚,不可避免地遭到其他文明的冲击,正逐步趋于消亡。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介高效、便捷的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明成果的标志。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自身的限制和束缚,不可避免地遭到其他文明的冲击,正逐步趋于消亡。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介高效、便捷的传播特点,可对文化传承效果带来直接的影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基于文化论引入文化转译的概念和方法,根据文化中物质层、行为层、哲学层三个层次,逐一推演出每个层次与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内容的关联性,结合符号学与情感化理论构建文化转译模型,以此为基础深化数字媒介的传播功能,探索数字化创新传播策略。此研究有助于保留朱仙镇木版年画完整的文化结构,并且由浅入深地将其核心文化符号转译进数字媒介中,以一个更适配于现代社会的全新形象重新被大众所认可,以此来提升朱仙镇木版年画在当代的传播效果,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仙镇木版年画 文化转译模型 数字媒介 数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研究现状、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 被引量:117
11
作者 谈国新 何琪敏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94,共8页
信息化时代如何在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发展中,保护、传承、传播与发展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围绕数字化传播这一问题,从传播模式、传播展示方式、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内容展开讨论,提出了适合我国非物质... 信息化时代如何在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发展中,保护、传承、传播与发展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围绕数字化传播这一问题,从传播模式、传播展示方式、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内容展开讨论,提出了适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路径。只有积极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模式的升级,实施中华文明交流互鉴,才能满足人们日益迫切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需求,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国际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播 文化软实力 文化自信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学背景下裕固族历史数字化传播的三种思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小青 钟进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31-34,共4页
裕固族是围绕着敦煌及其周边地域生活并延续至今的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裕固族历史可谓敦煌学珍贵的活态资料,是构筑敦煌历史语境的重要文献。在敦煌学背景下进行裕固族历史研究,对敦煌学和裕固学来说都十分重要。基于敦煌学与裕固学的... 裕固族是围绕着敦煌及其周边地域生活并延续至今的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裕固族历史可谓敦煌学珍贵的活态资料,是构筑敦煌历史语境的重要文献。在敦煌学背景下进行裕固族历史研究,对敦煌学和裕固学来说都十分重要。基于敦煌学与裕固学的姻亲关系,同时借鉴敦煌数字化传播的经验,在敦煌学背景下探讨裕固族历史的数字化传播,可以有三种思路,即:从数字化展演到卷入式体验;从专家书写到大众书写;从单一场域传承到整合新媒体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学 裕固族历史 数字化传播 裕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与版权保护”论坛综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付志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5-176,共2页
2010年11月1日,“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与版权保护论坛”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华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由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七家单位主办,四... 2010年11月1日,“学术期刊数字化传播与版权保护论坛”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华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是由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七家单位主办,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两家单位协办,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承办。此次论坛以“保护期刊版权,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为主题,围绕当前我国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环境下出现的侵犯学术期刊和作者版权及学术不端现象,研讨学术期刊在加强版权保护工作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交流已经取得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权保护工作 数字化传播 学术期刊 论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术不端行为 综述 四川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感知的数字化传播安全策略——评《数字化风险传播与公众风险感知研究》
14
作者 孟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8-238,共1页
社会高速发展使得各种风险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让风险信息传播更快,且呈现网状传播态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风险感知。从社会传播安全治理角度看,加强数字化传播安全管理是必要的。让公众以客观理性的态度... 社会高速发展使得各种风险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让风险信息传播更快,且呈现网状传播态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风险感知。从社会传播安全治理角度看,加强数字化传播安全管理是必要的。让公众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应对风险传播,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与风险应对韧性,才能整体提升社会风险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息技术 传播速度 风险感知 数字化传播 风险传播 风险应对 风险信息 信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传播下核心期刊评价的实践困境与现实构建
15
作者 林丽芳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5,共3页
我们创新现行的定性评价制度,使定性评价能真正起到补充定量评价的作用,更全面彰显学术期刊质量。
关键词 期刊评价 数字化传播 实践困境 评价制度 定性评价 期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向 被引量:29
16
作者 郑奥成 郑家鲲 王学彬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1,共5页
体育非遗是人类关于身体运动的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其时代主题。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全国范围内聚集性活动被叫停,致使大量以参与人数众多为特点的体育非遗正常运行被中断。然而,疫情同时也为体育非遗创造了一定发展机遇。... 体育非遗是人类关于身体运动的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其时代主题。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全国范围内聚集性活动被叫停,致使大量以参与人数众多为特点的体育非遗正常运行被中断。然而,疫情同时也为体育非遗创造了一定发展机遇。数字技术普及,大众健身意识觉醒,使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显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应紧握时机,探寻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创新发展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疫情背景下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的现实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后疫情时代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的推进路向。疫情背景下体育非遗数字化传播面临需求提升、尚未模式化、效率有待加强、传承主体面临数字转型等挑战;在后疫情时代可通过丰富数字产品、构建系统化传播模式、提升传播效率、培植传承主体数字思维等形式展开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体育非遗 数字化传播 现实挑战 推进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进阶路向 被引量:42
17
作者 贾菁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8-101,共4页
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造性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过程中的角色进行定义,解决非遗数字化过程中出现的包括数字信息管理低效、传承方式创新乏力、资源利用形式单一等新问... 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造性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过程中的角色进行定义,解决非遗数字化过程中出现的包括数字信息管理低效、传承方式创新乏力、资源利用形式单一等新问题,并且进一步在非遗保护中发挥前瞻科技,诸如智能数据管理、破除信息壁垒、优化传承手段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播 进阶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数字化传播战略SWOT模型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申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7,共10页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转型不仅有助于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还有助于挖掘非遗产业的经济潜力,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加快非遗产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转型不仅有助于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还有助于挖掘非遗产业的经济潜力,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加快非遗产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性举措之一。但是,我国非遗数字化传播转型在现阶段实践中出现了系统性组织规划不足、数字化转型方式单一、专业人才紧缺、资金投入不足等现实问题。研究对标我国文化数字化发展政策目标,全面梳理和评估我国现阶段非遗数字化传播实践所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制定符合我国现实条件的多层次、多路径非遗数字化传播转型战略。此将助力非遗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传播,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播 文化共同体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重构让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鲜活起来 被引量:23
19
作者 梁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36-137,共2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视觉文化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基于视觉重构的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搭建起红色文化互联网传播平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视觉元素,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 视觉重构 红色文化 数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数字化传播研究——以广西灵川县江头村为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贞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7-252,共6页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国家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文旅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契机,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技术在各个产业上的应用,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活力,使得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名...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国家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文旅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契机,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技术在各个产业上的应用,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活力,使得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的数字化传播成为现实。为推动历史文化名村数字化传播的发展,大力推进文旅融合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旅游经济腾飞,为乡村振兴战略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新的发展思路,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广西灵川县江头村为例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数字化传播策略。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数字化与文旅产业存在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不可避免,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深化供给结构调整、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文化旅游综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目前,广西灵川县江头村数字化传播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技术、理念、规范以及舆论风险等方面的困境。为此,应该推动江头村旅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平台的建设展示江头村文旅特色,打造“江头村文化旅游”数字名片,推行数字多媒体传播,加强培养数字化技术人才,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打造江头村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历史文化名村数字化传播的真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文化旅游 数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