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劳动新形态与新型数字劳动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冯莉 张韦恺镝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5,共9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性使用和生产力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数字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生产工具和以数字平台为典型结构的生产组织形式。由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凝结的数字生产力,具有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形态。数字劳动已成为当...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性使用和生产力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数字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生产工具和以数字平台为典型结构的生产组织形式。由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凝结的数字生产力,具有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形态。数字劳动已成为当下人类劳动方式的最新样态,具有劳动工具数字化、劳动对象非物质化、劳动主体多样化、劳动与闲暇界限模糊化等鲜明特征,数字劳动关系中的雇佣关系、分配关系与薪酬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数字劳动者是数字生产力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数字劳动松绑了劳动的主体与时空限制,但在数字资本权力的支配下,出现劳动时间延长、劳动场域扩大、劳动者工具化等问题,挤占了劳动者的思考与学习时间,影响了劳动者的身心全面发展,并可能触及社会伦理风险,削弱甚至摧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基础。以数字生产力的发展构建新型数字劳动关系,要从观念、体制与市场层面入手,规范数字资本运行,保护和尊重数字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升社会数字素养,倡导创建数字共同体和数字文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关系 数字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数字资本 数字共同体 加速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的三维向度:标准、困境与策略——基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辛冲冲 王丹竹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助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制约人的解放。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来看,和谐数字劳动关系的构建应符合人的劳动能力解放、个性解放、社会关系解放等要求,从而形成一定的构建标准,即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具有分配正义性、... 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助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制约人的解放。从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来看,和谐数字劳动关系的构建应符合人的劳动能力解放、个性解放、社会关系解放等要求,从而形成一定的构建标准,即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应具有分配正义性、体现人的主体性、具备社会驱动性。但在现阶段,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困境与挑战,包括在过度逐利刺激下数字劳动的主导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对立,在算法权力垄断下数字劳动关系存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倾向,数字鸿沟和数字技术资源分布不均加剧了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构建的难度。基于此,当下中国在构建和谐数字劳动关系时应规范数字资本、坚持人民至上、加强资源共享,确保人在数字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发挥和谐数字劳动关系对人的解放的正向回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数字劳动关系 数字技术 人的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