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疗效
1
作者 包东明 郭赟 吴文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近期疗效。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介入科及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放射介入科就诊的ASO-LE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的近期疗效。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介入科及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放射介入科就诊的ASO-LE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施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LEABG)治疗的LEABG组(n=30)和实施DSA引导下PTA治疗的DSA结合PTA组(n=30)。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疼痛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下肢神经传导速度与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术后1、3、6个月血管通畅率,术前和术后1、3、6个月踝肱指数(ABI)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DSA结合PTA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LEABG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低于LEAB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3 d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DSA结合PTA组低于LEABG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足背动脉内径(D)、血流量(BF)、血流峰速(PV)均高于术前,且DSA结合PTA组高于LEABG组(P<0.05)。术后6个月,DSA结合PTA组血管通畅率为93.33%,高于LEABG组的73.33%;术后6个月LEABG组血管通畅率低于术后1个月的96.67%(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3、6个月两组ABI呈升高趋势,且DSA结合PTA组高于LEABG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DSA结合PTA组高于LEABG组(P<0.05)。随访期间,DSA结合PT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LEABG组的26.67%(P<0.05)。与LEABG比较,DSA引导下PTA治疗ASO-LE术中出血量更少,围手术期疼痛更轻,下肢神经传导速度、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患肢缺血程度改善效果更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佳,近期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腔内成形术 数字血管造影 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肱动脉指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比较
2
作者 王友杰 程清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踝肱动脉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ABI、彩色多... 目的:对比分析踝肱动脉指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ABI、彩色多普勒超声、DSA及综合检查(病例病史+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并以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评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价值。结果:经综合检查确诊,120例疑似患者中明确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者90例,占75.00%。经Kappa一致性检验,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结果与综合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0.649、0.708、0.994。绘制ROC曲线图发现,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AUC分别为0.850、0.878、0.994。将综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AB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而AB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ABI、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均有一定价值,但DSA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综合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更好,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踝肱动脉指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 数字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莫程富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研究,根据发病6 h~7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联合实验室指标对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研究,根据发病6 h~7 d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情况进行分组,将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PIS)组(n=68),将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组(n=32)。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影响PIS发生的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PIS发生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三酰甘油(TG)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DSA结果、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SA结果为中重度狭窄、NLR增高均为导致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SA结果、NLR预测PI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779,DSA结果与NLR联合预测PIS发生的AUC为0.854。两者联合用于预测PIS发生的AUC高于单独预测,预测价值更高。结论:DSA结果联合实验室指标NLR预测PIS发生的价值较高,能帮助临床医生筛选出PIS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数字血管造影 实验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17
4
作者 罗传斌 欧光乾 +1 位作者 斯光晏 杨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6-578,共3页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又称May-Thurner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是由于左侧髂总静脉受压导致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左下肢肿胀、侧支循环开放、静脉血栓形成等一系列并发症的临床综合征[1]。影像...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又称May-Thurner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是由于左侧髂总静脉受压导致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左下肢肿胀、侧支循环开放、静脉血栓形成等一系列并发症的临床综合征[1]。影像学检查是IVCS的主要诊断方法,主要采用数字减彤血管造影(DSA)、直接或间接CT血管成像(CTA)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体层摄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 数字 放射学 介入 气囊扩张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高分辨率分割网络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崔颖 付瑞 +3 位作者 朱佳 高山 陈立伟 张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3,共8页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 针对现存卷积神经网络对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割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的改进网络(IC-Net)。通过融合使用Inception和CAM通道注意力模块,以多种感受域提取更丰富的血管特征信息,并对特征信息进行筛选。增加7×7卷积层,通过压缩特征层分辨率的方式减少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本文所提模型与U-Net、R2U-Net、Attention U-Net相比,IOU、Accuracy、F1-Score和ROC曲线下面积4项指标平均提升了1.82%、0.014%、1.19%和0.73%。结果验证了IC-Net模型明显提升了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虚弱血管和血管末端的检测能力,提升了分辨伪影噪声的能力,为医生识别脑血管中产生的病变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特征提取 血管 数字血管造影 U-Net Inception模块 通道注意力 降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溶栓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失语症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珠 余奕珲 +4 位作者 管龙 刘荣 马少廷 熊雁 宫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0-310,共1页
关键词 脑缺血 失语 血管造影 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蔡东顺 朱望东 龚雪鹏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S1期126-126,共1页
临床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病急剧,内科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病情危重又难以承受外科治疗,尽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同时行血管内介入灌药、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手段[1]。我院1999年3月~2008年12... 临床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病急剧,内科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病情危重又难以承受外科治疗,尽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同时行血管内介入灌药、栓塞治疗已成为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手段[1]。我院1999年3月~2008年12月成功介入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血管造影 数字 诊断 放射摄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大脑中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志敏 王春新 +3 位作者 朱永锋 童耀英 俞向荣 王枫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4期343-344,共2页
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比率较高,每年卒中发生率为8%,对于抗血栓药物治疗无效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或死亡发生率高达51.7%。MCA狭窄的积极治疗方法应是重建狭窄血管,使之在还没有完全闭塞前恢复正常血流。近年来... 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比率较高,每年卒中发生率为8%,对于抗血栓药物治疗无效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或死亡发生率高达51.7%。MCA狭窄的积极治疗方法应是重建狭窄血管,使之在还没有完全闭塞前恢复正常血流。近年来我们通过应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虚拟支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塞 大脑中动脉 血管造影 数字 三维虚拟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系急性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与经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磷 熊继新 +2 位作者 鲁玲 李海涛 韩强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9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泌尿系急性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及经动脉内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对泌尿系急性出血33例行DSA检查,观察其DSA表现,并选用不同的材料经动脉内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泌尿系急性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表现及经动脉内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对泌尿系急性出血33例行DSA检查,观察其DSA表现,并选用不同的材料经动脉内栓塞治疗。结果本组31例(94%)经DSA明确出血病因,2例(6%)表现为不典型间接征象,后经手术病理确诊。所有病例完成动脉内栓塞治疗,26例(79%)于48 h内血尿停止,4例(12%)48 h后继续尿血,但出血量较术前减少,经保守治疗后停止出血,止血率为91%;另3例(9%)栓塞后止血失败,行患肾手术切除后血尿停止。术后30例平均随访11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肉眼血尿复发。结论 DSA有助于泌尿系急性出血的诊断,经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并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受损器官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 急性出血 血管造影 数字 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海 张岩 刘莉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AV S)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55例经CT、B超、M R等证实的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时先经肝动脉造影,再行肝动脉内灌注栓塞治疗。结果出现18例(32.72%)合并AV S,并根据不同情况先用...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AV S)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55例经CT、B超、M R等证实的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时先经肝动脉造影,再行肝动脉内灌注栓塞治疗。结果出现18例(32.72%)合并AV S,并根据不同情况先用明胶海绵栓塞闭塞瘘口,再行化疗和碘油栓塞,16例合并AV S患者经明胶海绵栓塞后瘘口全部闭塞,11例碘油沉积良好,5例部分沉积,2例没用碘油栓塞。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DSA影像可直接显示AV S的类型、部位及程度,对肝癌化疗栓塞时对瘘口相应处理,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 化疗栓塞 数字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远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9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9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实施全脑DSA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37例,实施全脑DSA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全脑DSA联合神经介入术的效果较好,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患者动脉狭窄情况,保证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全脑数字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司毅 陈志娟 +1 位作者 金瑞 唐玉虎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9期1144-1146,共3页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空肠、回肠、结肠、盲肠、阑尾、乙状结肠和直肠内病变部位的出血。目前在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中常用的方法有纤维内镜、核素扫描、消化道钡剂造影、血管造影等,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血管造影诊断 临床疗效 介入治疗 数字 TREITZ韧带 消化道钡剂造影 乙状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军 李海青 +3 位作者 李守强 徐微尘 王琳 王锦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水平,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3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二维、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共... 目的:探讨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水平,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3例脑动脉瘤患者的二维、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共检出222枚脑动脉瘤,其中囊性动脉瘤197枚,梭形动脉瘤16枚,夹层动脉瘤9枚;在222枚脑动脉瘤中,小型动脉瘤105枚,中型动脉瘤89枚,大型动脉瘤22枚,巨大型动脉瘤6枚。常规DSA清楚显示的有205枚,17枚显示可疑由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对138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开颅银夹夹闭治疗,19例进行介入性金属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论:旋转式三维脑血管造影可有效提高脑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和多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造影 数字 放射学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支架治疗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林 刘增品 +3 位作者 王铁刚 付凯亮 李林芳 刘怀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77-879,共3页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造影 数字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君 李宝民 +6 位作者 李生 曹向宇 刘新峰 马玉栋 孙正辉 姜金利 许百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制定治疗策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53例,在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的基础上行3D-DSA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制定相关治疗策略。结果5...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制定治疗策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53例,在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的基础上行3D-DSA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制定相关治疗策略。结果53例患者中经3D-DSA证实共检出45例57个动脉瘤,3D-DSA较2D-DSA能更好地显示动脉瘤立体形态、载瘤动脉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瘤颈及其与载瘤血管关系,准确判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和外科手术夹闭的可行性,并为栓塞或支架置入提供最佳工作角度。结论3D-DSA可提高颅内动脉瘤特别是<2mm动脉瘤的检出率,为制定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和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 数字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手术取栓及溶栓等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建明 李为苏 +2 位作者 吴性江 曹建民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716-718,共3页
目的:总结严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30例(中央型4例,混合型26例)不同发病时间的严重急性下肢DVT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手术切开股静脉,用Forgarty球囊导管... 目的:总结严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30例(中央型4例,混合型26例)不同发病时间的严重急性下肢DVT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手术切开股静脉,用Forgarty球囊导管清除髂股静脉内血栓,继之用尿激酶或巴曲酶、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溶栓、抗凝、祛聚治疗.术后通过DSA造影或下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和瓣膜功能. 结果:术后即刻下肢胀痛显著好转,25例7~10天后无下肢肿胀,5例下床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行DSA或下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27例无肢体不适,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瓣膜功能良好;3例患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良.本组患者术后无肺栓塞表现. 结论:严重急性下肢DVT行DSA下手术,可保证取栓的彻底性,提高术后溶栓、抗凝、祛聚治疗的效果.发病时间超过1周者,亦可采用上述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清除术 溶栓疗法 数字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置管引流在治疗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刁强 马延 +1 位作者 袁富红 申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941-943,共3页
目的既往经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文中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3例明确诊断为食管胃吻合... 目的既往经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文中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3例明确诊断为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3例患者采用DSA引导下同时置入空肠营养管和瘘腔引流管,并保留胸腔引流管的方法,以充分引流瘘腔脓液;另以采用传统三管治疗法(胃肠减压管、空肠造瘘管、胸腔引流管)治疗吻合口瘘的1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DSA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方法,在快速稳定患者病情、缩短治愈时间等方面,明显好于传统三管治疗法。结论 DSA引导下置管引流可在治愈食管胃吻合口瘘上优势明显,避免患者再次手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置管引流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及治疗急性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子东 贾广志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23期2078-2079,共2页
不同原因及病因导致的急性大出血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多见,是一种危险的临床急症,如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过去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急诊手术,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手术又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难度大、风险高... 不同原因及病因导致的急性大出血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多见,是一种危险的临床急症,如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过去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急诊手术,内科保守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手术又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难度大、风险高、手术后易再发出血。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介入诊疗技术能及时准确发现出血部位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血管造影 数字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栓塞术治疗头颈部疾病的严重并发症 被引量:31
19
作者 叶星 纪维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7年第4期216-219,共4页
报告3例介入治疗发生脑梗塞并发症,其中2例立即给予经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人死亡。对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溶栓治疗等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建议头颈部疾病的血管栓塞和动脉溶栓治疗应慎重选择应用。
关键词 头部疾病 颈部疾病 栓塞术 血管造影 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输卵管介入治疗的探讨
20
作者 许柳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2期1264-1264,共1页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输卵管介入治疗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子宫输卵管 输卵管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