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减影支气管动脉造影与灌注化疗治疗肺癌17例分析
1
作者 冯象武 曾晓萍 +1 位作者 胡希山 刘晋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47-448,共2页
肺癌的治疗目前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不宜手术的中、晚期肺癌应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BAG)与灌注化疗(BAI),具有全身反应小,病人可耐受,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高,化疗效果好等优点。1988年4月~12月我院对17例肺癌应用股动脉插管... 肺癌的治疗目前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不宜手术的中、晚期肺癌应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BAG)与灌注化疗(BAI),具有全身反应小,病人可耐受,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高,化疗效果好等优点。1988年4月~12月我院对17例肺癌应用股动脉插管技术行数字减影(DSA)BAG与BAI,收到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数字支气管动脉造影 灌注治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囊性动脉瘤模型静脉造影的应用经验 被引量:4
2
作者 祝胜 刘建民 +2 位作者 王奎重 黄清海 陆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8-520,共3页
目的评估经静脉DSA(IV-DSA)方法显示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囊性动脉瘤模型形态的可行性,总结动脉瘤模型静脉造影法的经验。方法胰弹性蛋白诱导法建立10只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动脉瘤模型,在同一体位和造影角度下对模型动物分别进行股动脉插管动... 目的评估经静脉DSA(IV-DSA)方法显示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囊性动脉瘤模型形态的可行性,总结动脉瘤模型静脉造影法的经验。方法胰弹性蛋白诱导法建立10只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动脉瘤模型,在同一体位和造影角度下对模型动物分别进行股动脉插管动脉造影和IV-DSA检查,测量动脉瘤各个径长,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比两种造影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种造影方法均能清晰显示动脉瘤模型的形态,测得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各径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V-DSA造影方法可较好的显示兔右侧颈动脉根部动脉瘤模型的形态,可作为动脉超选造影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动脉 动脉数字血管造影 经静脉数字血管造影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的MR血管造影与IA-DSA的对照研究
3
作者 李苏建 张宗军 沈复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65-67,共3页
对经手术证实的20例脑动脉瘤的MRA和IA-DSA的影像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经MRA检出19例(95%)动脉瘤,10mm以下的动脉瘤9例,最小的为4mm,与DSA检出率(19/20)相仿。MRA的定位符合率为84%,... 对经手术证实的20例脑动脉瘤的MRA和IA-DSA的影像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经MRA检出19例(95%)动脉瘤,10mm以下的动脉瘤9例,最小的为4mm,与DSA检出率(19/20)相仿。MRA的定位符合率为84%,低于DSA(95%)。13/19例(68%)在MRA图象上能显示动脉瘤的瘤颈。作者认为MRA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血管影像方法,可作为脑动脉瘤高危病例的筛选检查,随着MRA技术的进一步完善,MRA有望在神经外科领域替代部分侵入性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 动脉数字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的MR血管造影与IA-DSA的对照研究
4
作者 李苏建 张宗军 沈复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对经手术证实的20例脑动脉瘤的MRA和IA-DSA的影像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经MRA检出19例(95%)动脉瘤,9例为10mm以下的动脉瘤,最小的4mm,与DSA检出率(19/20)相仿。MRA的定位符合率为84%,低于DSA(95%)。13/19例(68%)在MR... 对经手术证实的20例脑动脉瘤的MRA和IA-DSA的影像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经MRA检出19例(95%)动脉瘤,9例为10mm以下的动脉瘤,最小的4mm,与DSA检出率(19/20)相仿。MRA的定位符合率为84%,低于DSA(95%)。13/19例(68%)在MRA图像上能显示动脉瘤的瘤颈。作者认为MRA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血管影像方法,可作为脑动脉瘤高危病例的筛选检查,随着MRA技术的进一步完善,MRA有望在神经外科领域替代部分侵入性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 动脉数字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氩氦刀术后的DSA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闫小纺 魏崇键 +1 位作者 乔英 彭辽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了解肝癌氩氦刀(ECS)术后的DSA影象特征.方法本组对38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32例,转移性肝癌6例)作氩氦刀治疗,术后分别在7 d左右、30~60 d行肝动脉或超选择血管造影.结果单个冰球覆盖的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5 cm以下的单发病... 目的了解肝癌氩氦刀(ECS)术后的DSA影象特征.方法本组对38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32例,转移性肝癌6例)作氩氦刀治疗,术后分别在7 d左右、30~60 d行肝动脉或超选择血管造影.结果单个冰球覆盖的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5 cm以下的单发病灶,冰球覆盖较完全.冰球叠加覆盖的病灶形态多为不规则形.巨块型,弥漫结节状,治疗区内可见到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冰球覆盖遗漏区18个,肝动脉-静脉和肝动脉-门静脉瘘各4例,穿刺道出血5例,造影剂外溢6例.ECS治疗区域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ECS治疗术后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病例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①直径5 cm以下的单发病灶,ECS治疗效果满意;②直径5 cm以上的富血型肝癌病理血管对ECS不敏感;③巨块型,弥漫结节状,不规则状肝癌ECS治疗后遗漏区较多;④近肝包膜或肝门附近的病灶,ECS治疗时容易出现并发症;⑤ECS治疗术后7 d左右行TACE可提高肝癌综合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氩氦刀 动脉数字血管造影 原发性肝癌 血管造影 DSA 术后 动脉-门静脉瘘 造影分析 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烟雾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秀伟 陈军 +4 位作者 张月华 熊晖 邹丽萍 秦炯 吴希如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7例烟雾病患儿的临床特点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1岁3个月~12岁,其中4~10岁占82.4%。15例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或偏瘫,其中12例以此为首发症状;感觉障碍6例;语言障碍6例;... 目的总结儿童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7例烟雾病患儿的临床特点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1岁3个月~12岁,其中4~10岁占82.4%。15例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或偏瘫,其中12例以此为首发症状;感觉障碍6例;语言障碍6例;视物不清3例;头痛2例;癫疒间发作2例;不自主运动2例;吞咽困难1例;智力倒退1例。5例行头颅CT检查者均显示有缺血性改变。头颅MRI检查12例,11例显示缺血改变,包括梗死灶或软化灶,1例未见异常。17例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16例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和大脑前或中动脉狭窄或闭塞,脑基底部有异常血管网形成;1例未见脑基底部异常血管网。9例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检查者中,8例与MRA检查结果一致;1例MRA未发现脑底血管网,DSA检查证实存在血管网异常。结论儿童烟雾病高发年龄为4~10岁,多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以肢体无力或偏瘫、感觉障碍、语言障碍为常见症状。MRA与DSA检查是诊断烟雾病的主要方法,两者结果相似,提示头颅MRA可作为儿童烟雾病的首选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儿童 磁共振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的三维DSA表现及其最佳显示体位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吕维富 张爱武 +6 位作者 周春泽 鲁东 肖景坤 王伟昱 张行明 张正峰 侯昌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3-856,共4页
目的用三维DSA观察子宫动脉的开口位置、解剖形态及最佳投照角度,以提高子宫动脉的插管成功率。方法对42例(84侧)成年女性子宫动脉进行前瞻性206°旋转DSA检查,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子宫动脉的DSA表现,并观察子宫动脉的最... 目的用三维DSA观察子宫动脉的开口位置、解剖形态及最佳投照角度,以提高子宫动脉的插管成功率。方法对42例(84侧)成年女性子宫动脉进行前瞻性206°旋转DSA检查,对获取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子宫动脉的DSA表现,并观察子宫动脉的最佳显示角度。结果所有84侧子宫动脉开口均能在三维DSA上清晰显示,其中58侧起源于髂内动脉前干,占69%;16侧起源于髂内动脉主干,占19.1%;8侧发自阴部内动脉,占9.5%;2侧起源于臀下动脉,占2.4%。子宫动脉开口在对侧斜位16.4°~43.7°能够清楚显示,其中20.2%(17/84)在对侧斜位15°~25°,54.8%(46/84)在对侧斜位25°~35°,25%(21/84)在对侧斜位35°~45°。子宫动脉开口和走行在对侧斜位25°~35°投照时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对侧斜位15°~25°和35°~45°(P<0.05)。结论三维DSA能清晰显示子宫动脉开口位置及解剖形态,选用对侧斜位25°~35°投照更有助于子宫动脉的显示和超选择性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 三维数字减影动脉造影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肾动静脉瘘伴肾动脉多支畸形病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于路平 赵卫红 +2 位作者 刘士军 李清 徐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2-728,共7页
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早期诊断困难,栓塞后并发症严重。疾病可通过B超、增强CT或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可明确出血... 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早期诊断困难,栓塞后并发症严重。疾病可通过B超、增强CT或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可明确出血位置、除外肿瘤、清除凝血块造成的输尿管梗阻。本文报告1例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患者,以探讨先天性肾动静脉瘘伴肾动脉多支畸形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患者为36岁女性,入院前5 d无诱因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血块,血压90/70 mm Hg,血红蛋白60 g/L。泌尿系统CT提示右侧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可能性大,近端输尿管及肾积水;膀胱高密度影,考虑出血可能性大。入院后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内大量陈旧性凝血块,右侧输尿管口喷血,输尿管镜检查见右侧输尿管及肾盂内陈旧性凝血块,未见肿瘤,输尿管黏膜未见出血点,肾盂可见喷血,清除输尿管内凝血块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后考虑右侧肾血管畸形所致出血可能,急诊行肾的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右侧肾动脉双支畸形,右肾中部见团状迂曲杂乱血管,选择性插管提示两支肾动脉二级和三级分支均存在破裂出血,考虑"肾动静脉瘘"。用微导管分别超选择造影置管至右肾病变供血动脉,以微弹簧栓子进行栓塞,栓塞后造影,示原迂曲杂乱血管消失,肾静脉提前显影征象消失。患者术后4 d血尿缓解,术后5 d贫血改善,并恢复良好出院,随访4个月未出现血尿症状,复查B超右肾积水消失,肾动态显像提示右肾功能正常。因此,肾动脉DSA是诊断肾多支动脉并发先天性肾动静脉瘘的金标准,DSA时有必要先行腹主动脉造影明确肾动脉数目,避免漏诊,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多支畸形 肾动静脉瘘 血尿 动脉数字血管造影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敬敏 牛吉瑞 纪志刚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6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TRAS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患有难治性高血压,部分病例出现尿量减少,血清肌酐(Scr)升高,分别经彩...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TRA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TRAS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患有难治性高血压,部分病例出现尿量减少,血清肌酐(Scr)升高,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移植肾和经对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行移植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为TRAS。15例患者立即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另1例患者保守治疗2年后再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16例中14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2例扩张效果较差者同期行支架植入术(intra-arterial stenting,IAST),术后复查显示狭窄程度均<10%。13例患者术后6~36个月复查示血管内血流通畅,另3例患者PTA术后2~6个月狭窄复发再次行IAST,术后病情再度缓解。结论肾移植术后出现不明原因难治性高血压、突发性尿量减少和Scr升高应考虑TRA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移植肾可作为初筛及随访手段,移植肾动脉DSA是诊断的金标准,PTA或IAST可作为TRAS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动脉狭窄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动脉数字血管造影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