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作生产何以推动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基于W市S村的个案分析
1
作者
胡志平
袁凤欣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9,共11页
推进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是数字时代背景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城乡数字服务鸿沟、农村数字服务缺口、农村老年群体数字素养不足是合作生产推动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的三重动因。农...
推进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是数字时代背景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城乡数字服务鸿沟、农村数字服务缺口、农村老年群体数字素养不足是合作生产推动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的三重动因。农村数字养老服务的合作生产过程涵盖服务设计、服务交付、服务评估等三个关键环节,遵循了系统整合逻辑、数字赋能逻辑、服务增质逻辑,确保了城乡数字服务鸿沟的有效弥合、服务供需的精准匹配、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这一机制有效推动了以空间可达性、资源公平性、内容匹配度、过程便捷性、服务获得性为代表的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为此,要进一步推动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仍需在建设过程中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在推广过程中强化制度规范约束、在应用过程中推动养老价值共创,从而探索应对农村老龄化问题行之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群体
人口老龄化
数字养老服务
公共
服务
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作生产何以推动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基于W市S村的个案分析
1
作者
胡志平
袁凤欣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出处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体制机制研究”(24ZDA070)。
文摘
推进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是数字时代背景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城乡数字服务鸿沟、农村数字服务缺口、农村老年群体数字素养不足是合作生产推动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的三重动因。农村数字养老服务的合作生产过程涵盖服务设计、服务交付、服务评估等三个关键环节,遵循了系统整合逻辑、数字赋能逻辑、服务增质逻辑,确保了城乡数字服务鸿沟的有效弥合、服务供需的精准匹配、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这一机制有效推动了以空间可达性、资源公平性、内容匹配度、过程便捷性、服务获得性为代表的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为此,要进一步推动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仍需在建设过程中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在推广过程中强化制度规范约束、在应用过程中推动养老价值共创,从而探索应对农村老龄化问题行之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老年群体
人口老龄化
数字养老服务
公共
服务
可及性
Keywords
Rural elderly population
Population aging
Digital elderly care service
Public service accessibility
分类号
F323.8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作生产何以推动农村数字养老服务可及性——基于W市S村的个案分析
胡志平
袁凤欣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