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记忆:大湾区“海丝”遗存数字保护和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关晓辉 林子灏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数字记忆是指借助数字技术对文化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和存储,并在网络空间进行展示和传播的应用方式。在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大趋势下,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海丝”遗存的数字记忆可以说是一条可行性路径。它使文化遗产的记忆资源长期保存... 数字记忆是指借助数字技术对文化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和存储,并在网络空间进行展示和传播的应用方式。在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大趋势下,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海丝”遗存的数字记忆可以说是一条可行性路径。它使文化遗产的记忆资源长期保存、在线展示、共建共享,使文化遗产本身“可及性”得以实现,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记忆 粤港澳大湾区 “海丝”遗存 数字保护和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创设计及数字保护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毛曙宇 朱晓军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9期17-19,共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非遗文创设计以及数字化保护,不仅可促进乡村文化内涵的传播,还可推动非遗的持续传承,这对乡村振兴也可发挥显著的作用。非遗文创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今还有不少人员对此方面的认知不够深入,因而非遗...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非遗文创设计以及数字化保护,不仅可促进乡村文化内涵的传播,还可推动非遗的持续传承,这对乡村振兴也可发挥显著的作用。非遗文创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今还有不少人员对此方面的认知不够深入,因而非遗文创设计存在不少问题,还无法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非遗数字保护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之趋,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使得数字保护成效不如人意。因此,提升对非遗文创设计及数字保护的重视度,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必须积极落实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非遗文创设计 数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保护算法的FPGA实现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阮建国 林家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9-455,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陈列(FPGA)的数字保护算法的实现方法,将算法的实现平台由微控制器(M CU)转向FPGA,构成基于FPGA的数字保护算法专用芯片。仿真结果表明:当每周期取40个采样点时,完成全波傅氏滤波或最小二乘滤波算法仅需几... 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陈列(FPGA)的数字保护算法的实现方法,将算法的实现平台由微控制器(M CU)转向FPGA,构成基于FPGA的数字保护算法专用芯片。仿真结果表明:当每周期取40个采样点时,完成全波傅氏滤波或最小二乘滤波算法仅需几个微秒,大大快于M CU的处理速度,因而可以有效地克服精度与速度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FPGA 数字保护算法 全波傅氏滤波 最小二乘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数字保护与管理平台创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鹤 《山东纺织经济》 2018年第2期9-11,共3页
基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保护、传播、管理与传承上面临的挑战,文章以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为研究主体,通过对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的田野调研,获取桑蚕丝织织造"形、艺、技"的相关资料,然后从数字化传... 基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保护、传播、管理与传承上面临的挑战,文章以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为研究主体,通过对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的田野调研,获取桑蚕丝织织造"形、艺、技"的相关资料,然后从数字化传统技艺、实景活态展示、数字水印技术三方面探索数字化保护与应用方案,最后,从蚕乡遗风、制丝技艺、丝织奇葩和保护传承四个部分探索杭嘉湖桑蚕丝织织造技艺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探索非遗项目桑蚕丝织传统技艺数字保护、管理与传承的可行性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嘉湖 桑蚕丝织技艺 数字保护 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磁暴对数字保护影响
5
作者 刘望来 施慧 +1 位作者 张龙斌 王人杰 《农村电气化》 2013年第9期29-31,共3页
为了研究灾害磁暴对数字保护的影响,作者从研究电网中地磁感应电流(GIC)对互感器的影响入手开展工作。对GIC进行了概述,又根据目前国内外对GIC研究成果,设计了利用MATLAB进行GIC对互感器影响研究的仿真方案,搭建了仿真电路,进行了多种... 为了研究灾害磁暴对数字保护的影响,作者从研究电网中地磁感应电流(GIC)对互感器的影响入手开展工作。对GIC进行了概述,又根据目前国内外对GIC研究成果,设计了利用MATLAB进行GIC对互感器影响研究的仿真方案,搭建了仿真电路,进行了多种输入量的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灾害磁暴对数字保护影响的初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暴 地磁感应电流 数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数字保护系统的探讨
6
作者 叶道益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6-60,共5页
INTEL公司接连不断推出功能全、价格低的单片机,然而,汽轮机的检测与保护领域仍依靠模拟电路。本文叙述了数字系统优于模拟系统及汽轮机监测、保护主要内容后,设计一种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的汽轮机监测、保护系统。该系统设计成集散式,... INTEL公司接连不断推出功能全、价格低的单片机,然而,汽轮机的检测与保护领域仍依靠模拟电路。本文叙述了数字系统优于模拟系统及汽轮机监测、保护主要内容后,设计一种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的汽轮机监测、保护系统。该系统设计成集散式,软、硬件均采用冗余结构,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自诊断与通讯功能。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组成系统的灵活性,并且具有操作、维护简单及很强的人机联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蒸汽透平 数字保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叶钰泽 杨婷婷 +1 位作者 徐文静 杨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第13期37-38,共2页
以文化润色海南的秀美山水,以文物激活琼岛的人文景致,将文物保护融入海南旅游,以文物+旅游的行动体现海南在文物保护上的一大亮点。黎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纹身,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纹身绣面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 以文化润色海南的秀美山水,以文物激活琼岛的人文景致,将文物保护融入海南旅游,以文物+旅游的行动体现海南在文物保护上的一大亮点。黎族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纹身,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纹身绣面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化现象。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将逐渐消失,因此针对纹身绣面的传承和保护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黎族纹身绣面为例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艺术 数字建模 数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数字保护主义的兴起、发展和应对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国红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9年第6期108-118,共11页
数字贸易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显著,但随之而来的隐私和个人数据安全、限制跨境数据流动等敏感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设定与数字贸易相关的一系列壁垒,产生了以这些壁垒为主要特征的数字保护主义,对... 数字贸易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日益显著,但随之而来的隐私和个人数据安全、限制跨境数据流动等敏感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设定与数字贸易相关的一系列壁垒,产生了以这些壁垒为主要特征的数字保护主义,对数字贸易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数字保护主义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备受关注,应对全球数字保护主义蔓延,各国迫切需要借鉴和吸收一些区域或多边贸易协定制定数字贸易规则的经验与方法,推进世贸组织建立数字贸易国际规则进程。中国应当在数字贸易国际规则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保护 数字贸易 数字保护主义政策 跨境数据流动 数据本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伦电视台策划数字保护
9
作者 陈化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9年第5期29-29,共1页
包括BBC、ITV、CH4个人私自非法下载节目的问题,近年来一直让英国电视业头疼不已,因为不只下载,还有人以商业行为去散布这些节目而获利。如一个命名为"TV CATCHUP"的网站竟然自称可以提供个人网上录像服务,于今年2月就被英国... 包括BBC、ITV、CH4个人私自非法下载节目的问题,近年来一直让英国电视业头疼不已,因为不只下载,还有人以商业行为去散布这些节目而获利。如一个命名为"TV CATCHUP"的网站竟然自称可以提供个人网上录像服务,于今年2月就被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频道检举而关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保护 节目 英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M Fusion:为移动电视、音乐和视频提供数字保护
10
《通讯世界》 2007年第9期79-79,共1页
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电视、视频,或者下载音乐。但是,当我们在享受这种移动服务所带来的便捷时,我们却不知道有些移动内容的版权是非法的。由于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版权的保护还没有引起... 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电视、视频,或者下载音乐。但是,当我们在享受这种移动服务所带来的便捷时,我们却不知道有些移动内容的版权是非法的。由于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版权的保护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于是,出现了许多数字版权的盗版现象。这种现象严重打击了移动内容和服务的供应商。如何来规范数字内容服务市场呢?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应运而生了,并且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电视 数字保护 下载音乐 FUSION 视频 DRM 数字版权 移动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以宁波传统技艺传承为例
11
作者 李方园 包辉煌 《天工》 2025年第8期86-88,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以宁波传统技艺传承为例,针对宁波传统技艺传承进行调研,分析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提出解决宁波传统技艺数字化传承的可行性方案,探索宁波传统技艺数字化传承的路径,进一步助推宁波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以宁波传统技艺传承为例,针对宁波传统技艺传承进行调研,分析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提出解决宁波传统技艺数字化传承的可行性方案,探索宁波传统技艺数字化传承的路径,进一步助推宁波传统技艺传承更有效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数字保护 非遗传承 传统技艺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物皆媒、跨界融合:秦安小曲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12
作者 郑向阳 何霞蓉 《戏剧之家》 2025年第2期51-53,共3页
秦安小曲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流传的一种古老戏曲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多重价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秦安小曲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秦安小曲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正处于新的机遇与挑战之中。在非遗视角下,数... 秦安小曲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流传的一种古老戏曲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多重价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秦安小曲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秦安小曲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正处于新的机遇与挑战之中。在非遗视角下,数字化在秦安小曲的保护与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针对秦安小曲艺术传播面临的现状,本文建议将数字化保护作为有效手段和途径,采用多种新兴媒介的传播形式和有效方法,加强对秦安小曲的保护、宣传和推广,推动并实现非遗时尚化、经典流行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安小曲 万物皆媒 跨界融合 非遗视角 数字保护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流域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设计转化
13
作者 周莉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3期156-157,共2页
数字化保护不仅能够延续红色文化记忆,亦能通过设计转化方式使其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本文以红色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现实层面总结了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设计转化的内涵;针对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难点,从不同方面总... 数字化保护不仅能够延续红色文化记忆,亦能通过设计转化方式使其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本文以红色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现实层面总结了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设计转化的内涵;针对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难点,从不同方面总结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保护与设计转化方式,旨在为红色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下游流域 红色文化遗产 数字保护 设计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陵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创新设计研究
14
作者 韦华 王文中 《丝网印刷》 2025年第3期127-129,共3页
数字化科技保护与创新传播非遗文化成为当下焦点。聚焦黄帝陵文化遗产融合数字技术构建保护蓝图。基于此,探索数字化设计在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旨在提升公众体验,引领创新与活化利用,为可持续传承与发展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 黄帝陵 数字保护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皇洞石窟摩崖造像的美学价值及数字化保护设计
15
作者 赵嗣发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4期76-78,共3页
玉皇洞作为众多石窟中保存最完整的石窑之一,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与传承价值,但由于所处位置偏僻,管理工作不到位,摩崖造像保护成效不如人意。步入新时代后,各种先进技术层出不穷,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展玉皇洞石窟摩崖造像的保护工作是有必... 玉皇洞作为众多石窟中保存最完整的石窑之一,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与传承价值,但由于所处位置偏僻,管理工作不到位,摩崖造像保护成效不如人意。步入新时代后,各种先进技术层出不穷,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展玉皇洞石窟摩崖造像的保护工作是有必然性的。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玉皇洞石窟摩崖造像的美学价值进行探究,指出玉皇洞石窟摩崖造像数字化保护设计的意义,提出玉皇洞石窟摩崖造像的数字化保护设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皇洞 石窟 摩崖 造像 美学价值 数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技术在潮州木雕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及教学探索
16
作者 张国军 闵光培 《天工》 2025年第6期98-100,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虚构的全息世界、增强现实技术等数字应用领域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这些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与便捷的体验,不仅...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虚构的全息世界、增强现实技术等数字应用领域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这些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与便捷的体验,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也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交融。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的紧密融合,进一步推动了新兴领域的诞生,数字化文化保护便是其中之一。以潮州木雕为例,对MR技术在其数字化保护及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技术 潮州木雕 数字保护 潮汕地区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软木画传统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
17
作者 杨程容 《天工》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福州软木画作为一种具有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雕刻与绘画的艺术精髓,其核心的技艺特点在于雕画结合、步骤精细、空间立体,展现出木质材料的独特魅力。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软木画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可能。... 福州软木画作为一种具有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雕刻与绘画的艺术精髓,其核心的技艺特点在于雕画结合、步骤精细、空间立体,展现出木质材料的独特魅力。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软木画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可能。主要针对软木画作品《流转》的传统技艺特征进行解读,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福州软木画的数字化保护方法,以及福州软木画的数字化传承创新路径,旨在推动这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软木画 数字保护 传承创新 艺术特征 现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原真:文化基因视角下龙胜红瑶服饰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性发展
18
作者 刘忠禹 陆李彬 覃茜茜 《染整技术》 2025年第3期114-116,共3页
少数民族服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和独特表达,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同质和变异的双重挑战。在数字化背景下,有必要结合文化基因理论,对龙胜红瑶服饰文化基因进行显性与隐性基因解构分析和图谱构建,并从建设数字基因库、数字IP打... 少数民族服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和独特表达,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同质和变异的双重挑战。在数字化背景下,有必要结合文化基因理论,对龙胜红瑶服饰文化基因进行显性与隐性基因解构分析和图谱构建,并从建设数字基因库、数字IP打造和数字化传播等角度提出具体路径,以此激活龙胜红瑶服饰文化基因,在保有原真性的基础上实现差异性发展和大众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龙胜红瑶 数字保护 创新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鼓楼艺术特征数字化保护与可视化传承路径探索
19
作者 袁国凯 《大众标准化》 2025年第1期85-87,共3页
文章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鼓楼为研究对象,从侗族鼓楼艺术特征解析、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和可视化文化传承路径角度进行研究,旨在构建侗族鼓楼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可视化视角分析侗族鼓楼的... 文章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鼓楼为研究对象,从侗族鼓楼艺术特征解析、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和可视化文化传承路径角度进行研究,旨在构建侗族鼓楼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可视化视角分析侗族鼓楼的艺术特征有高度艺术价值,数字化建模精准记录与虚拟重建了鼓楼特征,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拓宽了文化传播深度与活态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鼓楼 可视化 数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数字化保护探析
20
作者 黄斌 《天工》 2025年第2期10-12,共3页
南昌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然而如今,这些建筑装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问题。首先概述了南昌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然后详细分析了其保护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 南昌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然而如今,这些建筑装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问题。首先概述了南昌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然后详细分析了其保护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重点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装饰保护中的应用。通过对具体的数字化保护措施的研究,提出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文化遗产长效保护和传承的策略与建议,旨在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新的视角与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传统民居 建筑装饰 数字保护 文化遗产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