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及底部连接装置试验系统的研制与数值模型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谭瑞龙 段梦兰 +2 位作者 汪志明 何宁 雍倩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6,共9页
基于相似理论及弹塑性力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自主建立了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连接装置和底部连接装置的模型试验系统,包括加载装置、原理样机角度调节装置、鹅颈管张力角度调节装置、恒张力装置、弯矩加载装置及边界固定装置。通过整体数值... 基于相似理论及弹塑性力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自主建立了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连接装置和底部连接装置的模型试验系统,包括加载装置、原理样机角度调节装置、鹅颈管张力角度调节装置、恒张力装置、弯矩加载装置及边界固定装置。通过整体数值模拟得到最危险工况作为试验工况并给出试验加载边界,分别利用试验系统和局部数值模拟得到顶部连接装置和底部连接装置在最危险工况下的响应,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能够有效地测量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及底部连接装置不同位置的静态及动态响应,利用试验结果验证后的数值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及底部结构静态及动态响应;在不同工况下,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连接装置及底部连接装置最大应力出现在顶部连接装置与立管连接处,表明该顶部及底部连接装置还有进一步的优化空间。该试验装置的成功研制为深入研究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结构及底部结构响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有利于保障自由站立式立管系统的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站立式立管 顶部连接装置 底部连接装置 模型试验系统 数值模型优化 试验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滑桩工程的整体设计方法及其优化数值模型 被引量:22
2
作者 邹广电 陈生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7,共7页
综合应用抗滑桩的极限承载理论和绕流阻力概念 ,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空间的方式和三道安全系数的设立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的抗滑桩整体设计方法 ;该方法最终将抗滑桩设计归结为一个特殊的优化数值模型 ,并应用非... 综合应用抗滑桩的极限承载理论和绕流阻力概念 ,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空间的方式和三道安全系数的设立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的抗滑桩整体设计方法 ;该方法最终将抗滑桩设计归结为一个特殊的优化数值模型 ,并应用非数值并行算法中的模拟退火算法求解 ,结果显示本文方法与工程实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优化数值模型 抗滑桩工程 极限承载理论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氮转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磊 李文周 +2 位作者 陈文伟 张金波 蔡祖聪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0-247,共8页
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成对标记法并结合MCMC数值模型,研究了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毛竹林(BF)及其邻近黄山松–杉木林(NF)土壤氮素初级转化速率,以评估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状态,并分析其保氮机制。结果表明:BF土壤NH_4^+-N的... 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成对标记法并结合MCMC数值模型,研究了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毛竹林(BF)及其邻近黄山松–杉木林(NF)土壤氮素初级转化速率,以评估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状态,并分析其保氮机制。结果表明:BF土壤NH_4^+-N的总产生速率(以N量计,13.16μg/(g×d))是NF土壤的2倍(6.25μg/(g×d)),其中黏土矿物对NH_4^+-N的解吸作用是BF产生NH_4^+-N的主要过程(55%),而NF主要以有机氮的矿化作用为主(56%)。BF土壤氮素初级矿化速率为5.56μg/(g×d),显著高于NF的3.40μg/(g×d)。土壤氮素初级矿化速率与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C/N比表现显著负相关(P<0.05)。BF与NF土壤NH_4^+-N总产生量的90%均被土壤微生物的同化作用以及黏土矿物的吸附作用所消耗。两种土壤的硝化作用微弱,BF土壤总硝化速率(以N量计,0.23μg/(g×d))与NF土壤(0.26μg/(g×d))相差不大。两种林地土壤硝化作用均以有机氮的异养硝化为主,自养硝化过程可忽略不计。BF与NF土壤中NO_3~–-N消耗速率均超过了产生速率,表明BF与NF土壤均能有效降低NO_3~–-N的潜在淋失风险,其中BF土壤中NO_3~–-N的消耗以微生物的同化作用为主(58%),而NF土壤以NO_3~–-N异化还原为NH_4^+-N过程为主(68%)。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种亚热带森林土壤的氮转化过程均以NH_4^+-N转化为主,产生的绝大多数NH_4^+-N会迅速通过微生物对NH_4^+-N的同化作用以及黏土矿物对NH_4^+-N的吸附作用固持到有机氮库中;自养硝化过程微弱,使得无机氮主要以NH_4^+-N的形式保存于土壤中,同时酸性土壤环境有效削弱了NH_4^+-N的挥发损失。此外,相对较高的NO_3~–-N微生物同化速率以及异化还原为NH_4^+-N速率,进一步有效降低了NO_3~–-N的淋溶损失以及反硝化作用的气态损失风险,使该地区森林土壤能够在多雨的条件下有效保持氮素,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成对标记 MCMC数值优化模型 氮初级转化速率 保氮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