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决策单元取数一致准则下的灰区间DEA效率研究
1
作者 王洁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6253-6257,共5页
当决策群体的输入输出变量为区间灰数时,假设各决策单元在同一指标下的灰区间变量取数一致。基于取数一致灰数大小比较的相关结论,建立了求解DEA效率区间上、下界的线性规划方程。灰区间DEA效率求解方法有两个优点:一方面,取数一致的假... 当决策群体的输入输出变量为区间灰数时,假设各决策单元在同一指标下的灰区间变量取数一致。基于取数一致灰数大小比较的相关结论,建立了求解DEA效率区间上、下界的线性规划方程。灰区间DEA效率求解方法有两个优点:一方面,取数一致的假设体现了被评价决策单元和参考决策单元的竞争公平性;另一方面,求得的DEA效率区间长度较小,不确定性低,提高了信息不完全条件下采用灰区间DEA模型对决策单元进行有效性评价和效率评估时的分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灰 据包络分析 数一致 效率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谓数一致产出中分布性效应及其理论
2
作者 胡姗姗 刘宁宁 陈宝国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6期843-848,共6页
主-谓数一致是言语产出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主-谓数一致产出中的分布性效应是指产出句子时,谓语数受中心名词概念数影响而出现的错误。早期的研究发现,词汇屈折变化越丰富的语言,分布性效应越大,并用最大化的理论观点进行解释;近期... 主-谓数一致是言语产出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主-谓数一致产出中的分布性效应是指产出句子时,谓语数受中心名词概念数影响而出现的错误。早期的研究发现,词汇屈折变化越丰富的语言,分布性效应越大,并用最大化的理论观点进行解释;近期的研究发现,词汇屈折变化越丰富的语言,分布性效应越小,并用最小化的理论观点进行解释。今后的研究应采用更为直接的方法考察中心名词概念数对分布性效应的影响,进一步考察研究方法的差异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谓数一致 分布性效应 屈折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建设研究——以规划方案在数据库中的表达及图数一致性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常春 周彩琴 +1 位作者 贺文龙 王晓岚 《农业工程》 2022年第2期83-86,共4页
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建设是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该文对全国2500个单元(县)的乡镇级规划数据库检查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以规划方案在数据库中的表达及图数一致性为例,针对规划数据库建设... 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建设是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该文对全国2500个单元(县)的乡镇级规划数据库检查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以规划方案在数据库中的表达及图数一致性为例,针对规划数据库建设中规划指标、相关图层关系、指标落实和分区对应等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为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据库 数一致 地类 规划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的一致性假设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承峰 陈振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19,155,共7页
现代汉语在句法上没有"主谓/谓宾一致性"的强制要求,但在语义上有此要求,即"数的一致性假设":必有论元和事件论元在数上须一致,可有论元不能少于必有论元。为了证明以上假设的普遍适用性,需要对"数"重新... 现代汉语在句法上没有"主谓/谓宾一致性"的强制要求,但在语义上有此要求,即"数的一致性假设":必有论元和事件论元在数上须一致,可有论元不能少于必有论元。为了证明以上假设的普遍适用性,需要对"数"重新考察:区分实体参与事件的内部方式和外部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事件类型;以根据事件类型确定的"最小量"为参照点确定名词性成分的数值,并对"数的一致性假设"进行反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 最小量 实体参与事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语产生中先行关联词的隐含数倾向对代词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积家 孙配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09-919,共11页
使用句子补全任务,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汉语言语产生中先行关联词的隐含数倾向对代词选择的影响,证实在汉语言语产生中也存在着数一致和数吸引现象。实验1和实验2分别考察了汉语双字动词和双字名词的隐含数倾向对代词选择的影响。实验3... 使用句子补全任务,通过3个实验,考察了汉语言语产生中先行关联词的隐含数倾向对代词选择的影响,证实在汉语言语产生中也存在着数一致和数吸引现象。实验1和实验2分别考察了汉语双字动词和双字名词的隐含数倾向对代词选择的影响。实验3进一步探查了在汉语言语产生中的数吸引现象。结果发现,在汉语言语产生中,不仅存在着"主语-动词数一致"和"名词-代词数一致",还存在着对称的数吸引。研究结果部分支持了特征渗透模型和激活框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语-动词数一致 先行名词-代词数一致 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宏安 刘三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2-294,326,共4页
研究了决策信息以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形式给出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给出了区间数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的概念及其判定定理;建立了一个目标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利用已有的可能度公式对方案进行排序与择... 研究了决策信息以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形式给出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给出了区间数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的概念及其判定定理;建立了一个目标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利用已有的可能度公式对方案进行排序与择优.提出了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目标规划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和易于上机实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决策 区间数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 目标规划 可能度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P中区间判断矩阵排序的区间数广义x^2法 被引量:19
7
作者 徐泽水 林钧昌 《运筹与管理》 CSCD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研究了AHP中区间判断矩阵排序的新方法—区间数广义x2法(IGCSM)。
关键词 AHP 中间判断矩阵 排序 区间数一致性矩阵 区间广义x^2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量为三参数区间灰数的DEA模型研究
8
作者 王洁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501-4505,共5页
将区间DEA模型扩展到变量为三参数区间灰数的情形。研究了变量为三参数区间灰数时,决策单元(DMUs)的DEA效率区间的一般性求解算法。提出了决策单元取数一致准则,在决策单元取数一致准则下对DEA效率区间的一般性求解方法进行了修正,得到... 将区间DEA模型扩展到变量为三参数区间灰数的情形。研究了变量为三参数区间灰数时,决策单元(DMUs)的DEA效率区间的一般性求解算法。提出了决策单元取数一致准则,在决策单元取数一致准则下对DEA效率区间的一般性求解方法进行了修正,得到了灰度更小的计算结果,并用算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参区间灰 区间DEA模型DEA效率 数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偏差和优势度的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宏安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针对决策信息以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形式给出的多目标决策问题。首先,给出相对优势度的概念和区间数加性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的判定定理。其次,建立一个目标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并利用各权重向量的... 针对决策信息以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形式给出的多目标决策问题。首先,给出相对优势度的概念和区间数加性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的判定定理。其次,建立一个目标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得到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并利用各权重向量的总体相对优势度对方案进行排序,提出了基于最小偏差和优势度的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法。方法的核心是对数值型互补判断矩阵排序方法的拓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决策 区间加性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 最小偏差 优势度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变工况数据填补与软测量的部分迁移网络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嘉毅 陈旭 赵春晖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3395-3413,共19页
软测量在工业过程的安全运行和产品的质量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工业过程中,操作条件的切换可能导致训练数据(源域)和测试数据(目标域)之间的分布差异以及维度不一致,从而导致软测量模型失配问题的出现。此外,由于传感器传输失败,可能... 软测量在工业过程的安全运行和产品的质量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工业过程中,操作条件的切换可能导致训练数据(源域)和测试数据(目标域)之间的分布差异以及维度不一致,从而导致软测量模型失配问题的出现。此外,由于传感器传输失败,可能会引发数据缺失,进而影响软测量的准确性。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不同操作条件下缺失数据的软传感器的部分迁移学习网络(PTL-Net)。首先,用源域数据构建了数据填补和软测量模块,专门设计一个紧致性损失来诱导样本特征相互靠近,以减轻从缺失数据映射得到异常特征的影响。然后,提出一种部分迁移策略来减少源数据和目标数据之间的分布差异。所提出的策略选择两个领域之间的公共变量进行部分知识迁移,而不是直接继承所有参数,这可以避免模型结构失配。最后,在核电数据集以及三相流数据上完成了相应的数据填补和软测量性能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迁移 多工况 一致 据缺失 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texture attribute analysis to seismic interpretation 被引量:3
11
作者 啜晓宇 王尚旭 +2 位作者 施佩东 未晛 陈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617-3626,共10页
The first generation coherence algorithm(namely C1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ross-correlation theory, which calculates the coherency of seismic data along both in-line and cross-line. The work, based on ... The first generation coherence algorithm(namely C1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cross-correlation theory, which calculates the coherency of seismic data along both in-line and cross-line. The work, based on texture technique, makes full use of seismic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the difference of multi-traces, and proposes a novel methodology named the texture coherence algorithm for seismic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for short TEC algorithm. Besides, in-line and cross-line directions, it also calculates seismic coherency in 45° and 135° directions deviating from in-line. First, we clearly propose a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a criterion which structure 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parameters in TEC algorithm. Furthermore, the matrix to meas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ulti-traces is constructed by texture technique, resulting in horizontal constraints of texture coherence attribute. Compared with the C1 algorithm, the TEC algorithm based on graylevel matrix is of the feature that is multi-direction information fusion and keeps the simplicity and high speed, even it is of multi-trace horizontal constraint, leading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solutio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EC algorithm shows that the TEC attribute is superior to both the C1 attribute and amplitude attribute in identifying faults and channels, and it is as successful as the third generation coh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URE COHERENCE graylevel ATTRIBUTE multi-tra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