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善良意志,还是敬重情感?——再论康德的自由概念
被引量:
4
1
作者
尚文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82,共10页
康德是近代理性主义的杰出代表。人们一直认为,康德的"自由"概念是从理性的"善良意志"出发的。然而,越到晚年康德自己越发现: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理性的"自由"概念需要某种情感作为基础。这种情感便是"...
康德是近代理性主义的杰出代表。人们一直认为,康德的"自由"概念是从理性的"善良意志"出发的。然而,越到晚年康德自己越发现: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理性的"自由"概念需要某种情感作为基础。这种情感便是"敬重"。康德对"敬重"情感的谈论表明,人的道德生存也即人的自由的现实运作,归根结底是在"敬重"情感中进行的。将"理性""情感"对立起来的思维定式(在康德研究界格外流行)必须接受根本性的批判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善良意志
敬重情感
道德
愉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感分析与形而上学——再论康德的物自体概念
被引量:
5
2
作者
尚文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33,共9页
一直以来,汉语学界主要从概念和逻辑分析角度处理康德的物自体概念和形而上学体系。但我们认为,如果缺失生存经验的见证,概念和逻辑就是空洞的思辨的产物。正是敬重情感和审美情感等实实在在的情感状态,揭示了"A=A"或"我...
一直以来,汉语学界主要从概念和逻辑分析角度处理康德的物自体概念和形而上学体系。但我们认为,如果缺失生存经验的见证,概念和逻辑就是空洞的思辨的产物。正是敬重情感和审美情感等实实在在的情感状态,揭示了"A=A"或"我=我"之外的"我是……"和"A是……"等同一性命题,它们是形而上学体系由以成立的基础。我们看到,敬重情感和审美情感这样的"直接意识"是把康德三大批判联结为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的"生存经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自体
敬重情感
审美
情感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构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对康德伦理学两次演绎的考察
3
作者
孙小玲
马雨乔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伦理学有两次不同的先验演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这一先验演绎是康德论证"一项定言命令式如何可能"的关键环节。而在《实践理性批判》,康德否定了先验演绎的必要...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伦理学有两次不同的先验演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这一先验演绎是康德论证"一项定言命令式如何可能"的关键环节。而在《实践理性批判》,康德否定了先验演绎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将其归咎于我们无法对自由理念作出理论阐明。然而,作为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的替代方案,《实践理性批判》的"理性事实"并不令人信服。本文将考察两版演绎问题,进一步重构一个新的先验演绎,它将以《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演绎为基础,通过"目的王国"概念联结道德法则与理性存在者;《实践理性批判》的"敬重情感"可以为这一新的演绎提供情感意义上的动机。这将形成一个《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互补的解释,目的是通过构建新的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尝试阐明康德的道德法则如何可以运用于现实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言命令
先验演绎
目的王国
动机
敬重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善良意志,还是敬重情感?——再论康德的自由概念
被引量:
4
1
作者
尚文华
机构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82,共10页
文摘
康德是近代理性主义的杰出代表。人们一直认为,康德的"自由"概念是从理性的"善良意志"出发的。然而,越到晚年康德自己越发现: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理性的"自由"概念需要某种情感作为基础。这种情感便是"敬重"。康德对"敬重"情感的谈论表明,人的道德生存也即人的自由的现实运作,归根结底是在"敬重"情感中进行的。将"理性""情感"对立起来的思维定式(在康德研究界格外流行)必须接受根本性的批判反思。
关键词
自由
善良意志
敬重情感
道德
愉悦
Keywords
freedom, good will, emotion of respect, moral, joy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感分析与形而上学——再论康德的物自体概念
被引量:
5
2
作者
尚文华
机构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33,共9页
文摘
一直以来,汉语学界主要从概念和逻辑分析角度处理康德的物自体概念和形而上学体系。但我们认为,如果缺失生存经验的见证,概念和逻辑就是空洞的思辨的产物。正是敬重情感和审美情感等实实在在的情感状态,揭示了"A=A"或"我=我"之外的"我是……"和"A是……"等同一性命题,它们是形而上学体系由以成立的基础。我们看到,敬重情感和审美情感这样的"直接意识"是把康德三大批判联结为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的"生存经验"基础。
关键词
物自体
敬重情感
审美
情感
形而上学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构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对康德伦理学两次演绎的考察
3
作者
孙小玲
马雨乔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康德的自由观及其现象学诠释”(18BZX091)。
文摘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伦理学有两次不同的先验演绎。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这一先验演绎是康德论证"一项定言命令式如何可能"的关键环节。而在《实践理性批判》,康德否定了先验演绎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将其归咎于我们无法对自由理念作出理论阐明。然而,作为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的替代方案,《实践理性批判》的"理性事实"并不令人信服。本文将考察两版演绎问题,进一步重构一个新的先验演绎,它将以《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演绎为基础,通过"目的王国"概念联结道德法则与理性存在者;《实践理性批判》的"敬重情感"可以为这一新的演绎提供情感意义上的动机。这将形成一个《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与《实践理性批判》互补的解释,目的是通过构建新的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尝试阐明康德的道德法则如何可以运用于现实的人。
关键词
定言命令
先验演绎
目的王国
动机
敬重情感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善良意志,还是敬重情感?——再论康德的自由概念
尚文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情感分析与形而上学——再论康德的物自体概念
尚文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构道德法则的先验演绎--对康德伦理学两次演绎的考察
孙小玲
马雨乔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