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儒教与明初宫廷祭祀礼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凡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9,共8页
朱元璋为在群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十分注意推明儒家学说。对儒家宗教神学体系的推重,以郊社制度和宗庙制度为主体,形成了明代宫廷的一套祭扫礼制。通过明初的祭扫礼仪,可以看到儒教对明代宫廷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天的崇拜,对祖...
朱元璋为在群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十分注意推明儒家学说。对儒家宗教神学体系的推重,以郊社制度和宗庙制度为主体,形成了明代宫廷的一套祭扫礼制。通过明初的祭扫礼仪,可以看到儒教对明代宫廷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天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孔子的祭扫,以及对众多自然神灵的崇拜和各种迷信。如为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而祭社稷、祀先农、耕藉田、祈雨、祭祀岳镇海读、风云雷雨、日月星辰、山川城隍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神灵等。这一祭祀典制反映出在儒教影响下明代统治者浓厚的宗教意识与宗教氛围,其流风所及加重了民间的迷信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祭祀礼制
敬天法祖
释奠孔子
自然神灵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圣祖遗诏考辨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锺翰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1期49-59,共11页
历来谈清圣祖玄烨之死和其子世宗胤禛的嗣位问题,国内外史学界迄今仍有不同的看法。我在近四十年前写的《清世宗夺嫡考实》一文,曾指出当时宣读的圣祖《遗诏》是满文而不是汉文这一点,迄未进行深入探讨。我在当年也曾托友人查访康熙一...
历来谈清圣祖玄烨之死和其子世宗胤禛的嗣位问题,国内外史学界迄今仍有不同的看法。我在近四十年前写的《清世宗夺嫡考实》一文,曾指出当时宣读的圣祖《遗诏》是满文而不是汉文这一点,迄未进行深入探讨。我在当年也曾托友人查访康熙一朝的起居注,以捆载南运未返而不果。最近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将整理好的《康熙起居注》一书交由中华书局出版,公诸于世。一史馆朱金甫同志复贻我一份现存的清圣祖《遗诏》满汉文对照原件缩印照片,再四展阅,真是喜出望外。《遗诏》原件的满文部分虽已残缺不全,仅存后半部,不及汉文的一半,但满文似从汉文译出,对《遗诏》的真实性,心窃疑之。爰据各种官书、档案,与《遗诏》原件仔细校勘,一一为之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诏
起居注
十七年
四十年
清圣祖玄烨
考辨
三十年
敬天法祖
历史档案
中华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明代的祖制问题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厚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10,2,共9页
本文系继台湾吴智和先生《明代祖制释义与功能试论》之后进一步探讨明代“祖制”问题之作。文章分析了明代君臣之所以十分重视“祖制”的深刻原因,同时也揭示了“祖制”之所以难以全部实施,乃在于它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若干不合理之处...
本文系继台湾吴智和先生《明代祖制释义与功能试论》之后进一步探讨明代“祖制”问题之作。文章分析了明代君臣之所以十分重视“祖制”的深刻原因,同时也揭示了“祖制”之所以难以全部实施,乃在于它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若干不合理之处;以及现实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因而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加之统治者的日益腐败,更将“祖制”置诸脑后。文章还对洪武以后君臣既要变更“祖制”,却又声称忠于“祖制”的奇特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大明律
张居正
敬天法祖
司礼监
建文帝
董仲舒
明成祖
君臣
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康熙天人感应中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
2
4
作者
宋德宣
《云南社会科学》
1986年第6期79-81,共3页
在中国地主阶级的传统哲学思想中有一个突出的观点,即“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这个命题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所谓天人感应,认为和人一样,“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与人同,“天人一也。”天不但有心有情,而且能干预人事,能赏罚善恶...
在中国地主阶级的传统哲学思想中有一个突出的观点,即“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这个命题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所谓天人感应,认为和人一样,“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与人同,“天人一也。”天不但有心有情,而且能干预人事,能赏罚善恶,降灾或降福于人。人的思念和行为亦可以感应上天。从哲学角度看来,董仲舒的这种天人感应论是粗浅的神学天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感应论
民本思想
天命
地主阶级
敬天法祖
董仲舒
天道观
立君
帝王
外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教与明初宫廷祭祀礼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凡
机构
大连大学文史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49,共8页
文摘
朱元璋为在群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十分注意推明儒家学说。对儒家宗教神学体系的推重,以郊社制度和宗庙制度为主体,形成了明代宫廷的一套祭扫礼制。通过明初的祭扫礼仪,可以看到儒教对明代宫廷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天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孔子的祭扫,以及对众多自然神灵的崇拜和各种迷信。如为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而祭社稷、祀先农、耕藉田、祈雨、祭祀岳镇海读、风云雷雨、日月星辰、山川城隍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神灵等。这一祭祀典制反映出在儒教影响下明代统治者浓厚的宗教意识与宗教氛围,其流风所及加重了民间的迷信倾向。
关键词
儒教
祭祀礼制
敬天法祖
释奠孔子
自然神灵崇拜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圣祖遗诏考辨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锺翰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1期49-59,共11页
文摘
历来谈清圣祖玄烨之死和其子世宗胤禛的嗣位问题,国内外史学界迄今仍有不同的看法。我在近四十年前写的《清世宗夺嫡考实》一文,曾指出当时宣读的圣祖《遗诏》是满文而不是汉文这一点,迄未进行深入探讨。我在当年也曾托友人查访康熙一朝的起居注,以捆载南运未返而不果。最近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将整理好的《康熙起居注》一书交由中华书局出版,公诸于世。一史馆朱金甫同志复贻我一份现存的清圣祖《遗诏》满汉文对照原件缩印照片,再四展阅,真是喜出望外。《遗诏》原件的满文部分虽已残缺不全,仅存后半部,不及汉文的一半,但满文似从汉文译出,对《遗诏》的真实性,心窃疑之。爰据各种官书、档案,与《遗诏》原件仔细校勘,一一为之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
遗诏
起居注
十七年
四十年
清圣祖玄烨
考辨
三十年
敬天法祖
历史档案
中华书局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明代的祖制问题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厚安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10,2,共9页
文摘
本文系继台湾吴智和先生《明代祖制释义与功能试论》之后进一步探讨明代“祖制”问题之作。文章分析了明代君臣之所以十分重视“祖制”的深刻原因,同时也揭示了“祖制”之所以难以全部实施,乃在于它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若干不合理之处;以及现实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因而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药方”;加之统治者的日益腐败,更将“祖制”置诸脑后。文章还对洪武以后君臣既要变更“祖制”,却又声称忠于“祖制”的奇特现象,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关键词
朱元璋
大明律
张居正
敬天法祖
司礼监
建文帝
董仲舒
明成祖
君臣
统治者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康熙天人感应中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
2
4
作者
宋德宣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1986年第6期79-81,共3页
文摘
在中国地主阶级的传统哲学思想中有一个突出的观点,即“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这个命题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所谓天人感应,认为和人一样,“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天与人同,“天人一也。”天不但有心有情,而且能干预人事,能赏罚善恶,降灾或降福于人。人的思念和行为亦可以感应上天。从哲学角度看来,董仲舒的这种天人感应论是粗浅的神学天道观。
关键词
天人感应论
民本思想
天命
地主阶级
敬天法祖
董仲舒
天道观
立君
帝王
外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儒教与明初宫廷祭祀礼制
胡凡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圣祖遗诏考辨
王锺翰
《社会科学辑刊》
198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也谈明代的祖制问题
郭厚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简论康熙天人感应中的民本思想
宋德宣
《云南社会科学》
198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