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刍议台湾地区的“敦煌艺术热”——以“丝路光华——敦煌石窟艺术特展”为例
1
作者 如常法师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2023年,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与敦煌研究院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联合举办了“丝路光华——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展览在策划与实施、媒体宣传、展览与教育相结合以及观众反馈等方面都成效显著。展览不仅充分展现了敦煌石窟艺术的独特价值,... 2023年,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与敦煌研究院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联合举办了“丝路光华——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展览在策划与实施、媒体宣传、展览与教育相结合以及观众反馈等方面都成效显著。展览不仅充分展现了敦煌石窟艺术的独特价值,且荣获2023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为两岸文化交流树立了新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敦煌石窟艺术 展览策划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创新——2023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金辉 马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58,共5页
2023年9月22—24日,“传承与创新——2023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60余位国内外高校、文博单位的敦煌艺术研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敦煌壁画材料与技法、敦煌美术理论、敦煌艺术创新发展等展开讨论。与... 2023年9月22—24日,“传承与创新——2023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60余位国内外高校、文博单位的敦煌艺术研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敦煌壁画材料与技法、敦煌美术理论、敦煌艺术创新发展等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对敦煌艺术研究提出诸多宝贵意见和学术观点,呈现了新时代敦煌艺术研究的新气象、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学术研讨会 述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元数据标准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西宁 杜义涛 赵书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21-225,共5页
通过对敦煌石窟艺术的分析 ,采用建模技术 ,研究并制定了敦煌石窟壁画元数据标准。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敦煌 敦煌石窟艺术 元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程式化表现小议 被引量:4
4
作者 沙武田 魏迎春 《敦煌学辑刊》 1999年第2期73-77,共5页
本文论述了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艺术诸如在石窟建筑、壁画艺术、重修情况等方面的程式化表现 ,并以曹氏归义军时期“画行”“画院”、曹氏政权自身特点、五代宋时敦煌佛教的世俗化与社会化。
关键词 曹氏归义军 敦煌石窟艺术 程式化表现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一把钥匙——郑炳林、沙武田《敦煌石窟艺术概论》读后 被引量:1
5
作者 安毅 张景峰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年第1期150-157,共8页
郑炳林教授与沙武田博士编著《敦煌石窟艺术概论》(以下均简称《概论》)一书于2005年8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作为敦煌学两大主体之一的敦煌艺术研究与敦煌文献研究几乎是同步的。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敦煌艺术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丰硕... 郑炳林教授与沙武田博士编著《敦煌石窟艺术概论》(以下均简称《概论》)一书于2005年8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作为敦煌学两大主体之一的敦煌艺术研究与敦煌文献研究几乎是同步的。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敦煌艺术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学者也都有过总结与回顾,但与文献研究相比还是相对落后了。在《概论》出版之前,没有一本引导广大敦煌艺术研究的初学者和爱好者入门的专门教材就能说明这一点,而关于敦煌文献研究入门教材于四年前已经出版了。《概论》的出版,为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初学者及广大爱好者提供了一把打开研究之门的钥匙,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的有志之士多角度思考、研究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艺术研究 艺术概论 钥匙 敦煌文献研究 入门教材 出版社 多角度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校勘记
6
作者 韩春平 周常林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8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多卷本《敦煌石窟艺术》作为再现敦煌石窟艺术精华的彩色图集,是研究和鉴赏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文献。本文对该书图版和文字中所出现的失当和谬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校勘。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图版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殊呈现——以曹氏三窟为中心
7
作者 林严冬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46,共6页
敦煌石窟艺术作为一种宗教美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结合相关敦煌遗书,以莫高窟曹氏三窟为中心,可以推知:敦煌石窟艺术呈现对象的范围是特定的;其呈现时间是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和事件中体现。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曹氏三窟 法会仪式 特殊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敦煌论坛: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沙武田 《艺术设计研究》 2010年第3期43-48,共6页
2010年7月21~24日在莫高窟举办了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2010敦煌论坛: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分为十个专题:洞窟藏文题记以及吐蕃密教文献与洞窟思想研究、政治与样式、历史与艺术、石窟经变画、密教尊像... 2010年7月21~24日在莫高窟举办了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2010敦煌论坛: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分为十个专题:洞窟藏文题记以及吐蕃密教文献与洞窟思想研究、政治与样式、历史与艺术、石窟经变画、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毗沙门天王像、莫高窟第465窟研究、图像专题研究、吐蕃文物文献研究。本文发表了与会专家学者报告的最新内容和观点,总结并评述了本次会议的学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0敦煌论坛 吐蕃时期 敦煌石窟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及传播影响力——评《敦煌石窟艺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文 张玉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I0051-I0051,共1页
全球经济化发展推动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甘肃于2016年举办的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以国际化、专业化和高端化的国家级文化博览会为品牌,旨在成为中国... 全球经济化发展推动了我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甘肃于2016年举办的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以国际化、专业化和高端化的国家级文化博览会为品牌,旨在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敦煌文博会积极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带动丝绸之路周边经济发展,充分展现出甘肃地区的新形象和新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影响力 敦煌文博会 文化交流 会展经济 会展品牌 敦煌石窟艺术 全球经济化 品牌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点 被引量:21
10
作者 段文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7,共5页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点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点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质。这个地区曾经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敦煌壁画 供养人画像 佛教艺术 中国特色 印度 西域 本生故事 中西文化交流 表现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概述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同庆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34,114,共20页
一敦煌石窟简介敦煌石窟,指以莫高窟为主体的古敦煌郡境内的所有石窟。它包括今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境内的榆林窟、东干佛洞、小千佛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五个庙、一个庙等石窟。在古代,上述石窟都位于敦煌... 一敦煌石窟简介敦煌石窟,指以莫高窟为主体的古敦煌郡境内的所有石窟。它包括今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境内的榆林窟、东干佛洞、小千佛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五个庙、一个庙等石窟。在古代,上述石窟都位于敦煌郡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艺术 西夏 佛教艺术 洞窟 榆林窟 五代 千佛洞 菩萨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箜篌乐器形态简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5-38,共14页
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安西东千佛洞、安西水峡口千佛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一个庙。笔者根据这些洞窟中所见到的箜篌乐器图像资料拟以纯图像比较的方法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 莫高窟 敦煌石窟艺术 千佛洞 乐器 榆林窟 艺术 蒙古族 箜篌 音箱 图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出版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令梅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1,共1页
赵声良先生著《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敦煌石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从4世纪到14世纪,延续千余年之久的敦煌石窟常建常新,创造出了与印度佛教艺术和佛教理论不同,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 赵声良先生著《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敦煌石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从4世纪到14世纪,延续千余年之久的敦煌石窟常建常新,创造出了与印度佛教艺术和佛教理论不同,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佛教艺术和佛教思想。全书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将敦煌石窟艺术分为十六国北朝、隋代、唐代前期、唐代后期、五代宋西夏元等五个时期,对敦煌石窟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从洞窟形制、彩塑艺术、壁画艺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年出版社 敦煌石窟艺术 简史 佛教艺术 壁画艺术 十六国北朝 综合艺术 14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中有待探讨的美学艺术学的几个问题(摘要)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毅然 《敦煌研究》 1988年第2期116-116,共1页
问题一:从《涅槃变》看具体艺术形象能否胜任表现抽象思想概念? 莫高窟第158窟,内容是雕塑与壁画有机结合起来的大型《涅槃变》。我们都知道,“涅槃”在佛经中是个极玄妙的抽象概念,其义本为肉身毁弃、法身永存、往生净土之超轮回的转... 问题一:从《涅槃变》看具体艺术形象能否胜任表现抽象思想概念? 莫高窟第158窟,内容是雕塑与壁画有机结合起来的大型《涅槃变》。我们都知道,“涅槃”在佛经中是个极玄妙的抽象概念,其义本为肉身毁弃、法身永存、往生净土之超轮回的转化。然此《涅槃变》的具体艺术形象,却无非为一“卧佛”(睡着的释迦牟尼)而已。由它并不能使观众直观地看出所谓“涅槃”的上述抽象玄妙内容。尽管作者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如将佛的"睡相”(请注意:不是“涅槃”之相。而是。睡眠”之相)刻划成似睡非睡、怡悦静穆的神态,且与周围众多人的强烈悲恸场景相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迦牟尼 壁画 佛经 敦煌石窟艺术 艺术形象 有机结合 艺术 莫高窟 抽象概念 艺术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敦煌论坛: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在莫高窟召开
15
作者 沙武田 张伟文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2010年7月21日至24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在莫高窟举办了“2010敦煌论坛: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来自日本、法国、瑞士、新加坡、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等三十多家高校和专门研究机构的近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 2010年7月21日至24日,由敦煌研究院主办,在莫高窟举办了“2010敦煌论坛:吐蕃时期敦煌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来自日本、法国、瑞士、新加坡、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等三十多家高校和专门研究机构的近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5篇,其中绝大多数论文在大会中都有宣读,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敦煌学、藏学、民族学、考古学、佛学、艺术学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的丰硕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国际研讨会 吐蕃时期 莫高窟 论坛 专家学者 2010年 敦煌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敦煌石窟艺术透视中印文化亲属关系(摘要)
16
作者 谭中 《敦煌研究》 1988年第2期87-88,共2页
敦煌石窟艺术是继承了古印度的形象文化而又把它中国化的佛教艺术,从内容上来说,是由印度输入的菩萨文化。隋唐两朝有意识地提倡菩萨文化,为巩固其帝王统治。敦煌石窟艺术是用图画写的历史,它是世界文化横向发展的典型。本文从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艺术是继承了古印度的形象文化而又把它中国化的佛教艺术,从内容上来说,是由印度输入的菩萨文化。隋唐两朝有意识地提倡菩萨文化,为巩固其帝王统治。敦煌石窟艺术是用图画写的历史,它是世界文化横向发展的典型。本文从敦煌石窟艺术来研究中印形象文化的结合,研究中印文化亲属关系(也可以叫做“中印学”)可以深刻地认识敦煌艺术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本文只举三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敦煌石窟的藻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文化 中国化 佛教艺术 古印度 敦煌石窟艺术 中国传统 菩萨 隋唐 莲花 中国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新起点——《敦煌石窟彩塑艺术概论》读后
17
作者 杨文博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3-188,共6页
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与壁画结合的综合艺术,主体是彩塑,彩塑对研究敦煌石窟来讲具有重要意义。《敦煌石窟彩塑艺术概论》全面而系统的讲述了敦煌石窟彩塑艺术。本文旨在对《敦煌石窟彩塑艺术概论》的内容进行介绍与评议。
关键词 敦煌石窟彩塑艺术概论》 彩塑艺术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元618——642年敦煌石窟初唐佛教塑像的风格形成(摘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玛丽琳.爱姆.丽艾 台建群 《敦煌研究》 1988年第2期79-81,共3页
本文着重研究公元618年——642年短期敦煌石窟的塑像风格。这个时期是唐代开始的关键时期,是新的风格形成时期。我们把这种风格称为大唐新风,与隋代的主流风格截然不同。这个时期三件有纪年的作品,即敦煌的公元618——622年(武德一一一... 本文着重研究公元618年——642年短期敦煌石窟的塑像风格。这个时期是唐代开始的关键时期,是新的风格形成时期。我们把这种风格称为大唐新风,与隋代的主流风格截然不同。这个时期三件有纪年的作品,即敦煌的公元618——622年(武德一一一年)间的390窟,公元639年(贞观十三年)长安的马周石坐佛和从题记上看为公元642年(贞观十六年)的敦煌220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639——642年间的大唐新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塑像 初唐 十三年 公元 佛像 佛教艺术 博物馆 大唐 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佛教石窟艺术图像解析》出版
19
作者 如初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3-103,共1页
胡同庆著《敦煌佛教石窟艺术图像解析》,2019年6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敦煌石窟艺术是由洞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一种综合艺术,是反映人类思想和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这些壁画、彩塑以及藏经洞出土文书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胡同庆著《敦煌佛教石窟艺术图像解析》,2019年6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敦煌石窟艺术是由洞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一种综合艺术,是反映人类思想和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这些壁画、彩塑以及藏经洞出土文书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中国中古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文物出版社 图像解析 佛教 社会生活 综合艺术 文化载体 出土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生银行、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守护敦煌全国大型募捐活动
20
作者 杨秀清 李子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为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久远长存,中国民生银行发起,并与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中国民生银行与您共同关注人类艺术流失——守护敦煌全国大型募捐活动”。对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说:敦... 为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久远长存,中国民生银行发起,并与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中国民生银行与您共同关注人类艺术流失——守护敦煌全国大型募捐活动”。对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说: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是人类珍贵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保护好莫高窟,使它留存于世并传之久远,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生银行 敦煌研究院 石窟保护 募捐活动 基金会 敦煌石窟艺术 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