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芸子先生的敦煌俗文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晓华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8-163,共6页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俗文学研究的热潮中,傅芸子先生一方面创办《俗文学》刊物,联络组织一批专家撰写文章,一方面自己也撰写了数量甚多的俗文学论文。其中有关敦煌俗文学研究的论文从当时敦煌学的全面发展情况入手,整理敦煌俗文学目录...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俗文学研究的热潮中,傅芸子先生一方面创办《俗文学》刊物,联络组织一批专家撰写文章,一方面自己也撰写了数量甚多的俗文学论文。其中有关敦煌俗文学研究的论文从当时敦煌学的全面发展情况入手,整理敦煌俗文学目录,校勘敦煌俗文学作品,探讨敦煌俗文学的讲唱方式,并对敦煌俗文学进行分类和个案研究,是敦煌俗文学研究第一个高潮时期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芸子 敦煌俗文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鸿勋先生与敦煌俗文学研究——纪念张鸿勋教授逝世三周年
2
作者 刘进宝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天水师范学院已故张鸿勋教授是著名的敦煌文学研究专家,尤其在敦煌俗文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他那个时代敦煌文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研究起步早、起点高,运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将文学和民俗学、人... 天水师范学院已故张鸿勋教授是著名的敦煌文学研究专家,尤其在敦煌俗文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他那个时代敦煌文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研究起步早、起点高,运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将文学和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的学问联系起来考察,将俗文学和雅文学、敦煌文学和外国文学结合起来进行比较,从而能够站在学术前沿,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鸿勋 敦煌俗文学 跨文化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俗文学作品中的骈俪文风 被引量:3
3
作者 邵文实 《敦煌学辑刊》 1994年第2期42-50,共9页
敦煌俗文学作品中的骈俪文风邵文实敦煌俗文学包含内容极广,变文、讲经文、民间故事赋文、话本、词文等均属其类。它们中许多采用的是散韵相合的形式,往往是先以散文叙述一段故事,再以韵文唱衍补缀,很具特色。笔者在阅读王重民等先... 敦煌俗文学作品中的骈俪文风邵文实敦煌俗文学包含内容极广,变文、讲经文、民间故事赋文、话本、词文等均属其类。它们中许多采用的是散韵相合的形式,往往是先以散文叙述一段故事,再以韵文唱衍补缀,很具特色。笔者在阅读王重民等先生所辑《敦煌变文集》以及敦煌遗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俗文学 骈俪文 文学作品 骈体文 维摩诘经讲经文 敦煌地区 敦煌文书 破魔变文 降魔变文 河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交融:以敦煌文献为基础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4
作者 郑阿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对西方民间文学理念的引进,引发中国俗文学研究的抬头;大小传统概念的运用,促进中国俗文化研究的兴起。敦煌文献中有丰富的俗文学作品,四川大学以敦煌文献为基础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展现出语言学、文献学、文学史和敦煌学、佛学等学... 对西方民间文学理念的引进,引发中国俗文学研究的抬头;大小传统概念的运用,促进中国俗文化研究的兴起。敦煌文献中有丰富的俗文学作品,四川大学以敦煌文献为基础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展现出语言学、文献学、文学史和敦煌学、佛学等学科交叉综合的特色,尤其以白话诗为研究核心,贯串了各类敦煌俗文学,为后学提示了突破俗文化研究的入口。在此我想就俗文学研究略谈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俗文学 敦煌文献 白话诗 民间文学 敦煌 敦煌俗文学 学科交融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振铎先生的敦煌文学研究
5
作者 杨晓华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3,共5页
郑振铎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前期俗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先锋,而且他总是把敦煌发现的俗文学资料放到中国文学发展的长河中运河判断其价值,具有独到的眼光。
关键词 郑振铎 敦煌俗文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百年学术缩影:百年敦煌文学研究及其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钟书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8,共9页
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以来,已有120余年的历史。敦煌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百年学术的兴衰,成为中国百年学术的缩影。敦煌文学的每次飞跃性发展,几乎都离不开敦煌文学文体研究的推动。从1909年蒋斧《沙州文录》到1929年郑振铎... 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以来,已有120余年的历史。敦煌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百年学术的兴衰,成为中国百年学术的缩影。敦煌文学的每次飞跃性发展,几乎都离不开敦煌文学文体研究的推动。从1909年蒋斧《沙州文录》到1929年郑振铎《敦煌的俗文学》,再到1987年周绍良《敦煌文学刍议》,从早期敦煌佛曲到敦煌变文再到讲唱文学,“敦煌文学”的概念不断得到发展和确立,从模糊到逐步清晰。在百余年发展中,敦煌文学研究中的争议与分歧,有些逐步达成共识。而走出“就敦煌而说敦煌”的狭小天地,用开放的眼光开展多学科合作等学术理念,也逐步成为当下敦煌学界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敦煌文学 敦煌俗文学 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综述
7
作者 刘长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09-109,共1页
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综述1996年9月4日至6日,由四川联合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会议有来自大陆地区、台湾澳门地区和韩国的代表共40人,收到论文32篇。在三天时间里,代表们分为两组进行了... 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综述1996年9月4日至6日,由四川联合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会议有来自大陆地区、台湾澳门地区和韩国的代表共40人,收到论文32篇。在三天时间里,代表们分为两组进行了三场报告会。本次会议论文的论题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学 海峡两岸 研讨会综述 敦煌变文 敦煌文献 《文范》 联合大学 敦煌写本 敦煌俗文学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界之佛教文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戴莹莹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93,共5页
"佛教文学"是现代学者将各种零散偶然的并不一定有内在联系的文本整合而成的一种文学形态。这种考古式发掘、阐释与对话同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语境密切相关,在此语境中纵观"佛教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1... "佛教文学"是现代学者将各种零散偶然的并不一定有内在联系的文本整合而成的一种文学形态。这种考古式发掘、阐释与对话同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语境密切相关,在此语境中纵观"佛教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的"佛典译介文学"研究;(2)20世纪初到50年代的"敦煌文学"和敦煌"俗文学"研究;(3)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印度文学"研究;(4)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佛教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学 敦煌俗文学 印度文学 文学研究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敦煌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富章 黄征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29-32,共4页
敦煌学是国际性学科,本无国界与地域可言;但浙江的敦煌学研究者是如此的名家辈出,以至使浙江成为与甘肃、北京三足鼎立的敦煌学研究中心之一,则是非常值得一提的。这里综述的研究者及其成就包括:浙江籍的,其主要活动在浙江或不在浙江;... 敦煌学是国际性学科,本无国界与地域可言;但浙江的敦煌学研究者是如此的名家辈出,以至使浙江成为与甘肃、北京三足鼎立的敦煌学研究中心之一,则是非常值得一提的。这里综述的研究者及其成就包括:浙江籍的,其主要活动在浙江或不在浙江;在浙江的,其籍贯或属浙江或不属浙江。总之,所综述的都与浙江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学研究 敦煌歌辞 浙江 敦煌变文 敦煌文学 敦煌石室 姜亮夫 敦煌俗文学 校记 罗振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宝卷学科属性之辩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文仁 石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河西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变文的嫡系子孙。当前,河西宝卷的研究者们从我国民间文学的角度,以敦煌俗文学为母项,敦煌变文为子项,河西宝卷为次子项(或分支),将河西宝卷的学科属性界定在了"敦煌俗文学"的范畴。本文认为,河... 河西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变文的嫡系子孙。当前,河西宝卷的研究者们从我国民间文学的角度,以敦煌俗文学为母项,敦煌变文为子项,河西宝卷为次子项(或分支),将河西宝卷的学科属性界定在了"敦煌俗文学"的范畴。本文认为,河西宝卷确源于敦煌俗文学,但本质上应是植根于河西民间的说唱曲艺,是我国曲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本文之前,学界关于河西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学科属性的界定,明显反映了对河西宝卷说唱形式和曲艺艺术的认识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宝卷 敦煌俗文学 学科属性 说唱 曲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宝卷渊流探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庆振轩 郭晓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6-171,共6页
河西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它远祖佛经,近承敦煌变文,是在河西特定地域、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阶层承继发展的讲唱文学品类。探研河西宝卷独特的发展路径,有必要理清传统通俗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将河西宝卷置于讲唱文学发展的文化链条... 河西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它远祖佛经,近承敦煌变文,是在河西特定地域、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阶层承继发展的讲唱文学品类。探研河西宝卷独特的发展路径,有必要理清传统通俗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将河西宝卷置于讲唱文学发展的文化链条上考察,给予其准确的学理定位。河西宝卷作为在河西地区农村院落长期发展的独具地域色彩的说唱文学样态,与河西曲艺相互影响,同源分流。研究河西宝卷渊流,应将其放在河西地域文化、文学发展演变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论,把河西宝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研判的同时,更需把河西宝卷与敦煌讲唱文学及相关河西曲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俗文学 河西宝卷 变文 传统讲唱文学 河西曲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