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血明目片中人参皂苷Rb_1、人参皂苷Rg_1及三七皂苷R_1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新蓓 欧阳荣 邓桂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2-695,共4页
目的:建立散血明目片(三七、地龙、益母草、白茅根等)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及三七皂苷R.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5μm,4.6mm×100mm);流动相以乙腈为A,以水为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散血明目片(三七、地龙、益母草、白茅根等)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及三七皂苷R.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5μm,4.6mm×100mm);流动相以乙腈为A,以水为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柱温:25。C;流速:1.0mL/min。结果:人参皂苷Rb1在1.4800~14.800ng、人参皂苷Rg.在0.3720~3.720ng、三七皂苷R1在1.0720~10.72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人参皂苷Rb.为98.44%,RSD0.96%;人参皂苷Rg1为99.02%,RSD0.94%;三七皂苷R1为97.95%,RSD1.02%。结论:色谱条件柱效高,分离度大,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无干扰,且配制简单,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血明目片 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g1 三七皂苷R1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血明目片对兔tPVR玻璃体中生长因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魏为 彭清华 +1 位作者 唐罗生 韩琦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tPVR)玻璃体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sgrowthfactors,bF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和细...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tPVR)玻璃体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sgrowthfactors,bF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浓度的影响及防治PVR的作用机理。方法50只家兔随机抽取40只,造成外伤性PVR模型,随机分成散血明目片组、桃红四物汤组、猪苓散组、模型组,另10只为空白组。连续灌胃1月后,检测玻璃体中bFGF、EGF和ICAM1的含量,检眼镜眼底检查并取眼球壁标本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散血明目片组玻璃体中bFGF、EGF、ICAM1含量低于模型组,2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散血明目片组EGF含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FGF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桃红四物汤组与猪苓散组bFGF、EGF、ICAM1浓度均低于模型组,且均高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桃红四物汤组与猪苓散组bFGF、EGF、ICAM1浓度高于散血明目片组,有显著差异(P<0.01)。各治疗组ICAM1含量高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有可能通过降低玻璃体中bFGF、EGF和ICAM1的浓度,抑制增殖细胞的过度增生从而防治PVR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血明目片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 皮生长因子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彭清华 姚小磊 +1 位作者 苏瑞冰 魏艳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2期2475-2478,共4页
目的:考察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治以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血栓通片... 目的:考察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治以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血栓通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眼治疗前、后视力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视力恢复不如治疗组;治疗组气滞血瘀证总治愈率和肝阳上亢证总显效率、总治愈率以及合计总显效率、总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是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利水 散血明目片 视网膜静脉阻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彭清华 姚小磊 +2 位作者 曾志成 谭涵宇 苏瑞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价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卫生经济学状况。方法: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治以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血... 目的:评价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卫生经济学状况。方法: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治以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血栓通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最小治疗成本分析以及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最小治疗成本分析统计结果治疗组为(4662.34±451.35)元,对照组为(6221.34±1036.45)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成本-效果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成本低、效果高,而对照组的成本高、效果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利水 散血明目片 视网膜静脉阻塞 卫生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利水法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模型兔眼IG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邢雁飞 彭清华 +1 位作者 付美林 陈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782-785,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增殖膜(ERM)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抽取32只,...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增殖膜(ERM)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抽取32只,造成外伤性PVR模型,随机分成活血利水组、活血化瘀组、利水明目组、模型组,另8只为空白组。连续灌胃28天后,观察眼底PVR分级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各组的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在活血利水组,ERM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阳性程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活血化瘀组与利水明目组也能降低IGF-1的阳性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活血利水组IGF-1阳性程度低于活血化瘀和利水明目两个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利水法能通过抑制玻璃体腔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作用,从而抑制增殖细胞的过度增生,防治PVR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水法 散血明目片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利水法对兔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殖膜上整合素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付美林 彭清华 +1 位作者 陈吉 邢雁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722-725,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增殖膜(ERM)中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及防治PVR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成年有色家兔随机抽取32只,造成外伤性PVR模型,...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之散血明目片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rative Vitreo-retinopathy,tPVR)增殖膜(ERM)中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及防治PVR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成年有色家兔随机抽取32只,造成外伤性PVR模型,随机分成活血利水组、活血化瘀组、利水明目组、模型组,另8只为空白组。连续灌胃30天后,观察眼底PVR分级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β1表达在各组的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在活血利水组,ERM中整合素β1阳性程度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活血化瘀组与利水明目组也能降低整合素β1表达的阳性程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活血利水组整合素β1阳性程度低于另两个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血利水治疗组整合素β1阳性程度略高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活血利水法是活血化瘀和利水明目两者作用的协同,能通过拮抗增殖膜中整合素β1表达的作用来抑制增殖细胞的过度增生,从而防治PVR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水法 散血明目片 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增殖膜(ERM) 整合素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利水法对兔视网膜静脉阻塞后视网膜组织中VEGF 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清华 叶群如 +1 位作者 张波涛 曾志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治疗作用及防治并发新生血管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8只家兔(96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24只眼)。分别为:A组:健康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血栓通...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治疗作用及防治并发新生血管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8只家兔(96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24只眼)。分别为:A组:健康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血栓通组;D组:散血明目片组。采用激光光凝法建立兔RVO模型,分别于术后第3、7、14、21天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即刻摘取眼球,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兔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B、C、D3组72只眼成功建立了RVO模型。D组与B组比较,视网膜组织中VEGF、bFGF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之散血明目片能促进RVO后出血的吸收,改善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抑制VEGF、bFGF在视网膜面的高表达,进而治疗RVO,防治RVO后并发新生血管,保护视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血明目片 通脉利水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