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当代散文的前途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剑晖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共6页
随着散文观念的更新突破,当代散文的文体获得了空前的解放。面对着这种"破体"甚至"失范"的创作态势,本文从"大"与"小"、"优雅"与"粗野"、"真实"与"虚构&qu... 随着散文观念的更新突破,当代散文的文体获得了空前的解放。面对着这种"破体"甚至"失范"的创作态势,本文从"大"与"小"、"优雅"与"粗野"、"真实"与"虚构"、"在场"与"出场"四个方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散文创作进行反思。文章认为,只有多一些现实意识和问题意识,并立足于传统,立足于现代的大视野和当代散文创作的实际,我们才能脉准当代散文的症结之所在,才能找到突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散文 散文观念 突破 散文前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散文观念的更新
2
作者 郭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共1页
按照我个人的认识,作为一种文体,散文似乎无所谓或不存在观念更新问题。从散文发展历史看来,我国一直被视为一个散文大国。自收入《尚书》的三代的散文,历经秦汉、魏晋以至唐宋明清,代有散文的传世之作出现,代有散文大家出现,从而蔚成... 按照我个人的认识,作为一种文体,散文似乎无所谓或不存在观念更新问题。从散文发展历史看来,我国一直被视为一个散文大国。自收入《尚书》的三代的散文,历经秦汉、魏晋以至唐宋明清,代有散文的传世之作出现,代有散文大家出现,从而蔚成一部散文史的奇景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散文观念 发展历史 更新问题 观念 文体 发展规律 认识 魏晋 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观念的误区与回归
3
作者 洪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45-47,113,共4页
没有谁能预料到,90年代竟是散文走红的年代。有为数不少的专门登载散文的刊物行世,如天津的《散文》,北京的《读书》、《人物》,广州的《随笔》,西安的《美文》等。有的刊物从来不登散文,竟也放下架子,开壁专栏以接纳这个“小小”文种... 没有谁能预料到,90年代竟是散文走红的年代。有为数不少的专门登载散文的刊物行世,如天津的《散文》,北京的《读书》、《人物》,广州的《随笔》,西安的《美文》等。有的刊物从来不登散文,竟也放下架子,开壁专栏以接纳这个“小小”文种。各报纸(包括中央级大报、地方级小报、晚报等)也不甘落后,纷纷增加版面,开设专栏,扩展散文的园地.于是,一时间散文的家族人丁兴旺,散文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谁也不能够忽视它的存在。它不仅给广大读者带来生活的气息,带来文学的享受,而且也给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带来发现的惊喜和研究的冲动:原来散文的疆域是如此辽阔,而人们多年来的理解却是如此地狭窄。由此,不禁要探本求源,对散文来一番观念的整合与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散文观念 误区 回归 概念 文学观念 理论工作者 文学体裁 狭窄 艺术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散文史古今贯通的探索 被引量:4
4
作者 汪文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84-93,共10页
中国散文史书写,应从中国散文文体众多、应用广泛的历史实际出发,辩证把握新旧、正变、韵散、骈散等方面的复杂关系,以历史通变的眼光考察历代散文的发展变化,梳理各体散文的沿革兴替,贯通古今文脉的传承创新,探讨文道、义法、体性、通... 中国散文史书写,应从中国散文文体众多、应用广泛的历史实际出发,辩证把握新旧、正变、韵散、骈散等方面的复杂关系,以历史通变的眼光考察历代散文的发展变化,梳理各体散文的沿革兴替,贯通古今文脉的传承创新,探讨文道、义法、体性、通变等贯穿始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理清散文从实用走向审美、从散体文章走向文学散文、从古典走向现代的发展脉络,探寻中国散文的民族特色和发展规律,为传承弘扬中国散文优秀传统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文 散文观念 散文分期 散文类别 散文基本问题 文脉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研究,何以“辉煌”——由《走向文学的辉煌——王充闾创作研究》谈散文研究
5
作者 刘巍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散文研究 新文学 创作研究 王充闾 “美文” 中国文学 文学样式 散文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散文面面观 被引量:7
6
作者 叶公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0,共4页
90年代是散文繁花盛开的时代,90年代是散文争奇斗妍的时代;90年代是散文走俏的年代,90年代又是散文革新的年代。90年代是散文真正体现其广博胸怀及多层次美学价值的年代。 一 分析问题常用的方法是由表及里,对90年代的散文热俏现象不妨... 90年代是散文繁花盛开的时代,90年代是散文争奇斗妍的时代;90年代是散文走俏的年代,90年代又是散文革新的年代。90年代是散文真正体现其广博胸怀及多层次美学价值的年代。 一 分析问题常用的方法是由表及里,对90年代的散文热俏现象不妨从表面谈起。这里的所谓表面,亦即大量散文涌现在众多的出版物上与读者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散文观念 九十年代 女性散文 贾平凹 90年代 文化散文 余秋雨 学者散文 散文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羡林散文的三题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景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58,共5页
关键词 散文观念 季羡林 《听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平凹散文新变简论
8
作者 曹家治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6-49,共4页
大约自1988年始,贾平凹连续推出了《弈人》、《人病》、《闲人》、《笑口常开》、《名人》等描写社会,针砭世态的散文,其旨意之尖锐,笔力之硬健,笔调之幽默调侃,大异于他过去散文的纤细感受、平和心态与盈盈诗意。同时,他还公开了导致... 大约自1988年始,贾平凹连续推出了《弈人》、《人病》、《闲人》、《笑口常开》、《名人》等描写社会,针砭世态的散文,其旨意之尖锐,笔力之硬健,笔调之幽默调侃,大异于他过去散文的纤细感受、平和心态与盈盈诗意。同时,他还公开了导致这一变化的新的艺术观念:“近期以来,我的散文有些改变。我想在散文中写社会,写时代,拓宽一下题材范围,用笔硬一些,也幽默一些。”表明他是有意识地从题材到风格整个儿地转型,去走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散文 散文题材 硬笔 《名人》 作家 散文观念 月迹 艺术观念 笔调 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兼容 哲情互补——林非散文论
9
作者 冒炘 庄汉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7-62,共6页
林非,这个大汉,以他宽泛、精美而又别开生面的《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一头撞开了新时期散文学苑的门扉。接着,他果不负众望,在散文理论界告别过去,面向未来,锐意开拓的大潮中,呼风唤雨,成就斐然;同时,在散文创作方面,他勇于实践,勤于笔... 林非,这个大汉,以他宽泛、精美而又别开生面的《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一头撞开了新时期散文学苑的门扉。接着,他果不负众望,在散文理论界告别过去,面向未来,锐意开拓的大潮中,呼风唤雨,成就斐然;同时,在散文创作方面,他勇于实践,勤于笔耕,佳作纷呈,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就有了不小的收获。林非,从散文名家的研讨,到现代散文观念的倡导,又至崭新散文创作的实践,前后十年,他同时完成了散文学子和散文名家的两项工作。人们将此誉之为新时期十年文坛上引入注目的“林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非散文 中国散文 散文创作 新时期散文 散文理论 散文观念 现代散文 近三十年 勇于实践 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
10
作者 温儒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散文批评史》 江苏教育出版社 二十世纪初 散文观念 批评实践 三十年代 现代 社会学 言志 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闯出自己的一条生路——评张放的散文
11
作者 苏川 《当代文坛》 1987年第2期53-55,共3页
1983年7月,《散文》月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天真别趣》的散文,作者张放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这家杂志上。从此,张放的散文有如在山泉水,汩汩流泻,陆续在《散文》、《百花园》、《现代作家》、《旅伴》、《人间》等杂志发表,汇集至今,也有二... 1983年7月,《散文》月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天真别趣》的散文,作者张放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这家杂志上。从此,张放的散文有如在山泉水,汩汩流泻,陆续在《散文》、《百花园》、《现代作家》、《旅伴》、《人间》等杂志发表,汇集至今,也有二十余篇了。他放出的第一只信鸽《天真别趣》,引起散文界的注目,从樱花之国捎来了迤逦深情的回音;这篇作品,获得《散文》月刊第二届评奖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别趣 直诉 红泥 火炉 现代作家 情态结构 北国 樱花 散文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以“韩柳”并举所反映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晓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72,共8页
以柳宗元与韩愈并举的认识确定于宋代,此前鲜见韩、柳并提的情况。宋人在并举韩、柳的论说中,表达了丰富的文学思想,反映出一定的时代背景中思想倾向及文学风尚的发展变化,也表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美学理想。他们把韩、柳相并提出的首要... 以柳宗元与韩愈并举的认识确定于宋代,此前鲜见韩、柳并提的情况。宋人在并举韩、柳的论说中,表达了丰富的文学思想,反映出一定的时代背景中思想倾向及文学风尚的发展变化,也表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美学理想。他们把韩、柳相并提出的首要因素是二人的文章成就。宋初学者对韩、柳充满倾慕之意,从而表达了对本朝文学及自我价值的期待。西昆体风行之时,宋人倚韩、柳之名而对抗现实不正之风,突出韩、柳结盟的意义,以之为文学改革成功的范例,呼吁改革力量结为一体。同时,宋人对柳宗元文章风格心仪不置,是因为柳文的表现特征更切合宋人的文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韩柳 结盟 美学倾向 散文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叛,或者回归
13
作者 南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散文观念 背叛 诗人 文学 情书 回归 想象 个人 一般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