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的两种个性化建构——沈从文、萧红散文化小说片论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利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94-98,共5页
:自“五四”以来 ,中国现代小说就有“散”的一脉存在 ,不少作家的小说都或多或少带有“散文化”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沈从文、萧红虽同是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创作实践者 ,但他们的散文化小说在艺术世界的构筑 ,在格调、氛围等方面... :自“五四”以来 ,中国现代小说就有“散”的一脉存在 ,不少作家的小说都或多或少带有“散文化”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沈从文、萧红虽同是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创作实践者 ,但他们的散文化小说在艺术世界的构筑 ,在格调、氛围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化小说 个性化 艺术世界 氛围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肖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5-69,共5页
散文化小说重视回味,重视情趣,重视氛围,重视对象世界的诗意观照,表现出诗意化的文本特征,有着独特的审美意味。本文以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小说为个案,分析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化创造的表现形态。
关键词 散文化小说 诗意化 表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散文化小说创作流变研究
3
作者 魏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散文化小说创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坛达到了高峰,九十年代大量曾经创作散文化小说的作家自主寻求创作的转向,部分作家则坚守在散文化小说的阵地上继续创作,将散文化小说带入新世纪文坛,但是总体上而言,九十年代的散文化小说创作成就并... 散文化小说创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坛达到了高峰,九十年代大量曾经创作散文化小说的作家自主寻求创作的转向,部分作家则坚守在散文化小说的阵地上继续创作,将散文化小说带入新世纪文坛,但是总体上而言,九十年代的散文化小说创作成就并未超越八十年代。散文化小说的流变是九十年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小说自身发展的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作家寻求自身创作出新的结果。无论是转向还是坚守,都是作家创作自主的选择,体现了我国文学发展宽松的环境和多元化的格局,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化小说 九十年代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散文化小说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学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9-33,共5页
1980年,汪曾祺发表了他的《受戒》,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此后《大淖记事》、《岁寒三友》、《故里杂记》等陆续发表。这位在四十年代就开始小说创作的老作家,在沉默多年之后,再度执笔为文,重新为文坛所瞩目。
关键词 散文化小说 汪曾祺 何立伟 新时期散文 小说 小说创作 贾平凹 作家 《世说新语》 《商州三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村夜话》: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先声
5
作者 叶晓青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7-93,共7页
1914年7月,《中华小说界》第七期刊出了一篇文言小说《江村夜话》,作者署名“启明”。这里的“启明”就是周作人。《江村夜话》是周作人为数极少的小说创作之一。众所周知,周作人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文的创作。小说写作主要出现于... 1914年7月,《中华小说界》第七期刊出了一篇文言小说《江村夜话》,作者署名“启明”。这里的“启明”就是周作人。《江村夜话》是周作人为数极少的小说创作之一。众所周知,周作人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散文的创作。小说写作主要出现于其文学活动的早期,如发表于1905年的小说《好花枝》《女猎人》等。1914年写的《江村夜话》,较之前写的小说,艺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化小说 江村 中国现代 小说创作 周作人 文言小说 作者署名 文学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外人”与公众话语——伍尔夫后期小说的文化立场与散文化写作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红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7,共4页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晚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局外人”文化立场,受这一立场的影响,对公众日常历史观的宣扬成了其后期小说的创作主旨,而小说的散文化写作则成了她后期小说的主要创作手法。这种新的创作主题和艺术形式形象地传达了她对公众之...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晚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局外人”文化立场,受这一立场的影响,对公众日常历史观的宣扬成了其后期小说的创作主旨,而小说的散文化写作则成了她后期小说的主要创作手法。这种新的创作主题和艺术形式形象地传达了她对公众之声的重新思考和意图弥合精英与公众之间的鸿沟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外人 公众 日常历史观 散文化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红和中国现代小说散文化 被引量:9
7
作者 阎志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萧红是继冰心、丁玲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现代女作家。她对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其中尤以小说散文化方面最为突出。中国古代小说是由说书发展而来,特别重视情节的紧凑、动作的连贯、故事的衔接,讲究无巧不成书... 萧红是继冰心、丁玲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现代女作家。她对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其中尤以小说散文化方面最为突出。中国古代小说是由说书发展而来,特别重视情节的紧凑、动作的连贯、故事的衔接,讲究无巧不成书,采用全知全能的视点观照生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渐渐形成了呆板凝固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二十世纪初受到西方小说的严峻挑战。五四运动前,梁启超等人就开始改革小说艺术,所谓“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他们把小说当作拯救国民灵魂的工具。创作上出现了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以及林译小说,虽在体制上仍沿用旧小说模式,但在结构上开始学习西方小说(如林纾的翻译小说),有的作品也有了较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描绘自然山水的抒情插笔(如《老残游记》)。然而,由于这些作家自身的局限,他们的艺术革新如同其改良派的软弱动摇的思想一样,是不彻底的。真正区别于占代小说的现代小说并未出现。1918年5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散文化 萧红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 小说艺术 西方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 现代女作家 沈从文 郁达夫 五四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散文化的内在动因 被引量:4
8
作者 樊凡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4期84-90,共7页
【正】 我这里翻出“新闻散文化”这个词语,纯粹是因为顺口,既无意否定“散文式新闻”的提法,也不是主张把新闻“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化成散文。正像小说散文化不会把小说化成散文一样,也用不着担心新闻散文化会把新闻化成散文。笔者看... 【正】 我这里翻出“新闻散文化”这个词语,纯粹是因为顺口,既无意否定“散文式新闻”的提法,也不是主张把新闻“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化成散文。正像小说散文化不会把小说化成散文一样,也用不着担心新闻散文化会把新闻化成散文。笔者看来,“新闻散文化”与“散文式新闻”并无本质区别,正是因为“散文化”口号的提出,才引来了“散文式新闻”;“散文式新闻”的出现,原是“散文化”口号结下的新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散文化 内在动因 古代散文 叙事模式 叙事方式 思想感情 小说 审美趣味 口号 情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散文精神——论鲁迅小说中的一种文体越界现象 被引量:3
9
作者 余新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9-122,共4页
尽管小说与散文都有各自的文体规定性,但在鲁迅小说中存在非常明显的由小说文体向散文文体进行"越界"的现象,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散文精神。向散文越界于鲁迅来说是一种非常"自觉"的行为,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 尽管小说与散文都有各自的文体规定性,但在鲁迅小说中存在非常明显的由小说文体向散文文体进行"越界"的现象,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散文精神。向散文越界于鲁迅来说是一种非常"自觉"的行为,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从西方小说那里得到启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身上深厚的中国古典散文积累。具体来说,鲁迅小说在"情真"、"意丰"、"言杂"三个方面表现出向散文回归与交融的趋势,它们带来了鲁迅小说突出的抒情性、复调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其结果,就是产生了现代新型短篇小说——散文化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文体越界 情真 意丰 言杂 散文化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性玄想与成人理性的耦合及挑战——论鲍尔吉·原野的儿童小说创作
10
作者 王子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蒙古族著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近年转向儿童文学创作,于中国儿童文学界展露出独具一格的“原始态童心”。然而,他的儿童小说也存在诸多明显的局限性:“形而下”的文字运用、逻辑链条和叙事架构尚有诸多不足,“形而上”的思维引导和... 蒙古族著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近年转向儿童文学创作,于中国儿童文学界展露出独具一格的“原始态童心”。然而,他的儿童小说也存在诸多明显的局限性:“形而下”的文字运用、逻辑链条和叙事架构尚有诸多不足,“形而上”的思维引导和主旨探寻也相对浅尝辄止。鲍尔吉·原野儿童小说的特色与缺憾,是散文家跨界小说创作所携带的优势与薄弱项,更是童性玄想与成人理性在耦合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短路与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尔吉·原野 儿童小说 小说散文化 童性玄想 成人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立场上的超越——伍尔夫后期小说创作转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红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
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夫素以意识流小说的创作饮誉20世纪文坛,但意识流并不能涵盖她艺术探索的全部范围。晚年伍尔夫逐渐形成了一种公众文化立场,受这一立场的影响,对日常历史观的宣扬和对集权价值观的异化性的揭示成了其后期小说创作的主... 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夫素以意识流小说的创作饮誉20世纪文坛,但意识流并不能涵盖她艺术探索的全部范围。晚年伍尔夫逐渐形成了一种公众文化立场,受这一立场的影响,对日常历史观的宣扬和对集权价值观的异化性的揭示成了其后期小说创作的主旨,而小说的散文化写作则成了她后期小说的主要创作形式。这种新的创作主题和艺术形式标志着伍尔夫晚年再次成功地超越了自我,又实现了一次新的艺术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 日常历史观 异化 散文化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忧郁空灵与明朗洒脱——沈从文、汪曾祺小说文体比较 被引量:15
12
作者 夏逸陶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4期75-80,112,共7页
汪曾祺以《受戒》《陈小手》、《大淖记事》等一系列小说发展了滥觞於废名,大成於沈从文的现代抒情小说。沈从文对汪曾祺的作品一向很欣赏,早在西南联大时,就公开说汪曾祺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因为在氏承传了... 汪曾祺以《受戒》《陈小手》、《大淖记事》等一系列小说发展了滥觞於废名,大成於沈从文的现代抒情小说。沈从文对汪曾祺的作品一向很欣赏,早在西南联大时,就公开说汪曾祺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因为在氏承传了沈先生一贯的作思想和创婢风格:以平和幽远、清新雅致的笔墨去描绘真实的生命、生活。 汪曾祺某些作品的确很得其师真传,气韵方面颇有些神似沈从文的作品,在审美方面也能给予读者一种很深的感动。但沈从文和汪曾祺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汪曾祺的小说 文体比较 汪曾祺小说 《边城》 作品 湘西世界 大淖记事 现代抒情小说 散文化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小说文体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爱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83-85,共3页
从语言、叙述、结构等文体要素去蒸馏汪曾祺小说世界丰厚凝重的文化意味,可以透析出其闪灼的结晶体——传统文化。因为这些要素本身就是归向传统的衣钵。“字思维”产生作家语言的诗化追求,叙述方式与主体心态、结构即氛围的独到处理... 从语言、叙述、结构等文体要素去蒸馏汪曾祺小说世界丰厚凝重的文化意味,可以透析出其闪灼的结晶体——传统文化。因为这些要素本身就是归向传统的衣钵。“字思维”产生作家语言的诗化追求,叙述方式与主体心态、结构即氛围的独到处理,不仅反映出作家在小说修辞上文体意识的自觉性,而且反衬出他对当代文学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的深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小说文体 散文化小说 叙述人 字思维 北京文学 传统文化 语言 创作主体 叙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小说情节结构类型透视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运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01-108,共8页
新时期小说情节景观色彩缤纷,情节结构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小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具体作品,认为新时期小说存在着6种类型的情节结构:(1)因果分明的转换现实;(2)天马行空的心理世界;(3)形而上的象征画面;(4)仿真求实的实... 新时期小说情节景观色彩缤纷,情节结构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小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具体作品,认为新时期小说存在着6种类型的情节结构:(1)因果分明的转换现实;(2)天马行空的心理世界;(3)形而上的象征画面;(4)仿真求实的实录风景;(5)调侃性的人生戏剧;(6)“散文化”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结构 新时期小说 小说作品 结构类型 小说散文化 意识流 小说情节 纪实小说 因情立体 叙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鲁迅小说的艺术
15
作者 舒巷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0-42,共3页
浅谈鲁迅小说的艺术●舒巷城鲁迅的作品,内容思想深刻,语言精炼,往往令人百读不厌。他的杂文、散文是这样,小说也是这样。在《呐喊》的自序里,他把自己的短篇创作,说成是“小说模样的文章”,甚至:“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 浅谈鲁迅小说的艺术●舒巷城鲁迅的作品,内容思想深刻,语言精炼,往往令人百读不厌。他的杂文、散文是这样,小说也是这样。在《呐喊》的自序里,他把自己的短篇创作,说成是“小说模样的文章”,甚至:“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隔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陈士成 散文化小说 《呐喊》 《在酒楼上》 《伤逝》 祥林嫂 人物心理刻画 《明天》 《狂人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写作艺术
16
作者 夏德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7-49,共3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从文体归属上来说,它是一篇特写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素描、新闻速写、新闻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报道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 《别了,“不列颠尼亚”》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从文体归属上来说,它是一篇特写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素描、新闻速写、新闻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报道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也有人把它归入通讯。在文学中存在亦此亦彼的交叉文体,如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纪实小说、报告文学等,新闻中同样有这样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列颠 写作艺术 中国新闻奖 新闻特写 报告文学 散文化小说 新闻素描 新闻速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避”的辉煌和遗憾——汪曾祺创作论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86,共7页
任何一个成熟的作家,都具有比较明确的美学追求,这往往决定着其创作的基本面貌和艺术风格,因此,在探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时,我想也从他的美学追求谈起。汪曾祺的美学追求是“真实”与“和谐”。从“真实”出发,他对传统小说概念进... 任何一个成熟的作家,都具有比较明确的美学追求,这往往决定着其创作的基本面貌和艺术风格,因此,在探讨汪曾祺的小说创作时,我想也从他的美学追求谈起。汪曾祺的美学追求是“真实”与“和谐”。从“真实”出发,他对传统小说概念进行了一次“冲决”,消解了典型,淡化了情节,还原了语言,创造了一种颇具现代文体特色的“散文化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美学追求 创作论 散文化小说 传统小说 小说创作 真实 艺术风格 求是 遗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世的温馨──汪曾祺创作论 被引量:42
18
作者 摩罗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3-44,共12页
末世的温馨──汪曾祺创作论摩罗记忆中的温馨汪曾棋所作小说不多,但在八十年代的文坛刚一出场,就引起巨大反响,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论者对其文学成就和意义作出越来越高的评价,这使我常感惊奇。近期将他的主要作品一一览过,他... 末世的温馨──汪曾祺创作论摩罗记忆中的温馨汪曾棋所作小说不多,但在八十年代的文坛刚一出场,就引起巨大反响,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论者对其文学成就和意义作出越来越高的评价,这使我常感惊奇。近期将他的主要作品一一览过,他的独特的文学面貌再一次令我惊奇。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棋 汪曾祺 沈从文 父权 散文化小说 大淖记事 小英子 士大夫 传统文化 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时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8-81,共4页
汪曾祺论汪时进(北京教育学院)在当代文坛上,汪曾祺是颇为独特的。他是一位老作家,但过去作品不多。1980年,他发表了一篇《受戒》。作品完全撇开了几十年“统帅”一切的政治生活的影响,叙述了那样一个青春无邪的故事,描绘了... 汪曾祺论汪时进(北京教育学院)在当代文坛上,汪曾祺是颇为独特的。他是一位老作家,但过去作品不多。1980年,他发表了一篇《受戒》。作品完全撇开了几十年“统帅”一切的政治生活的影响,叙述了那样一个青春无邪的故事,描绘了那么一种充满古朴之风的民俗,其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的小说 汪曾祺小说 《受戒》 小说语言 散文化小说 语言问题 《岁寒三友》 大淖记事 中国文学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向真而生》
20
作者 何开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1-61,共1页
曹家治先生为《当代文坛》撰稿已在10年以上,我在这过程中认识并了解了他。他的文章富于创见,新意迭出,占有丰富材料,总能做到言必有征,语无虚发,行文既严密又具文采.就是文稿的书写也是严谨工整,一丝不苟,因而他的文章得到编辑部同仁... 曹家治先生为《当代文坛》撰稿已在10年以上,我在这过程中认识并了解了他。他的文章富于创见,新意迭出,占有丰富材料,总能做到言必有征,语无虚发,行文既严密又具文采.就是文稿的书写也是严谨工整,一丝不苟,因而他的文章得到编辑部同仁的一致好评。虽不说“免检”,但改动确实较少。发表以后,也受到读者欢迎。我们编辑部策划的重要文章,也请他动笔写过。他以自己的才华和勤勉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化小说 山水游记 散文研究 当代文论 基础理论 社会理性 当代文坛 编辑部 无技巧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