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小说文体裂变的断想 |
刘雅民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2
|
初步解读普希金的鬼怪小说——《瓦西里岛上的幽静小屋》 |
韩静池
孙丽新
谷兴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3
|
新时期中篇小说表现形态的拓展 |
丁建平
丁帆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
4
|
《山盟》与诗体小说 |
治芳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0 |
|
5
|
《别尔金小说集》思想艺术特色初探 |
邓双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6
|
宋学武和他的“战争心态小说”——对宋学武创作发展的“倒金字塔式”模态描述 |
朱向前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7 |
0 |
|
7
|
东西方文化与鲁迅小说的艺术方法 |
冯奇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0 |
|
8
|
寂寞中的呐喊——探寻《兔和猫》的真义 |
刘建
|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
1989 |
4
|
|
9
|
LTV:为经典文学聚焦 |
孙慧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0
|
读《呼兰河传》、《玉君》札记 |
郭志刚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1
|
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评普希金的创作道路 |
杜嘉蓁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