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离时代主潮的名士精神——新文学“闲适”散文主体精神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37-143,共7页
疏离时代主潮的名士精神——新文学“闲适”散文主体精神探讨张岚“闲适”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不同于“载道”话语的“言志”散文;从狭义上讲,则是指那些取材于身边琐事,表现一种文人式的闲情逸致,以家常... 疏离时代主潮的名士精神——新文学“闲适”散文主体精神探讨张岚“闲适”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不同于“载道”话语的“言志”散文;从狭义上讲,则是指那些取材于身边琐事,表现一种文人式的闲情逸致,以家常闲话式的笔调抒写的小品散文。本文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贾平凹 小品散文 散文主体 梁实秋 林语堂 散文创作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抗战无关论”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史几个问题的思考
2
作者 范培松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34,共9页
关键词 二十世纪初 散文 中国 文化自觉 二十年代 三十年代 “文革” 改革开放 散文主体 文本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散文发展的文类焦虑与伦理困境——兼论中国散文研究的新路向 被引量:2
3
作者 翁丽嘉 袁勇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94-104,共11页
自台湾举办各类文学奖开始,散文奖作品中就已出现"小说化"的创作趋向。为此,众多作家、学者曾围绕散文文类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展开讨论,甚至一度引发台湾文坛的激烈笔战。论辩一方出于"文类焦虑... 自台湾举办各类文学奖开始,散文奖作品中就已出现"小说化"的创作趋向。为此,众多作家、学者曾围绕散文文类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展开讨论,甚至一度引发台湾文坛的激烈笔战。论辩一方出于"文类焦虑",强调散文主体及其经验的真实性,高呼坚守散文文类伦理和文体规范,以矫正文类混淆的创作乱象;另一方则立足于突破与创新,以"破体"作为回应,认为只要不妨碍审美效果,散文主体及其经历可以虚构。"辨体"与"破体"的辩证互动是散文文体发展的规律,台湾文学界争论的关键并不在于文体规范的变与常,而是对散文"真实"的理解和要求是否能够移位和转变。只有在理解"辨体""破体"双方观点和立场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了解台湾散文发展存在的伦理困境,同时为大陆散文跨文体写作研究提供参照,从而更好地把握整个汉语世界的散文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奖 散文小说化 文类 散文主体 散文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纲解纽——论中国散文作为一种权力话语——读郭预衡先生《中国散文史》的思考
4
作者 刘朝谦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3,共5页
通过对郭预衡先生治散文史的一个重要命题“王纲解纽”多方面的考查和展开,阐述了王纲的常态和异态与文人作家的生存维度的内在关系,分析了文人——帝王双向依附的关系,以及帝王作为散文接受主体及其影响散文流变的情形,说明了中国古代... 通过对郭预衡先生治散文史的一个重要命题“王纲解纽”多方面的考查和展开,阐述了王纲的常态和异态与文人作家的生存维度的内在关系,分析了文人——帝王双向依附的关系,以及帝王作为散文接受主体及其影响散文流变的情形,说明了中国古代散文作为一种权力话语的性质,肯定了郭著从本土话语入思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散文 '王纲解纽' 权力话语 郭预衡 《中国散文史》 散文接受主体 性质 帝王 文人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