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凤凰”登陆过程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及其降水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周冠博 崔晓鹏 高守亭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34,共12页
本文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WRF对2008年第8号台风"凤凰"的登陆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模拟采用3重嵌套,最高分辨率3km,共积分120小时(5天)。利用收集到的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与模式模拟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对比验证分... 本文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WRF对2008年第8号台风"凤凰"的登陆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模拟采用3重嵌套,最高分辨率3km,共积分120小时(5天)。利用收集到的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与模式模拟结果进行了细致的对比验证分析。结果指出,模式较好地模拟再现了"凤凰"台风的发展演变以及登陆过程,模拟的台风路径与观测路径较为一致,同时模式也较好地把握住了整个模拟时段当中,"凤凰"台风的强度演变过程以及主要的雷达回波特征,模拟取得了初步成功。进一步,利用高分辨率的模拟资料对此次台风登陆过程开展了散度垂直通量|Q|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段内,|Q|的异常值区始终覆盖在地面雨区之上,二者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趋势比较相似,并且在雨区内|Q|表现为强信号,而在非雨区|Q|表现为弱信号。这表明散度垂直通量能够描述暴雨过程中低层大气辐合和高层大气辐散的垂直动力结构,对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登陆 数值模拟 散度垂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西南涡持续暴雨的GPS大气水汽总量特征 被引量:25
2
作者 郝丽萍 邓佳 +1 位作者 李国平 杨锦青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9,共10页
利用成都地区地基GPS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资料(GPS-PWV)、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降水量资料和探空站比湿资料,对2010年7月15—18日发生在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水汽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重点探究这次大暴雨的影响系统(西南... 利用成都地区地基GPS遥感的大气水汽总量资料(GPS-PWV)、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站降水量资料和探空站比湿资料,对2010年7月15—18日发生在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水汽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重点探究这次大暴雨的影响系统(西南涡)发生、发展前后GPS-PWV的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发生时,GPS-PWV通常在短时间内有急剧的上升,并在西南涡形成前达到最大值;西南涡完全形成时,GPS-PWV急升结束;西南涡东移,GPS-PWV继续下降到最低,降水趋于结束。与水汽通量散度相比较,水汽散度垂直通量能更好地描述暴雨过程中的强上升、辐合辐散运动以及水汽输送情况,它与GPS-PWV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GPS-PWV的急升与陡降对大暴雨的形成与减弱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GPS 西南涡 大气水汽总量 水汽散度垂直通量 持续性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动力因子在登陆台风“凤凰”强降水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冠博 冉令坤 高守亭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6-793,共8页
根据波动和风场辐合辐散与登陆台风强降水密切相关的特点,利用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资料,采用分别表征强降水区波动特征和辐合辐散特征的两个动力参数——位势散度波作用密度和散度垂直通量,对登陆台风"凤凰"的强降水过程做诊... 根据波动和风场辐合辐散与登陆台风强降水密切相关的特点,利用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资料,采用分别表征强降水区波动特征和辐合辐散特征的两个动力参数——位势散度波作用密度和散度垂直通量,对登陆台风"凤凰"的强降水过程做诊断分析;同时结合波扰动和辐合辐散两特征,发展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热力切变散度参数,并据此对台风"凤凰"的强降水过程做进一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地面雨区被热力切变散度参数的异常值区始终覆盖,二者具有较一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趋势。基于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预报产品的动力释用分析表明,利用数值预报场计算的热力切变散度参数的强信号出现在强降水区,而弱信号出现在非降水区,该参数对强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度垂直通量 位势波作用密 热力切变参数 垂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导出参量与南京地区降水过程演变关系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兴友 刘燕斐 +2 位作者 马雷 王立志 孙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43,共10页
中国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能够提供丰富的降水产品,但缺少反映大气热力和动力状况的产品.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基数据,计算出局地的温度平流、相对螺旋度、散度、垂直速度和散度垂直通量,并详细研究分析2016年南京地区的两次降水过程中,这... 中国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能够提供丰富的降水产品,但缺少反映大气热力和动力状况的产品.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基数据,计算出局地的温度平流、相对螺旋度、散度、垂直速度和散度垂直通量,并详细研究分析2016年南京地区的两次降水过程中,这些参量与降水演变的关系.研究表明,这些参量的变化都对降水系统的变化有良好的相关性和指示意义,温度平流通过改变局地大气热力结构和稳定度而影响系统发展;相对螺旋度、散度、垂直速度和散度垂直通量反映了局地大气的动力特性,并通过动力过程而影响降水系统的发展.层状云降水的"下暖上冷"温度平流或对流型降水中雷暴后部的"下冷上暖"温度平流结构,有利于降水的加强;相对螺旋度的变化比降水的变化提前2.5~3.5 h;超过3 km的散度分布直接影响降水系统的发展;系统内4 km以上的垂直上升速度对降水加强最显著;对流层中上层的散度垂直通量的负值与降水加强相关.可见,这些参量可以用于降水系统发展的雷达临近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 相对螺旋 垂直 散度垂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1号台风“凡亚比”登陆过程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海军 沈新勇 +2 位作者 许娈 冉令坤 崔晓鹏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3-594,共12页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WRF V3.2.1对"凡亚比"台风(1011)的登陆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模拟采用三重嵌套,最高分辨率为3 km,共积分120 h(5 d)。利用收集到的观测资料对模式模拟的结果进行了较细致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WRF V3.2.1对"凡亚比"台风(1011)的登陆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模拟采用三重嵌套,最高分辨率为3 km,共积分120 h(5 d)。利用收集到的观测资料对模式模拟的结果进行了较细致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模拟再现了"凡亚比"台风的发展演变以及两次登陆过程,模拟的台风路径与观测路径较为一致,模式也较好地把握住了"凡亚比"台风的强度演变过程,模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进一步利用高分辨率模拟资料对此次台风登陆过程的强降水开展了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段内,散度垂直通量绝对值的垂直积分<|Q|>与地面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两者在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上比较一致,在降水大的区域<|Q|>的值也大,这表明<|Q|>对"凡亚比"台风强降水具有较好的诊断和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登陆 强降水 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散度垂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