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逆散射成像条件的转换波弹性波动方程自动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丁超 马坚伟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5-654,668,共11页
在地震偏移成像过程中,成像精度依赖于速度模型,因此偏移速度分析对高精度叠前偏移成像至关重要。基于高频近似下的逆散射成像条件,提出了基于剩余曲率分析的转换波弹性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首先基于高频近似下的逆散射成像条件,... 在地震偏移成像过程中,成像精度依赖于速度模型,因此偏移速度分析对高精度叠前偏移成像至关重要。基于高频近似下的逆散射成像条件,提出了基于剩余曲率分析的转换波弹性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首先基于高频近似下的逆散射成像条件,采用逆时偏移近似估计转换S波散射位,然后结合入射P波和转换S波散射位,重构得到上行转换S波,最后利用伴随状态法导出剩余时差关于波速的梯度。基于逆散射成像条件,有效保证了弹性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中梯度的稳定求解。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导出了高质量的梯度。初步测试表明反演的速度模型有效地校平了共成像点道集,改善了成像质量。此外,剩余时差曲率智能识别等技术简化了中间处理流程,构建的智能化速度分析框架有望提升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动方程 散射成像条件 伴随状态法 Born近似 偏移速度分析 剩余时差曲率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散射成像条件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被引量:12
2
作者 方修政 钮凤林 吴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70-3782,共13页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RTM)相对于常规逆时偏移(RTM)具有分辨率更高、振幅更准确、噪音更少等优势,可以对复杂的地质构造进行有效的成像.这种迭代更新反演成像方法十分依赖目标函数的梯度质量和计算效率.当地质模型中存在强反射界面或者...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RTM)相对于常规逆时偏移(RTM)具有分辨率更高、振幅更准确、噪音更少等优势,可以对复杂的地质构造进行有效的成像.这种迭代更新反演成像方法十分依赖目标函数的梯度质量和计算效率.当地质模型中存在强反射界面或者记录中存在折射波时,基于常规互相关成像条件(CCC)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梯度会包含很强的低频噪音,从而使反演的收敛速度和成像质量降低.为此,本文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梯度中引进了逆散射成像条件来压制这种低频噪音,并以此提出基于逆散射成像条件(ISC)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者计算耗时基本一致,但逆散射成像条件能高效压制梯度中的低频噪音,从而使反演过程中收敛加速,成像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逆时偏移 互相关成像条件 散射成像条件 低频噪音 目标泛函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散射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昊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9-382,共14页
三维介质中的谐波在遇到障碍物后的散射问题,数学上可表示为Helmholtz方程的边值问题,其中无穷远点满足Sommerfeld散射条件.在非线性介质中,波动方程可表示为u_(tt)-c^2△u=F(x,u),当F(x,u)满足适当条件时,代入入射波的表达式U(x,t)=e^... 三维介质中的谐波在遇到障碍物后的散射问题,数学上可表示为Helmholtz方程的边值问题,其中无穷远点满足Sommerfeld散射条件.在非线性介质中,波动方程可表示为u_(tt)-c^2△u=F(x,u),当F(x,u)满足适当条件时,代入入射波的表达式U(x,t)=e^(-iωt)u(x),即得到在有界区域内散射波满足的方程△u+k_1~2u=f(x,u).对非线性介质在小跳跃度和小扰动下散射问题的解的存在性进行讨论,同时对一类非线性函数f(x,u)在大跳跃度情况下给出散射问题解的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MHOLTZ方程 Sommerfeld散射条件 极限吸收方法 压缩映射原理 LERAY-SCHAUDER不动点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参数双球散射场展开系数的计算
4
作者 白璐 吴振森 刘临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123-125,138,共4页
利用矢量球谐函数,根据电磁场边界条件,建立相关方程,严格求解了双球粒子散射场展开系数.并将计算出的散射场与用散射传输矩阵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在小粒子情况下吻合很好.同时利用文中公式可数值计算出更广泛的算例.... 利用矢量球谐函数,根据电磁场边界条件,建立相关方程,严格求解了双球粒子散射场展开系数.并将计算出的散射场与用散射传输矩阵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在小粒子情况下吻合很好.同时利用文中公式可数值计算出更广泛的算例.它也是解决更复杂条件粒子相关散射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条件 散射 散射传输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基片上导带TM散射的矩量法计算
5
作者 周后型 洪 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8,共6页
用矩量法、预条件共轭梯度法和快速傅立叶变换相结合的混合技术来快速计算介质基片上导体带的TM散射。在这个问题的矩量法计算中,构造阻抗矩阵要耗费大量的CPU时间。这里着重考虑了缩短阻抗矩阵填充时间的方法,提出了按周期分段积分... 用矩量法、预条件共轭梯度法和快速傅立叶变换相结合的混合技术来快速计算介质基片上导体带的TM散射。在这个问题的矩量法计算中,构造阻抗矩阵要耗费大量的CPU时间。这里着重考虑了缩短阻抗矩阵填充时间的方法,提出了按周期分段积分法来处理所涉及的高振荡性Sommerfeld积分.使阻抗矩阵的填充时间大大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带 散射 条件共轭梯度法 快速傅立叶变换 Sommerfeld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探地雷达低干扰条件数值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迟凤霞 章天杰 奚晨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2570-12575,共6页
为了研究探地雷达路面结构病害仿真的误差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边界条件及病害-波长尺寸比对探地雷达频域仿真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完美匹配层能有效减少仿真过程中的杂波影响,使得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通过仿真模... 为了研究探地雷达路面结构病害仿真的误差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边界条件及病害-波长尺寸比对探地雷达频域仿真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完美匹配层能有效减少仿真过程中的杂波影响,使得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通过仿真模拟可知波长与病害尺寸相近或相比更小时,检测效果更为显著。可见,探地雷达仿真过程中处理好边界条件和波长与病害尺寸比能大大提高仿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探地雷达 低干扰 完美匹配层 散射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反射波正演表达的转换波逆时偏移与反偏移 被引量:1
7
作者 丁超 马坚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96-3509,共14页
针对线性化弹性反射波方程无法直接用于弹性转换波反偏移模拟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高频近似的一次反射波模拟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地震波传播的散射理论,先对地下速度扰动的空间变化进行高频近似,再基于散射波传播方程推导得到线性化一次反... 针对线性化弹性反射波方程无法直接用于弹性转换波反偏移模拟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高频近似的一次反射波模拟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地震波传播的散射理论,先对地下速度扰动的空间变化进行高频近似,再基于散射波传播方程推导得到线性化一次反射波传播方程.基于弹性反射地震数据表达,本文采用线性算子的伴随估计反射系数,实现反射波逆时偏移.根据该线性表达,联合背景速度和成像值来模拟一次反射横波传播,实现了弹性波角度域反偏移,并进一步导出成像值关于波速的梯度.数值实验表明,基于弹性反射地震数据表达的偏移成像方法,既克服了极性反转效应,又使成像结果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反射角信息;一次反射波模拟方法获得的弹性地震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的弹性波场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与理论解析解吻合较好,有效保证了成像域层析速度反演梯度的稳定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动方程 反射波 转换波逆时偏移 散射成像条件 高频近似 角度域反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LICH引理的新证明 被引量:4
8
作者 小巴桑次仁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5-1439,共5页
Rellich引理是电磁波相关反问题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该文的目的是给Rellich引理一个全新的证明,主要采用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唯一延拓性质等给出了一个相对较为简洁的证明.该证明中分析了相关方程解的性质,对引理更深层的理... Rellich引理是电磁波相关反问题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论,该文的目的是给Rellich引理一个全新的证明,主要采用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唯一延拓性质等给出了一个相对较为简洁的证明.该证明中分析了相关方程解的性质,对引理更深层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一性 唯一延拓 散射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多站低轨卫星可见光特性建模与影响因素
9
作者 吴振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32-34,40,共4页
根据复杂目标光散射、阳光与大气光辐射与传输以及结合卫星几何建模、卫星表面粗糙面光散射以及卫星运行轨道和姿态确定,研究在阳光、地球-大气系统下地面观测低轨卫星空间可见光散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标可观测条件及影响因素.... 根据复杂目标光散射、阳光与大气光辐射与传输以及结合卫星几何建模、卫星表面粗糙面光散射以及卫星运行轨道和姿态确定,研究在阳光、地球-大气系统下地面观测低轨卫星空间可见光散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标可观测条件及影响因素.此关键技术应用于目标探测跟踪、识别和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可见光散射 可观测条件 地基多站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