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风格到工具:禅宗“散圣图”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施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141,I0003,共9页
从南宋至元代,出现了诸多水墨减笔“散圣图”,一般由禅师题赞。此种“散圣图”流传到日本后,被冠以牧溪、梁楷等画家之名,但“散圣图”的发展谱系并未得以充分的整理。本文通过对“散圣图”的风格变化,以及宋代书写工具的关联研究,得出... 从南宋至元代,出现了诸多水墨减笔“散圣图”,一般由禅师题赞。此种“散圣图”流传到日本后,被冠以牧溪、梁楷等画家之名,但“散圣图”的发展谱系并未得以充分的整理。本文通过对“散圣图”的风格变化,以及宋代书写工具的关联研究,得出其发展的特征和内在的规律,从而对部分混淆于其中的仿作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图 梁楷 因陀罗 散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史唐宋转型中的毛笔形质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学森 《书画世界》 2016年第6期20-22,共3页
宋代"尚意"书风导致毛笔的体式多样,苏轼、黄庭坚等人在择笔方面也是各逞己意。主流字体和风格的变化导致唐宋毛笔从披柱式向散卓式演变,从短硬笔头向长软笔头转化。从叶梦得、蔡绦等人的记述中可以还原出唐宋时期诸葛氏毛笔... 宋代"尚意"书风导致毛笔的体式多样,苏轼、黄庭坚等人在择笔方面也是各逞己意。主流字体和风格的变化导致唐宋毛笔从披柱式向散卓式演变,从短硬笔头向长软笔头转化。从叶梦得、蔡绦等人的记述中可以还原出唐宋时期诸葛氏毛笔的基本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转型 鸡距笔 披柱笔 散卓 枣心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心笔考辨
3
作者 朱友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57,共2页
枣心笔既非为柿木所制;亦非笔毛中裹夹有硬核;亦非汉、晋时期的笔样。关于枣心笔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它是一种笔头外形像枣核的中小型散卓笔。经过宋代的发展,到元代枣心笔的技术渐趋于成熟。
关键词 枣心笔 无心 散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字的方法
4
作者 沈尹默 《江苏教育》 2017年第69期26-27,共2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老话,是极其有道理的。写字时,必须先把笔安排好,紫毫、狼毫、羊毫,或者是兼毫都可以用,随着各人的方便和喜爱。不过紫毫太不经用,而且太贵。不管是哪种笔,也不管是写大字或者是写小字的,都得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老话,是极其有道理的。写字时,必须先把笔安排好,紫毫、狼毫、羊毫,或者是兼毫都可以用,随着各人的方便和喜爱。不过紫毫太不经用,而且太贵。不管是哪种笔,也不管是写大字或者是写小字的,都得先用清水把它洗通,使全个笔头通开,洗通了,即刻用软纸把毫内含水顺毫挤擦干净,使笔头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然后入墨使用。用毕,仍须用清水将墨汁洗净,擦干。这样做,不但下次用时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毫 散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