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育的可能性想象:基于中国古代教育驱动力的历史社会学分析
1
作者 吉祥佩 胡金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中国古代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一种等级秩序,但也不乏对平等的追求,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隋唐的科举制,选举制度在社会阶级流动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虽然有时为贵族势力所把控,但是到了宋代,出仕已经超过郡望和家族身份,成为决定社会地位的首... 中国古代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一种等级秩序,但也不乏对平等的追求,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隋唐的科举制,选举制度在社会阶级流动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虽然有时为贵族势力所把控,但是到了宋代,出仕已经超过郡望和家族身份,成为决定社会地位的首要因素。不仅寒门子弟需要通过获取官职来进行社会阶级流动,大族子弟也需要通过官僚任职来维持家族的荣耀和地位,否则将容易沦为庶族,因此宋代也被称为平民社会。在教育和选举制度的密切配合下,君主希望利用教育训诫和利禄之途来维护阶级统治,贵族希望维持声望、地位、权力的代际传递,平民则致力于通过教育奋斗来实现阶级流动。于是,基于教育的可能性和创造性,各阶级均对教育充满希望,此时教育发挥了一种可能性想象的功能。通过考察汉代至宋朝寒门学子的教育奋斗与社会上升,不仅有利于开拓教育公平研究的历史社会学进路,还能为探讨当下“教育内卷”等现象提供有益的历史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可能性想象 教育驱动力 历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