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9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框架 被引量:45
1
作者 盛明科 唐检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17,共5页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内涵与维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包括物质条件投入、导师队伍建设、培养管理情况和外部评价四个维度组成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具体指标所赖以附着的逻辑框架。通过对该框架的实际运用得知,指标体系设计还必须反映学科...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内涵与维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包括物质条件投入、导师队伍建设、培养管理情况和外部评价四个维度组成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具体指标所赖以附着的逻辑框架。通过对该框架的实际运用得知,指标体系设计还必须反映学科、专业和地区的差异,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指标体系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与研究——基于PSO-AHP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实证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圣 李勇 王海燕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53-59,共7页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评价指标内涵以及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一个包括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学位质量以及发展质量四个维度组成的培养质量评价具体指标所赖以附着的模型框架。在分析指标权重中使用了新的PSO算法,弥补了传统层次分析法的缺陷... 从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评价指标内涵以及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一个包括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学位质量以及发展质量四个维度组成的培养质量评价具体指标所赖以附着的模型框架。在分析指标权重中使用了新的PSO算法,弥补了传统层次分析法的缺陷,提高了分析结果的信服力。通过对模型框架应用与实证得知,该模型科学正规、客观合理,为教育单位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内涵建设与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传毅 乔刚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58-65,共8页
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旨在科学、客观地反映当前我国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整体状况。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四个统筹:统筹研究生教育的活动属性和事业属性、统筹研究生培养的条件质量与结果质量、统筹指标设计的... 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旨在科学、客观地反映当前我国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整体状况。省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四个统筹:统筹研究生教育的活动属性和事业属性、统筹研究生培养的条件质量与结果质量、统筹指标设计的"理论解构"和"数据驱动"、统筹质量评价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从人才培养和社会贡献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出省级质量评价的理论指标体系,并从培养条件、培养成果、文化贡献、社会贡献四个方面,运用可得数据对2015年全国31个省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了综合排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 研究生教育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健 曲鲁平 +4 位作者 陶岩 刘昱宏 康鸾 司洪旭 张蕾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1-504,共4页
运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招生情况、课程与教材、师资力量、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五个层面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就如何提高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 运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招生情况、课程与教材、师资力量、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五个层面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就如何提高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与建议,为各培养单位和决策部门提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在职研究生 教育质量 指导教师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文军 陆小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150,共9页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追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已成当下亟须解决的任务。研究基于国际中文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的通用性、可操作性、效率优先、多元评价等原则,初步创建了以理念目标、资源利用、育人培才及...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追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已成当下亟须解决的任务。研究基于国际中文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的通用性、可操作性、效率优先、多元评价等原则,初步创建了以理念目标、资源利用、育人培才及特色效果为维度的PRCH国际中文教育质量评价框架,并在该框架下构建了由10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聚焦核心内容、重视人才培养、关注特色建设和实行多元评价等特点,并提出了国际中文教育机构质量保障的PAVAE模型,为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工具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际中文教育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历史演进与建构——基于美国、新西兰和苏格兰的考察与启示 被引量:12
6
作者 曾家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8,共6页
通过对美国、新西兰、苏格兰三个国家(地区)在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发展的纵向梳理,以及这三个国家(地区)最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些共同的演进逻辑和发展趋势: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层化、... 通过对美国、新西兰、苏格兰三个国家(地区)在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发展的纵向梳理,以及这三个国家(地区)最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些共同的演进逻辑和发展趋势: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层化、多维化以及侧重微观心理层面和教育过程的研究等。这些评价指标体系演进过程对我国构建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 教育质量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决策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春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72-75,共4页
我国经济进入了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尚未建立起客观、专业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质量评价,分析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依据国际教育评价主流,从专业... 我国经济进入了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尚未建立起客观、专业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质量评价,分析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依据国际教育评价主流,从专业与课程设置、资源条件、运行管理、质量绩效4个维度构建以决策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发挥决策作用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 决策导向 指标体系 CIPP模式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服务的理念构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8
作者 蔡建国 全沅生 《职教论坛》 2005年第05S期14-16,共3页
作者从教育服务的理念出发,分析了教育质量的内涵,高职教育质量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确定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九条原则.
关键词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教育 教育服务 理念构建 高等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42
9
作者 李艳燕 董笑男 +1 位作者 李新 张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5,72,共9页
STEM教育因其融合多学科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点受到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当前国外真正聚焦到STEM教育质量评价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研究较少,而国内少量相关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STEM教育评价的研究进展。严重缺乏成... STEM教育因其融合多学科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点受到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当前国外真正聚焦到STEM教育质量评价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研究较少,而国内少量相关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STEM教育评价的研究进展。严重缺乏成熟可行且适用于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评价工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STEM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德尔菲法两轮专家意见征询以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后构建的STEM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具,既综合考虑了STEM的本质特征、已有STEM教育评价工具及指标维度,又直接聚焦于课堂教学,最终包含课堂环境、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表现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形式与我国教育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教研表、评课表等类似,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与使用;且经过初步试用,具有较高的信度,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STEM教育中的各方面要素,有助于促进STEM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次仁旺姆 德吉拉姆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提高教育质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学前教育也同样如此。在推进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中,理论上需要创新教育理念,优化评价结构,完善评价体系,科学选取评价指标与标准;实践上需要关注过程质量,将学前教育中“教”与“学”的互动... 提高教育质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学前教育也同样如此。在推进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中,理论上需要创新教育理念,优化评价结构,完善评价体系,科学选取评价指标与标准;实践上需要关注过程质量,将学前教育中“教”与“学”的互动以及幼儿的交往、学习体验等纳入到评价中去。由文明主编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一书围绕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价,探讨了更优的、更适合当下学前教育实际的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创新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发展 学习体验 理论与实践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实践体系 构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创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兴洲 龙语兮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共11页
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于支持和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遵循指标体系创建的普遍原则和常规做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创建应当以基本概念为逻辑起点,抓住“可比”“领先”“... 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于支持和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遵循指标体系创建的普遍原则和常规做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创建应当以基本概念为逻辑起点,抓住“可比”“领先”“特色”三个衡量要点,在一定质量观、教育观和评价观的指导下,依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意蕴、政策规定、评估经验进行创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应当全面评估职业教育发展在背景、输入、过程、输出各维度的高质量,具体可分解为基础条件、核心机制、内生能力、办学成效、社会贡献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观测点,突出“充裕度”“协调性”“类型化”“认可性”“服务力”等多元评估关注点,体现量化和质性相结合、分值评定与等级判定相综合的评价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省级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
作者 张鹏 岳金凤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7-73,共7页
省级政府是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省级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省级政府治理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德尔菲法选取18名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多轮调研与分析,进行评... 省级政府是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省级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省级政府治理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德尔菲法选取18名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多轮调研与分析,进行评价指标的拟定和筛选,并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最终构建了包括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成效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治理主体由4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组成;治理机制由6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组成;治理成效由9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组成。在实践层面,现代职业教育省级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发挥推动政策制定、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治理监测功能和推动治理持续改进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省级治理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佐 吴雪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5,共7页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也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需要科学合理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作支撑。在“双高计划”终期验收和二次遴选的背景下,通过已有文献和专家访谈,归纳...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也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需要科学合理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作支撑。在“双高计划”终期验收和二次遴选的背景下,通过已有文献和专家访谈,归纳演绎出反映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的要素,构建以高职院校国际化为一级指标、9个主范畴为二级指标、37个对应范畴为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国际化“双师”队伍建设、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引进来”“走出去”有机融合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国际化提升策略,为高职院校国际化评价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职院校 国际化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文婷 王静 +2 位作者 周冯晨 刘克宁 汪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4-630,共7页
背景在国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浙江省率先打造面向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背景在国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浙江省率先打造面向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提供了“浙江样板”,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构建浙江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和质量,推动人群健康目标实现提供参考。方法基于SERVQUAL理论模型,通过政策分析、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建立初始指标池;2023年10—12月,采用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均有17位专家参与,其中高级职称共12名(70.6%);工作年限≥10年15名(88.2%);未来社区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共5名(29.4%)。两轮咨询专家积极性均为1.0,权威系数分别为0.862和0.842,协调程度逐轮提高,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移情性的权重分别为0.168、0.180、0.240、0.178、0.232;二级指标中,场地设施、数字化设备、服务提供、健康监测、服务效率、服务可及性、危机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专业技能、活动组织、智能平台维护、服务态度和情感支持、服务效果、个性化服务的权重分别为0.399、0.601、0.672、0.328、0.487、0.171、0.342、0.410、0.416、0.174、0.284、0.323、0.393。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浙江省未来社区健康场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是开展未来社区健康场景评价的有效工具,希望能够为政府制定改进策略和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研究 未来社区 服务质量评价 SERVQUAL理论模型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模型的广东省三级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慧舒 欧阳明 +3 位作者 李文翠 谢丹萍 范阳东 包品红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0,共5页
目的: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SPO)模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广东省三级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引用SPO模型,运用文献研究法构建指标体系初稿,使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及终稿。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 目的: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SPO)模型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广东省三级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引用SPO模型,运用文献研究法构建指标体系初稿,使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及终稿。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意见达成了一致,最终构建了一套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的三级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选取的咨询专家权威程度高,构建的指标结果可信;指标体系引用了SPO模型、紧跟政策导向,能为广东省三级医院门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他兄弟省份制定相关指标和标准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模型 三级医院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门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公立医院全方位全周期患者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6
作者 赖露珠 崔楠 +6 位作者 王琛 李江峰 单信芝 朱永洁 房琳琳 边婷 陈祥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 构建公立医院非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科学可行评价患者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ERVQUAL理论初步拟定全方位全周期患者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 目的 构建公立医院非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科学可行评价患者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ERVQUAL理论初步拟定全方位全周期患者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0,专家权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意见Kendall’s W系数由0.088上升为0.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结果<0.1,评价指标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构建由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情感性、连续性6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评价指标的选择围绕门诊、住院等医院核心服务流程,选择影响患者体验的各个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评价指标致力于引导医院在确保必备型需求的同时追求期望型需求的改善,引导医院致力于服务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SERVQUAL模型 就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浩 付艳芳 +1 位作者 高波 李小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75,共10页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然而,在职业教育新形态建设过程中,在教材物理形态、内容设计与组织、配套数字教材建设、课程思政融入、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然而,在职业教育新形态建设过程中,在教材物理形态、内容设计与组织、配套数字教材建设、课程思政融入、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内涵特征、开发建设的时代背景及使命意义、政策依据、知识学习理论、技能学习理论、品德形成理论等方面论述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的理论、政策依据,据此构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以期对开展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工作、推进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形态教材 高职院校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战略下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璐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69-73,共5页
教育强国战略下,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是拓宽学生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建立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行动指南。运用文献归纳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 教育强国战略下,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是拓宽学生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建立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行动指南。运用文献归纳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创新水平”“协调水平”“绿色水平”“开放水平”和“共享水平”5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25项三级指标的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共享水平”“共建共享”和“职普融通实践共享专业课程数”权重均为各级指标最高值。为进一步推进职普融通高质量发展,具体改进建议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评价方式革新,促进评价过程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普融通 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杰 李小球 刘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7,共8页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发展力”(CSAED)模型,可从高职教育环境质量有效改善、规模增长适度增强、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产出价值充分发挥、投入活力显著提升五个方面构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对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与实践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生态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学校数字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
作者 赵可云 葛义 +1 位作者 邵思淙 陈宁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7,共9页
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中小学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主阵地,其数字化办学质量直接反映教育数字化程度与教育发展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中小学学校数字... 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中小学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主阵地,其数字化办学质量直接反映教育数字化程度与教育发展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中小学学校数字化发展的定量评估和动态监测,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该研究立足于中小学学校数字化国家政策及任务目标,综合商酌了中小学学校数字化发展质量评价的各要素,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包含数字化发展规划、数字化队伍、数字化设施、数字化资源、数字安全、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评、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成果9项一级指标,25项二级指标与78项三级指标的中小学学校数字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系统评估中小学学校数字化发展成效,为促进中小学学校数字化精准、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学校 数字化发展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