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的取向、结构与保障
被引量:
24
1
作者
辛涛
赵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3,43,共9页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对教育质量做出评判。从价值取向上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遵循教育性、整体性和去筛选性,“为了改进”是其价值定位;以清晰描述教育质量状况、探讨教育质量影响因素为工作任务;其评价主体和方式呈现国家、省、市...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对教育质量做出评判。从价值取向上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遵循教育性、整体性和去筛选性,“为了改进”是其价值定位;以清晰描述教育质量状况、探讨教育质量影响因素为工作任务;其评价主体和方式呈现国家、省、市、区县四个层次,与工作任务纵横交融,形成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从结构上看,该体系应平衡行政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张力,兼容行政理性,保障双方的独立性,并开展有效互动;应平衡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张力,分化评价功能,整合改进功能,吸纳多元主体;应平衡中央和地方的张力,开展分层治理,加强对地方支持,明晰工作层次,注重工作的整体性。从保障上看,该体系应加强问责和服务机制,突出对政府问责和对学校服务;应加强开放和共享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建立政策咨询的同行评审机制,加强面向公众的宣传机制,建立人才“旋转门”机制;应加强专业保障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研究的专业性,推动专业组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
教育质量监测评价
体系
价值取向
结构张力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大数据监测:未来教育质量测评新趋势
被引量:
4
2
作者
卢锦运
龚春燕
+4 位作者
禹东川
钟冬梅
薄小丽
吴传燕
毛远航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6,共3页
基于生物大数据的教育学研究,可以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学习机制、掌握学习规律、促进能力发展,以及探索更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提供实证基础。通过建立实验室或让学生使用穿戴式设备直接获取其脑电、心电、皮肤电等数据,并建立数据挖...
基于生物大数据的教育学研究,可以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学习机制、掌握学习规律、促进能力发展,以及探索更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提供实证基础。通过建立实验室或让学生使用穿戴式设备直接获取其脑电、心电、皮肤电等数据,并建立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建立评估模型,研究行为数据评估与生物数据的相关性,促进了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教育
学
脑科学
教育质量监测评价
生物大数据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脑磁图(MEG)
皮肤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现”与“成全”:学校综合评价创新的“初心”与“使命”——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的思考
3
作者
谢凡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0-43,共4页
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上,围绕"学校综合评价创新"主题展开的研讨中,基本形成如下观点:教育评价创新既要加强科学性,又要坚持人本性,应坚守关注师生生命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应基于培养学生核...
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上,围绕"学校综合评价创新"主题展开的研讨中,基本形成如下观点:教育评价创新既要加强科学性,又要坚持人本性,应坚守关注师生生命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应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学校评价;应基于大数据进行诊断改进,以评价驱动教育变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各地和学校结合实际,在创新学校综合质量评价、教师发展评价、学生发展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方面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评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评价
学校
评价
:教师
评价
:学生
评价
:核心素养:
教育
质量
监测
:中国
教育
学会小学
教育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的取向、结构与保障
被引量:
24
1
作者
辛涛
赵茜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23,4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19ZDA359)。
文摘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对教育质量做出评判。从价值取向上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遵循教育性、整体性和去筛选性,“为了改进”是其价值定位;以清晰描述教育质量状况、探讨教育质量影响因素为工作任务;其评价主体和方式呈现国家、省、市、区县四个层次,与工作任务纵横交融,形成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从结构上看,该体系应平衡行政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张力,兼容行政理性,保障双方的独立性,并开展有效互动;应平衡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张力,分化评价功能,整合改进功能,吸纳多元主体;应平衡中央和地方的张力,开展分层治理,加强对地方支持,明晰工作层次,注重工作的整体性。从保障上看,该体系应加强问责和服务机制,突出对政府问责和对学校服务;应加强开放和共享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建立政策咨询的同行评审机制,加强面向公众的宣传机制,建立人才“旋转门”机制;应加强专业保障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研究的专业性,推动专业组织建设。
关键词
基础
教育质量监测评价
体系
价值取向
结构张力
保障机制
Keywords
Basic educ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Value orientation
Structural tension
Guarantee mechanism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大数据监测:未来教育质量测评新趋势
被引量:
4
2
作者
卢锦运
龚春燕
禹东川
钟冬梅
薄小丽
吴传燕
毛远航
机构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
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脑网络拓扑估计的中国儿童社会情绪能力评测研究"(项目编号:61273224)和"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功能评估"(项目编号:61673113)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基于生物大数据的教育学研究,可以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学习机制、掌握学习规律、促进能力发展,以及探索更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提供实证基础。通过建立实验室或让学生使用穿戴式设备直接获取其脑电、心电、皮肤电等数据,并建立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建立评估模型,研究行为数据评估与生物数据的相关性,促进了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新发展。
关键词
神经
教育
学
脑科学
教育质量监测评价
生物大数据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脑磁图(MEG)
皮肤电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现”与“成全”:学校综合评价创新的“初心”与“使命”——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的思考
3
作者
谢凡
机构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0-43,共4页
文摘
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上,围绕"学校综合评价创新"主题展开的研讨中,基本形成如下观点:教育评价创新既要加强科学性,又要坚持人本性,应坚守关注师生生命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应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要求,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学校评价;应基于大数据进行诊断改进,以评价驱动教育变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各地和学校结合实际,在创新学校综合质量评价、教师发展评价、学生发展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方面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
教育
评价
学校
评价
:教师
评价
:学生
评价
:核心素养:
教育
质量
监测
:中国
教育
学会小学
教育
专业委员会
分类号
G62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的取向、结构与保障
辛涛
赵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大数据监测:未来教育质量测评新趋势
卢锦运
龚春燕
禹东川
钟冬梅
薄小丽
吴传燕
毛远航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发现”与“成全”:学校综合评价创新的“初心”与“使命”——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的思考
谢凡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