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语言学视域下的高校教师主客体角色实现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熊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高校教师发展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教育机制、教师教育评价机制等存在密切关联。教育语言学的产生确立了教师角色在教育机制中的核心地位,为教师角色与教育机制的有效融合找到了新途径。从教育语言学的视角看,高校教师身负学科主体角... 高校教师发展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教育机制、教师教育评价机制等存在密切关联。教育语言学的产生确立了教师角色在教育机制中的核心地位,为教师角色与教育机制的有效融合找到了新途径。从教育语言学的视角看,高校教师身负学科主体角色和研究客体角色的双重角色,其角色定位必须依据特定的教育文化机制;而教师发展机制中的教师教育机制和教师能力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发展必须着眼于教师作为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角色的发展,从信念与行动、语言与教育以及学科与人才三个方面实现教师角色与文化机制的有效结合,实现教师双重身份角色的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高校教师 教师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语言学视野下的学术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伍轶 方小菊 宋军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教育语言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归属,这一归属更为准确地表达了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外语教学因其学科特点应有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当前的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然要求构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是在教... 教育语言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归属,这一归属更为准确地表达了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外语教学因其学科特点应有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当前的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然要求构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是在教育语言学的视野下,从需求分析、学术能力培养、项目学习的实践模式和师生共荣这样四个维度出发进行构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交际能力及批判性思维,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外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育视野下的教育语言学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壮麟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外语教育的历程,探讨教育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告诉我们,对外语教学语种的选择与政治、经济因素密不可分。服务国家需求是外语教育的恒久主题。我国外语教学所倡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在...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外语教育的历程,探讨教育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告诉我们,对外语教学语种的选择与政治、经济因素密不可分。服务国家需求是外语教育的恒久主题。我国外语教学所倡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在不同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本文还分析了“活用词”教学法和语篇分析、交际教学法和交际语言学、情景教学法与语用学和语境理论等之间的关系,揭示外语教育实践与语言学理论关联的丰富内涵。从外语教育视野来看,这些丰富的内涵正是教育语言学应当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外语教育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教育语言学发展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丹丹 《海外英语》 2012年第6X期255-256,共2页
随着国内外语教学的大力普及和外语教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在国外Educational linguistics的启发下,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探讨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教育语言学"便应运而生,"教育语言学"能更准确地描述外语教学的... 随着国内外语教学的大力普及和外语教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在国外Educational linguistics的启发下,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探讨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教育语言学"便应运而生,"教育语言学"能更准确地描述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受到很多学者的青睐,该文详尽地对国内外教育语言学发展进行综述,并对该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学科属性 理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教育语言学的发展看教育语言学“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特点
5
作者 姜风华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6-128,共3页
教育语言学是以问题为导向、以语言教育实际为出发点的学科,这是它区别于应用语言学或社会语言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先决条件,也是其作为教育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的生命力所在。近四十年来,国外尤其美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充... 教育语言学是以问题为导向、以语言教育实际为出发点的学科,这是它区别于应用语言学或社会语言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先决条件,也是其作为教育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的生命力所在。近四十年来,国外尤其美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充分说明和体现了教育语言学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问题导向 语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波斯基的教育语言学思想 被引量:4
6
作者 邓世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9年第1期57-63,共7页
斯波斯基的教育语言学思想源于一系列现实问题的驱动,同时理论上的准备也为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坚实基础。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聚焦语言与教育的互动、突出语言教育政策的重要性、以语言学为基础进行学科整合、倡导超学科研... 斯波斯基的教育语言学思想源于一系列现实问题的驱动,同时理论上的准备也为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坚实基础。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聚焦语言与教育的互动、突出语言教育政策的重要性、以语言学为基础进行学科整合、倡导超学科研究范式、关注社会因素、强调对"人"的重视是其教育语言学思想的典型特征。其教育语言学思想影响了多个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倡导以实践中的问题为驱动,打破了以理论为驱动的学科传统;改变了过去应用语言学将语言学理论直接运用于教育实践的做法,实现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次革命;以语言教育政策为导向的主张推动了语言政策研究的微观转向;对社会因素的重视助推了二语学习理论的社会转向这一重要的学科发展趋势;强调"人"的因素在教育语言学研究中的价值,对于"与语言有关的研究"调整关注焦点、摆脱语言中心主义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波斯基 教育语言学思想 源流 特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语言学的研究范式:解构与重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夏宁满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29,共6页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研究范式是形成常规科学的要素,是学术共同体必须遵守的理论体系,任何一门学科成为科学之前都要经过新旧范式之间的竞争和调整并逐渐走向成熟。受库恩范式理论启发,社会学家Guba&Lincoln依据学术共同体对某一研...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研究范式是形成常规科学的要素,是学术共同体必须遵守的理论体系,任何一门学科成为科学之前都要经过新旧范式之间的竞争和调整并逐渐走向成熟。受库恩范式理论启发,社会学家Guba&Lincoln依据学术共同体对某一研究领域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不同回答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范式划分为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四种研究范式。上述理论既为研究范式的解构提供了有力的分析依据,又为透视研究范式的重构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四十年来教育语言学研究的考察,认为教育语言学在经历从前范式科学(与应用语言学竞争而建立起范式)到常规科学(既有范式发生动摇)再到新常规科学的连续变化过程中,其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赖以运作的理论体系均呈现出一系列明显的、质的区别性特征。据此,教育语言学研究可以相应地解构为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等四种研究范式。而从重构的观点看,单一的研究范式已经无法涵盖教育语言学的全部属性和知识全貌,因而从单一研究范式向多元研究范式过渡将成为未来教育语言学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另外,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只有主动融入我国特有的语言文化背景,因地制宜,才能促进其自我成长,进而实现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 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教育语言学研究综述(2007~2017) 被引量:2
8
作者 陆珏璇 沈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年第5期59-67,共9页
教育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诞生之初与应用语言学领域内关于学科定义的争议直接相关,后来则发展成为以问题为导向、采用"超学科"研究范式的新型学科。通过对近年内(2007~2017)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教育语言学研究文章... 教育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在诞生之初与应用语言学领域内关于学科定义的争议直接相关,后来则发展成为以问题为导向、采用"超学科"研究范式的新型学科。通过对近年内(2007~2017)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教育语言学研究文章的梳理,分析该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通过对相关文献信息进行了可视化呈现,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作者合作网络以及发文量较高的期刊列表;另外还通过分析被引频次最高的14篇文章发现相关研究的主题和背景较为丰富、研究方法较为多样,理论性和实证性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总体而言体现了学科创始人Spolsky所倡导的"问题导向"原则和"超学科"研究范式。总而言之,教育语言学相对而言仍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还有不少值得发掘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研究趋势 文献可视化 超学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沿的教育语言学图景--《教育语言学新发展研究》评介
9
作者 严明 俞理明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04-108,共5页
教育语言学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性的研究领域。作为聚焦语言和教育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科与语言教师的精神家园,教育语言学对于当前语言教学、教师发展乃至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教育语言学蓬勃发展的... 教育语言学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性的研究领域。作为聚焦语言和教育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科与语言教师的精神家园,教育语言学对于当前语言教学、教师发展乃至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立足于教育语言学蓬勃发展的前沿图景,分析与评述了《教育语言学新发展研究》的结构框架、理论精髓、实践意义及其亮点与不足之处,由此归纳并呈现了当今教育语言学的热点议题与研究启示。述评旨在引导语言教师及教育研究者从这一标志性成果中了解教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最新视角及前沿动向,从而助力该学科连接起语言研究和教育实践,彰显其时代使命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学科属性 教育语篇 研究视角与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英语非正式学习能力的培养
10
作者 胡瑾 《海外英语》 2020年第6期1-2,共2页
教育语言学的产生为大学生英语非正式学习的探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该视角下,探究大学生英语非正式学习不仅能够关注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还能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在非正式学习的基础上,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在其语言行为折射的前提下... 教育语言学的产生为大学生英语非正式学习的探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该视角下,探究大学生英语非正式学习不仅能够关注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还能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在非正式学习的基础上,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在其语言行为折射的前提下得以提高的同时,大学生的其他能力,如反思能力、交际能力等也相应获得提升,从而大学生个体发展得以完善.基于此,为了进一步培养大学生非正式学习能力,一些相关优化路径被提出来,如大学生多重学习身份的整合、课外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及校内外学习资源的合理使用等,这些都帮助大学生从根本上实现语言学习与自我及他人教育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非正式学习 大学生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语言习得的有效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翁燕文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针对目前教师教育语言习得的研究空间相对狭隘、内容相对空洞的现状,提出了教师教育语言习得的研究必须在教育语言学的框架下向生活拓展、向社会延伸的主张,并分别从宽度、高度、效度和精度四方面具体阐述了教育语言习得的"生... 本文针对目前教师教育语言习得的研究空间相对狭隘、内容相对空洞的现状,提出了教师教育语言习得的研究必须在教育语言学的框架下向生活拓展、向社会延伸的主张,并分别从宽度、高度、效度和精度四方面具体阐述了教育语言习得的"生活化"、"艺术化"、"学生化"和"学术化"四条有效途径,构建了教师教育语言习得路径的立体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教师教育语言习得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政策规划研究的全球视野——评介《语言政策与教育中的政治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成淼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17-120,共4页
语言政策规划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早已为国际学界所重视,而在我国还可谓方兴未艾。《语言政策与教育中的政治因素》(英文)一书是教育语言学巨作《语言与教育百科全书(第2版)》(共10卷)的首卷,该书聚焦全球语言政策规划研究的新热点,... 语言政策规划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早已为国际学界所重视,而在我国还可谓方兴未艾。《语言政策与教育中的政治因素》(英文)一书是教育语言学巨作《语言与教育百科全书(第2版)》(共10卷)的首卷,该书聚焦全球语言政策规划研究的新热点,强调在语言政策规划与语言教育研究中采用广泛的社会历史、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分析,展现了全球语言与教育领域的新动态与演变情况,对促进我国包括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在内的语言政策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政策规划 外语教育政策 教育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媒体为教育带来什么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宁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4-38,共5页
关键词 数字化媒体 共同构筑主义 多媒体教育 虚拟语言学教育 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flections on Web-based language teaching
14
作者 CHENYiping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Web-based education has been enjoying greater popularity because of its undeniable advantages. It has been seen as a panacea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educational field, including language teaching. Based on the real... Web-based education has been enjoying greater popularity because of its undeniable advantages. It has been seen as a panacea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educational field, including language teaching.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reat potential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some viewpoin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pedagogy are put forward: firstly, technology is a tool, not a strategy; secondly, pedagogical concerns and theory should drive the way technology is used in education,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thirdly, what matters more than technology is how the technology is used for learning, and how it is integrated into the daily classroom scheme so that active engagement in acquisition-oriented work take place; and finally, the change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inevitably calls for parallel chang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dures. Available technologies can greatly enhance both student-teacher and 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 and can afford students increased opportunities for self directed learning. To be most effective, technology must be used to support well-planned curricular goals and should involve carefully designed activities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meaningful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based teach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EDAGOGY T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