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高等教育多元主体评价制度的缘起、架构与特征--兼论对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家琼 张亮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发展多元主体共治的评价制度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历经多年探索改革,英国建立起了政府、社会、高校多元主体共治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具体有轻触式的政府外部评价制度、多样发展的社会评价制度及成熟规范的高校内部评价... 发展多元主体共治的评价制度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历经多年探索改革,英国建立起了政府、社会、高校多元主体共治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具体有轻触式的政府外部评价制度、多样发展的社会评价制度及成熟规范的高校内部评价制度。以英国教育评价制度为参照,反观并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促进政府外部评价制度科学及简明化发展、社会评价制度多样化和法制支持、高校内部评价制度规范与自主性提升,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实现高等教育评价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评价制度 多元共治 新时代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正范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我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评价制度 评价 动力机制 高等教育市场 自我评价 高等教育管理 外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建立我国教育评价制度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3-46,共4页
制度是由法律规范规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的体系化.在现代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类、各种层次的制度,如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等;一个单位或部门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 制度是由法律规范规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的体系化.在现代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类、各种层次的制度,如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等;一个单位或部门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使各种各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行政 教育评价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教育评价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基本规律与实践启示--基于教育评价相关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司林波 裴索亚 王伟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7,共9页
教育评价制度变迁是新制度产生、更替和取代旧制度的动态过程,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规律。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1950~2020年我国教育评价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深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变迁规律发现,经... 教育评价制度变迁是新制度产生、更替和取代旧制度的动态过程,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规律。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1950~2020年我国教育评价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深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变迁规律发现,经济、技术与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是促成教育评价制度生成的驱动力;行为主体、制度属性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三者内部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是维系教育评价制度延续的关键点;制度机会是推动教育评价制度变迁的催化剂。外部环境、制度属性、行为主体和制度机会是影响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它们共同绘制和形塑了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特定的变迁规律。展望未来,教育评价制度要正视时代赋予的新要求,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育制度变迁的良好氛围;注重多元主体间的有序协调,促成制度变迁合力;重视制度本身的研究与反思,形成制度变迁的内生条件;加强教育评价制度内外部互动,把握制度变迁的关键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制度 制度变迁 政策文本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评价制度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展望 被引量:16
5
作者 司林波 裴索亚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共11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早期萌芽、初步探索、快速兴起、繁荣发展和深化提质五个重要阶段。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在政策理念、主体、内容、工具和目标等方面呈现出从"服务革命"向&qu...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早期萌芽、初步探索、快速兴起、繁荣发展和深化提质五个重要阶段。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在政策理念、主体、内容、工具和目标等方面呈现出从"服务革命"向"改革创新"、从"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从"单一松散"向"系统规范"、从"强制工具"向"混合工具"、从"普及教育"向"全面发展"转变的变迁特征。这种变迁并非偶然,而是评价主体、外部环境和制度属性三者之间互动的结果。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应该更加重视理念共识和多元协同参与,在评价内容、评价工具以及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深化新一轮教育改革发挥科学的指挥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评价制度 制度变迁 变迁规律 百年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验走向科学——高等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正范 贾群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2期66-70,共5页
本文对高等教育评价的目的、动力机制、评价的主体、元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认为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评价起步较晚 ,在运作方面经验主义占有较多的成分 ;高等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环节和手段 ,在成为高等教... 本文对高等教育评价的目的、动力机制、评价的主体、元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认为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评价起步较晚 ,在运作方面经验主义占有较多的成分 ;高等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环节和手段 ,在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环节和手段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本文最终认为 :高等教育评价要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环节和手段 ,其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从经验走向科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制度 高等教育质量 多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及其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贺君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S期153-155,共3页
关键词 教育评价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 高等教育制度 文化背景 各国 历史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义务教育评价制度——浙江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之二
8
作者 戴莲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6-31,共6页
一项工作,确定了它的目的,做了以后,检测一下它的效果,看是否达到了目的,或者说达到了何种程度,作出相应的判断,这种判断就叫做评价。做教育工作也是一样,确定了它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检测一下教育效果,看是否达到了目标,或者说达到了... 一项工作,确定了它的目的,做了以后,检测一下它的效果,看是否达到了目的,或者说达到了何种程度,作出相应的判断,这种判断就叫做评价。做教育工作也是一样,确定了它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检测一下教育效果,看是否达到了目标,或者说达到了何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制度 教育目标 教育课程 评价方式 改革探索 义务教育 思想品德 课外活动 定性评价 知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变迁:脉络、逻辑与路向 被引量:18
9
作者 冯丹 朱德全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9-77,86,共10页
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先后经历了由主要指向政治到同时兼顾政治与经济再到顾全政治、经济和人本的横向发展时期,现正迈上价值整合下的纵深发... 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先后经历了由主要指向政治到同时兼顾政治与经济再到顾全政治、经济和人本的横向发展时期,现正迈上价值整合下的纵深发展道路。整个制度变迁历程并非随机展开,而是宏观上受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因素的影响,中观上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微观上受行动者利益博弈和经验学习的驱动。未来教育评价制度应依循制度变迁的多重逻辑,以原则锁定为要旨,在守住“内在规定”的基础上把握“外在契机”;以过程调控为重点,在侧重“历史继承”的基础上寻求“现状突破”;以主体激活为抓手,在强化“统一规范”的基础上突出“自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制度 历史制度主义 政策变迁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省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与制度框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自敏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共5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台湾省形成了由立法创制、"教育部"控制,并吸纳民间评鉴机构参与的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评鉴制度。其中"教育部"是组织评鉴活动的主体,将具体的评鉴活动委托给独立的专责机构——高等教育评鉴中心...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台湾省形成了由立法创制、"教育部"控制,并吸纳民间评鉴机构参与的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评鉴制度。其中"教育部"是组织评鉴活动的主体,将具体的评鉴活动委托给独立的专责机构——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和民间评价机构——台湾评鉴协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教育评价制度 高等教育评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深层动因、行动主体与实践策略--基于制度创业理论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越 赵欢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8,共8页
行业企业参与评价作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关键路径,目前在我国处于制度创业阶段。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的深层动因包括上位规制变革、科学技术冲击与技术人才紧缺等外部环境变化,以及行政主导型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内部矛盾。... 行业企业参与评价作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关键路径,目前在我国处于制度创业阶段。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的深层动因包括上位规制变革、科学技术冲击与技术人才紧缺等外部环境变化,以及行政主导型高等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内部矛盾。为了追求核心利益、担当社会责任,行业企业需要与政府、高职院校一起行动,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多元评价新格局。进一步推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评价,需要采用理论化策略明确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的资质条件,利用社会网络策略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实践扩散化,运用文化策略实现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的再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制度 制度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长效评价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9-33,共5页
当今社会对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培养会学习、会生存、会创新、会自我发展的人才。高等教育评价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总结评价工作的成功经验,加大对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 当今社会对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培养会学习、会生存、会创新、会自我发展的人才。高等教育评价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总结评价工作的成功经验,加大对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消除目前高等教育评价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努力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高等教育长效评价机制,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各自的办学定位上凸显个性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评价工作 科学 人才培养 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评价制度 教育人才 自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评价的管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本固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0-13,共4页
开展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加强教育评价的管理,以期充分地发挥评价的诸种功能。评价管理是教育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评价管理如何,对评价的运行和效果影响甚大。因此,在... 开展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加强教育评价的管理,以期充分地发挥评价的诸种功能。评价管理是教育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评价管理如何,对评价的运行和效果影响甚大。因此,在进行教育评价时,必须加强评价管理工作。教育评价的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本文仅就教育评价制度、教育评价中的政策性问题及教育评价的指导等三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制度 综合评价 教育质量 评价因素 片面追求升学率 评价标准 学校教育 评价管理 管理工作 职业技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等教育评价的社会学思考
14
作者 陈宏军 《现代大学教育》 1987年第4期81-83,共3页
高等教育是社会这个庞大机器运行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前景如何,是受社会其他众多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的。因此,如何使高等教育更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则是当前中国高教事业发展所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伴随教育体... 高等教育是社会这个庞大机器运行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前景如何,是受社会其他众多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的。因此,如何使高等教育更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则是当前中国高教事业发展所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伴随教育体制改革而来的,势必是宏观管理的加强,这就使得高等教育评价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 社会学思考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育评价制度 重大课题 子系统 教育体制改革 高等院校 发展前景 宏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的价值异化及其扭转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定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37,20,共5页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挥棒”,是对教育活动或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不仅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旨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决克服...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挥棒”,是对教育活动或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不仅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旨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1]。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评价 高等教育评价 价值异化 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制度 指挥棒 引领作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其评价观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文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12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发展性教育评价 评价 价值 教育评价制度 20世纪80年代末 奖惩性 行政权力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高等教育评价
17
作者 袁韶莹 《外国教育研究》 1988年第2期52-57,共6页
一、战前的日本高等教育评价公元1868年,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开始了。在政治上,废除封建幕藩休制,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了中央集权制的政体。在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实行新地税制,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一、战前的日本高等教育评价公元1868年,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开始了。在政治上,废除封建幕藩休制,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了中央集权制的政体。在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实行新地税制,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在教育方面,明治政权“求知识于世界”,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全面学习西方,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在全民范围内普及教育,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理论 大学设置基准 日本教育 高等学校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教育目标 中央集权制 日本近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教育评价刍议
18
作者 徐学尚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3期25-28,33,共5页
深化教育改革要求省(市)、地(市)政府及其教育职能部门在教育管理中,既要加强宏观的监督控制,更要进行宏观的指导与服务。这离不开对下属县(市)教育工作进行制度化的视导和评价,离不开切实地对一个县、一个市的教育工作现状进行考察和... 深化教育改革要求省(市)、地(市)政府及其教育职能部门在教育管理中,既要加强宏观的监督控制,更要进行宏观的指导与服务。这离不开对下属县(市)教育工作进行制度化的视导和评价,离不开切实地对一个县、一个市的教育工作现状进行考察和研究。本文试图对县级教育评价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制度 各级各类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管理 教育改革 职能部门 成人教育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教育研究》2025年重点选题
19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28,共1页
1.世界教育理论与思潮研究2.新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研究3.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历史与比较研究4.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比较研究5.教育评价制度与模式的比较研究6.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7.家校社协同教育的比较研究8.教育... 1.世界教育理论与思潮研究2.新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研究3.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历史与比较研究4.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比较研究5.教育评价制度与模式的比较研究6.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7.家校社协同教育的比较研究8.教育对外开放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比较研究9.全球化新时代国家认同与全球素养教育研究10.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与比较研究1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12.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改革的比较研究13.创造性与批判思维培养的比较研究14.素养本位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教育改革 教育体系建设 教育强国 可持续发展教育 协同教育 教育评价制度 发展战略研究 教育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新教育环境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范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7,共4页
创新教育与教育环境优化成正相关。本文着重论述了有利于创新教育实施的社会文化环境、国家育人政策环境、学校教学环境 ,特别是就教育培养目标、教育评价制度、考试制度及其课堂环境发表了看法 ,认为优化学校硬环境与软环境 ,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学校 教师 环境教育 育人政策 教学环境 培养目标 教育评价制度 考试制度 课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