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另一种言说教育的方式——《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评介
1
作者 刘铁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书评 肖川 教育研究 社论体教育言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跨界思维推动高校设计基础教育创新 被引量:8
2
作者 石林 吕太峰 +1 位作者 牟峰 王乐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11,共6页
设计类专业已成为中国最热门的专业,但设计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或问题。概而言之,这些不足与问题表现为三大局限:教育教学思维局限于小世界;教育教学行为局限于小天地;教育教学言说局限于小圈子。因为这三大... 设计类专业已成为中国最热门的专业,但设计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或问题。概而言之,这些不足与问题表现为三大局限:教育教学思维局限于小世界;教育教学行为局限于小天地;教育教学言说局限于小圈子。因为这三大局限,高校设计基础教育不适应大世界、大天地、大圈子的"大设计",从而不足以支撑高质量设计人才培养。思维决定出路,要走进"大",必然先走出"小",要实现"小""大"转变,首先要在思维层面寻找策略,跨界思维无疑是有益选择。跨界思维具有多维性、关联性与融合性,这些特征决定,跨界思维是人类知识进步与能力提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与推动力。用跨界思维推动高校设计基础教育创新,可以采取三大措施:以跨界思维为支持与推动,培育大世界教育教学思维;以跨界行为为参照与范式,建构大天地教育教学行为;以跨界言说为背景与指向,创设大圈子教育教学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思维 教育思维 教育行为 教育言说 设计基础教育 设计3.0 大设计 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诗意:教育本真的失落与回归 被引量:4
3
作者 冯铁山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5,共4页
教育目的是"为人"的,其价值取向是"人为"的。人的诗意生成性本质决定了教育具有诗意生成性的本质。中国传统教育以诗意文化为依托,运用诗意言说的方式,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质效,自然具有诗意... 教育目的是"为人"的,其价值取向是"人为"的。人的诗意生成性本质决定了教育具有诗意生成性的本质。中国传统教育以诗意文化为依托,运用诗意言说的方式,形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质效,自然具有诗意的本质。而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一度奉"理性教育"为圭臬,使得教育朝"逻各斯中心"发展,教育成为"非诗意"的存在。教育本真回归的路径在于教育目的指向培养完整的人、教育内容依托诗意文化、教育过程润泽心灵、教育言说凭借典雅的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本真 诗意 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教育过程 教育言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