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中小学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体系整体设计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的视角
1
作者 顾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4,共10页
当今社会的科技创新正沿着领域内部的高度分化、领域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整体的系统集成三个“增长极”快速发展。加强大中小学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建设的一体化设计对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部署,建立更为完善、更适应现代... 当今社会的科技创新正沿着领域内部的高度分化、领域之间的不断交叉和整体的系统集成三个“增长极”快速发展。加强大中小学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建设的一体化设计对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战略部署,建立更为完善、更适应现代性和具有创新力的学科体系,培养学生辩证的学科意识和先进的学科理念及跨学科学习能力,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教育基点和创生高等教育高点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大中小学跨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一体化设计必须秉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导向、坚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知识生产规律、关注学生学科学习的横向融通和纵向衔接。当前要重点解决一体化设计中基础教育跨学科课程优化、高等教育交叉学科发展深化、大中小学学科体系效能强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跨学科 交叉学科 一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高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逻辑、现实挑战与行动路径
2
作者 赵鹏 王飞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4,共7页
目前,涉农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存在多维障碍,面临教育供给与农业产业需求脱节、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效能不足、涉农领域人才吸引与评价机制僵化等突出问题。鉴于此,涉农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树... 目前,涉农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存在多维障碍,面临教育供给与农业产业需求脱节、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效能不足、涉农领域人才吸引与评价机制僵化等突出问题。鉴于此,涉农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树牢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构建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等农林教育提质增效,加快实现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高素质涉农人才队伍,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卓越智慧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教育科技人才 一体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地方高校转型研究
3
作者 董超俊 赵雨旸 李亚东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9,I0003,共9页
高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以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为重点;作为一种新的质量观,以人民至上、整体协同和追求卓越为目标;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观,以提质增效、系统跃升和转型变轨为特征。地方高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遵循三大逻辑理路:... 高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以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为重点;作为一种新的质量观,以人民至上、整体协同和追求卓越为目标;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观,以提质增效、系统跃升和转型变轨为特征。地方高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遵循三大逻辑理路:遵循大学发展逻辑,融入社会发展大系统,探索中国特色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坚持“三位一体”统筹谋划,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政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成为地方发展的共同体,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地方高校分类特色发展之路。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转型需要在办学定位、发展策略、动力机制、范式转型四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在办学定位上坚守“地方性”生长基因和“应用型”类型特征;在发展策略上以高质量为追求,注重需求导向,与地方深度融合;在动力机制上把政策牵引力和需求拉动力内化为自我革新内驱力;范式转型是从规模扩张高增长范式转向创新驱动高质量范式。地方高校向高质量发展范式转型的实施路径为:基于核心价值转移的本体论,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升级;基于分类特色发展的认识论,由“经院型模式”向“应用型模式”转变;基于“三位一体”的方法论,从“地方中的高校”向“地方的高校”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应用型高校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主题专栏(三):面向科技强国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实证和政策”征稿启事
4
作者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编辑部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科技强国 科教兴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重逻辑
5
作者 张玉倩 李天群 苏晨晨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88,共7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基于深刻政策背景、现实需求、历史经验的多维考量。教育科技...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基于深刻政策背景、现实需求、历史经验的多维考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逻辑在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全球挑战,新发展格局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视域下推动成果转化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教育作为基础支撑,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科技作为核心驱动,研用创新技术助力产业升级;人才作为重要保障,通过创新知识促成成果转化;通过内在联系和协同效应,以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逻辑在于:加强顶层设计,确保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目标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间平衡发展提升整体效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水平实现系统效能;推动产学融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构建竞争优势;强化人才培养,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引领建设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新质生产力 教育体制改革 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中职业院校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实现——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视角
6
作者 宾恩林 刘志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7-64,共8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正在走向深度同构。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需要职业院校充分体现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双向桥梁与纽带、区域创新与社会服务的人才孵化器与技术服务商、协同...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正在走向深度同构。市域产教联合体要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需要职业院校充分体现产业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双向桥梁与纽带、区域创新与社会服务的人才孵化器与技术服务商、协同治理与利益平衡的关键枢纽角色。具体而言,需要通过双向协同共创、跨专业联合研发与终身学习,充分实现市域产教联合体中职业院校的桥梁功能;通过强化技术研发孵化功能、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区域就业创业孵化能力,充分实现市域产教联合体中职业院校的“人才孵化器”与“技术服务商”服务功能;通过成为主体协同治理的推动者、多方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者、多维质量监测标准的制定者,充分实现职业院校作为“协同治理者”与“利益平衡者”的平衡功能。当然,这些功能的实现,还有待政府顶层设计、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共享机制、决策平台与差异化发展等更多具体而深入的研究与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职业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角色定位 功能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模式与策略——基于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视角
7
作者 李璐 高书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5,共13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是激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动力源效能和发挥“三位一体”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功能的关键。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网络”(CHANEST...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是激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动力源效能和发挥“三位一体”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功能的关键。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网络”(CHANEST)模型,揭示三大城市群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领航优势与跨区域协同的互补特性,提出构建“优质引领示范区”“创新驱动试验区”“筑巢引凤磁力区”“数智赋能先行区”四区建设图景,为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促进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案。建议通过设立国家级工作专班、建立跨区域多部门协作委员会、健全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完善宏观统筹体系,优化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战略性校际合作、科研激励评价等微观运行机制,协同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多维统筹和“看不见的手”的激活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 区域协同发展 CHANEST模型 高等教育布局优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理工科博士学位供给优化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
8
作者 方建锋 房欲飞 王克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5,共10页
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先导和基础工程,对教育强转化为科技强、人才强起着促进作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教育强国建设着力加强理工科博士的自主培养。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观之,当前我国... 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先导和基础工程,对教育强转化为科技强、人才强起着促进作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教育强国建设着力加强理工科博士的自主培养。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观之,当前我国理工科博士学位供给尚面临生产强度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基础学科占比较低影响了原创性科技突破、培养质量不高带来人才外流风险等挑战,与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尚有差距。建议以《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法律的发布为契机优化学位供给能力,顺应国际趋势将新增博士学位投放到理工科领域,加大基础学科学术学位供给力度,以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推动理工科博士培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理工科 博士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伟 邓小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8,共8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本体逻辑是人力资源高质量供给,价值逻辑是科技和产业双向赋能,方法逻辑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在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职业教育治理理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本体逻辑是人力资源高质量供给,价值逻辑是科技和产业双向赋能,方法逻辑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在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职业教育治理理念、制度以及发展路径上面临现实困境。从实践路径看,深化人才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是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它们分别培育了人力资源赋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筑牢了科技与产业双向赋能的新基石、夯实了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新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高质量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曾令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6-14,共9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教育、科技、人才基于历史和现实需求在职业教育中实现功能协同,使职业院校从技能传授场所转变为综合性平台,助力职业教育融入国家战略,培养多元化高端人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教育、科技、人才基于历史和现实需求在职业教育中实现功能协同,使职业院校从技能传授场所转变为综合性平台,助力职业教育融入国家战略,培养多元化高端人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表现在工业革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教育、科技、人才协同作用,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手段随时代变化;政策逻辑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思路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完善教育体系、加速科技转化、优化人才培养;现实逻辑即职业教育生态是应用型科技与技术技能人才的“孵化器”,人才生态是科技创新与职教改革的“驱动力”,科技生态是教学变革与人才培养的“催化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是:构建多元融通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教发展模式;在职业教育中传递科学技术,再生产科学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培养前沿产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适配性,促进学习者的生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11
作者 李立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1,共9页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连接点,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连接点,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为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结构与区域布局,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使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分新型研究型大学早日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博士生教育 科技创新 “双一流”建设高校 新型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高校创新之道——基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的面板模型
12
作者 黄兆信 龙泽海 韩冠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8,共1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高校是其中实施的核心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为理论基础,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探讨高校创新之道。本文通过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指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创新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高校是其中实施的核心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为理论基础,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探讨高校创新之道。本文通过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指标的数据,构建面板模型,研究高校创新体系以及投入扩散与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构建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创新人力投入是高校创新产出的根本源泉;创新经费投入构成高校创新产出的核心保障;技术转让对于高校创新产出具有重要激励作用;国际合作研究为高校创新产出提供重要推动力,但国际会议交流还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基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高校创新 创新投入 创新扩散 创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法律视野研讨会暨《重庆高教研究》第五届青年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13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6月7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法律视野研讨会暨《重庆高教研究》第五届青年学术沙龙在西北师范大学云衢楼文科实训楼103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暨学术沙龙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为主题,由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重庆高... 6月7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法律视野研讨会暨《重庆高教研究》第五届青年学术沙龙在西北师范大学云衢楼文科实训楼103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暨学术沙龙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为主题,由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重庆高教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兰州工商学院法学院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法律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下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14
作者 赵心慧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76,共15页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五维一体的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2010—2020年... 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五维一体的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2010—2020年,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呈递增态势,其中,产业创新成为占比最大的要素,而体制机制创新是降幅最大的要素;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和结构均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机制分析表明,高等教育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劳动力流动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与中西部地区相比,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因此,需要强化创新驱动战略顶层设计;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为新质生产力贡献高校力量;通过优化高等教育学科布局、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 人力资本 教育科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视角下西部高等教育布局优化分析
15
作者 李立国 田浩然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4,共12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既不是西部自身教育、科技、人才如何“内循环”的问题,更不是西部如何赶超东部的问题,实质上是通过优化西部高等教育布局助推全局意义上的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促进全局创新发展的问...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背景下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既不是西部自身教育、科技、人才如何“内循环”的问题,更不是西部如何赶超东部的问题,实质上是通过优化西部高等教育布局助推全局意义上的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促进全局创新发展的问题。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视角审视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事业,可以破除将西部高等教育天然置于“被动受援”地位而形成的认知性锁定。西部高等教育需要通过优化布局,建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并带动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提升对经济社会和创新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根据少子化、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先升后降等的人口形势变化,合理调节布局规模,建立适应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将西部的人口压力及生育潜力转化为人才红利;面向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高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类型和层次等布局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机制,为西部人才自主培养及续留创造条件,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更强动能。西部内部不同地区需要在考虑自身资源禀赋、办学条件及能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完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构建与大国国情、战略全局和区域特色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不断加大优质资源供给力度,差异化地实现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西部高等教育 区域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现状及路径
16
作者 韩晓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181-183,共3页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战略协同角度出发,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整合资源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该... 锚定农业强国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战略协同角度出发,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整合资源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该文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协同效应出发,分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以教育为先导汇聚各方资源,以科技为动力振兴乡村产业,以人才为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协同配合,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乡村全面振兴 协同效应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视角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基本路径 被引量:34
17
作者 史少杰 郭静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规律,是我国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与人才培养、产业变革和科技进步...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规律,是我国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与人才培养、产业变革和科技进步同频共振。为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署,职业教育要立足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核心任务,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逻辑,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匹配度;深化科教融汇,增强服务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探索赋能路径,塑造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优势;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深化职普融通,优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科教融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晓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6-79,共4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应着力解决体系架构、组织实施、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治理协同问题,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应着力解决体系架构、组织实施、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治理协同问题,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改革重点,打通堵点卡点,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科技 人才 一体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高教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立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共8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认识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加快人才培养改革,服务和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改革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结构的上移,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与质量;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与优势学科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构建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职业教育何以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欧洲深度科技人才计划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可心 顾岩峰 刘永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3-80,共8页
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提升内在需求有效耦合的关键破局点。欧洲“深度科技人才计划”,以强调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深度科技人才承诺、设立重大挑战与深度科技相结合的... 职业教育、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提升内在需求有效耦合的关键破局点。欧洲“深度科技人才计划”,以强调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深度科技人才承诺、设立重大挑战与深度科技相结合的跨学科教育计划、构建深度科技人才培训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平台、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和促进创新创业成果孵化以及提供深度科技人才培训奖励和多元化的资金支持等路径,有效衔接了《欧洲新技能议程》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核心理念与《新欧洲创新议程》的实践内容,呈现出联结性、有组织、个性化与可持续性等特征,能够为我国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 深度科技人才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