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涉农高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逻辑、现实挑战与行动路径 |
赵鹏
王飞
|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跨区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模式与策略——基于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视角 |
李璐
高书国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教育强国背景下理工科博士学位供给优化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角 |
方建锋
房欲飞
王克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高校创新之道——基于创新投入扩散与创新产出的面板模型 |
黄兆信
龙泽海
韩冠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主题专栏(三):面向科技强国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实证和政策”征稿启事 |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编辑部
|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重逻辑 |
张玉倩
李天群
苏晨晨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市域产教联合体中职业院校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实现——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视角 |
宾恩林
刘志杰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访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 |
周红飞(文/图)
陈玺(文/图)
田明
|
《农村农业农民》
|
2024 |
1
|
|
9
|
高质量职业教育何以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欧洲深度科技人才计划的经验及启示 |
牛可心
顾岩峰
刘永虎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纵横贯通一体推进——区域推进思政课程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
刘志宏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与“双减”一体化推进研究 |
李瑞雪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2
|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
田养邑
马婷婷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3
|
促进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协同培养 |
赵忠秀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14
|
系统论视域下教育强国“六力”的学理阐释与提升策略 |
阙明坤
余蕊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赋能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进路 |
周翔宇
沈锦璐
吴伟
|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教育强国的龙头带动:高等教育的新使命(笔会) |
张应强
王建华
李立国
王洪才
陈廷柱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7
|
开展专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 |
王兆明
眭平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1998 |
0 |
|
18
|
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提升与制度完善 |
戴庆倩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新型农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张素敏
|
《河北农业科技》
|
2008 |
1
|
|
20
|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新质人才培养:耦合机制与实践路径 |
梁宇健
|
《黑龙江高教研究》
|
20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