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建华 杨铁黎 《体育文化导刊》 1997年第6期46-48,16,共4页
美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历史沿革张建华,杨铁黎近年来,为推动我国体育院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国体育专业教育的研究受到重视,尤其对美国体育专业教育的研究倍受关注。然而研究多集中在对现状的单纯比较方面,并且多以课程研究为主。至... 美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历史沿革张建华,杨铁黎近年来,为推动我国体育院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国体育专业教育的研究受到重视,尤其对美国体育专业教育的研究倍受关注。然而研究多集中在对现状的单纯比较方面,并且多以课程研究为主。至于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专业教育 体育院系 体育教师 体育师范学校 教育的历史 研究生教育 美国体育 体育学院 师范教育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新拓展——读《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
2
作者 马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5,共3页
2002年12月,湖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大型系列学术专著《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该书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教育史基金项目,由李国钧教授主编,上海、南京、山东等地多位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阅读这套书,使人感... 2002年12月,湖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大型系列学术专著《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该书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教育史基金项目,由李国钧教授主编,上海、南京、山东等地多位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阅读这套书,使人感到该书在教育史研究的开拓上化了很多功夫,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视角新颖。长期以来,对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主要从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两个角度着手,在全国的范围内,对以往教育发展进行各有侧重的考察,这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 教育研究 《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 李国钧 特点 教育制度 教育思想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豫皖苏区教育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述略 被引量:3
3
作者 霍文达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5期68-71,共4页
鄂豫皖苏区教育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鄂豫皖苏区教育为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作用。鄂豫皖苏区的创立有其自己的特点,在党的领导下,基本上是以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 鄂豫皖苏区教育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鄂豫皖苏区教育为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作用。鄂豫皖苏区的创立有其自己的特点,在党的领导下,基本上是以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主要骨干,广泛深入地发动、组织和领导农民暴动,建立革命武装,就地开展游击战争,实行武装割据,逐步建立和形成的革命根据地。在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过程中,鄂豫皖边区革命教育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苏区 教育的历史 苏区教育 地位与作用 列宁 文化教育 苏维埃政权 革命斗争 红军 新民主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族精神构建和发展中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庆贵 张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92,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的中坚,民族的精华,最能体现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并...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然,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的中坚,民族的精华,最能体现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并影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高等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构建 教育的历史 邓小平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国民族 现代民族精神 理性观念 现代价值 科学技术 价值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树荫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122-127,共6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民主革命时期 教育的历史 军队政治工作 组织形式 政工人员 抗战时期 马克思主义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基础教育的历史性任务
6
作者 王文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Z1期4-6,共3页
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基础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国家教委副总督学王文湛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唯一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90年代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基础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国家教委副总督学王文湛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唯一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90年代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优劣,以及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的历史 应试教育 教学改革 “转轨” 教育质量 课程方案 教育部门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党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经验
7
作者 尹书博 《学习论坛》 1998年第6期10-12,共3页
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高度重视党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 从本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毛泽东就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0年,他写下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毛泽东思想 中国共产 邓小平理论 教育的历史 理论联系实际 干部教育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步教育与美国当代教育
8
作者 徐辉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进步教育 开放教育 生计教育 课程改革 儿童 职业技术教育 美国教育 进步教育运动 皮亚杰 教育的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传播与技术的研究基础——《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一部分述评 被引量:15
9
作者 郑太年 任友群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0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文概要介绍了J.Michael Spector,M.David Merrill,Jeroen Van Merrienboer&Marcy P.Driscoll主编的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Third edition)〔《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Lawr... 本文概要介绍了J.Michael Spector,M.David Merrill,Jeroen Van Merrienboer&Marcy P.Driscoll主编的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Third edition)〔《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年出版〕第一部分"研究基础"的主要内容。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指向学习真实性的理论观点。在历史基础部分,回顾了教育传播与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和经历的范式转变;在理论基础部分,概括了教育传播与技术所基于的学习心理学观点及其哲学基础、关于记忆与动机的实证观点以及传播理论、人机交互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在指向真实性的理论观点中,综述了复杂性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和情境主义理论。最后对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基础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传播与技术 教育传播与技术的历史 教育传播与技术的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育的出发点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喜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7,共7页
近些年来,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哲学思潮,也波及到了教育界。有的同志用异化论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有的同志认为应把人提到是教育的出发点的高度来研究教育的理论;有的同志认为人自身的自由和幸福就是人... 近些年来,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哲学思潮,也波及到了教育界。有的同志用异化论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有的同志认为应把人提到是教育的出发点的高度来研究教育的理论;有的同志认为人自身的自由和幸福就是人的最高的价值所在,因而教育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成为自由幸福的人;甚至有的同志认为人类的历史,人的发展的历史,教育的历史,就是人的需要的产生、需要的满足和新需要产生的历史。这就向教育理论界提出了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到底怎样看待教育,教育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出发点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教育的历史 教育价值 人的发展 抽象的人 人的需要 教育起源 教育目的 社会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理解社会教育本质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千野阳一 吴遵民 杜忠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5,共7页
要深入理解社会教育的本质首先必须注意研究方法问题。最简洁的方法是将社会教育看成是学校教育以外的教育活动的总称,进一步的方法是在有关社会教育的立法层面上所作的考察,两者都不足以探究社会教育的本质。对社会教育本质的探讨必须... 要深入理解社会教育的本质首先必须注意研究方法问题。最简洁的方法是将社会教育看成是学校教育以外的教育活动的总称,进一步的方法是在有关社会教育的立法层面上所作的考察,两者都不足以探究社会教育的本质。对社会教育本质的探讨必须在历史层面上展开,必须明确由谁、在何时、持有何种目的来组织社会教育,即须在下层民众的要求与上层统治阶级的意志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教育的历史理解 下层民众的呼声 统治阶级的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应邀来我校讲学
12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国内外知名 博士生导师 艺术学院 中华美学 研讨班 电视艺术 教育的历史 中国音乐学 高等艺术 艺术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