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的人民性:思想溯源、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
1
作者 李松楠 杨兆山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8,共11页
教育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价值属性,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超越,并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教育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探究教育的人民性的理论内涵需从多重维度出发。在主... 教育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价值属性,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超越,并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教育历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探究教育的人民性的理论内涵需从多重维度出发。在主体之维,教育的人民性是个体的人与群体的人的统一;在过程之维,教育的人民性指向“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在目标之维,教育的人民性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最终走向人类解放。新时代,践行教育的人民性应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确立人民的教育主体地位;健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升人民的教育参与水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保障人民共享教育发展成果,更好地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人民性 教育强国 人民为中心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