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活动史研究述论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洪宇 李浩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111,共4页
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以及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教育活动史主要以历史上感性、实在、具体的教育活动的发展以及演变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它作为一个崭新研究领域... 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以及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教育活动史主要以历史上感性、实在、具体的教育活动的发展以及演变历史作为研究对象。它作为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应当建立全新的研究范式,即追求全景式总体史的研究宗旨;以民众的教育生活为研究重点;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研究取向以及树立地上与地下、史学与文学、书面与口述三结合的大史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活动史 研究重点 研究取向 料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史学与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永 周洪宇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71-74,共4页
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史学需要大胆借鉴当代西方新史学理论,充实和加强自身理论体系。作为新史学的一支,微观史学"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研究视角与教育活动史研究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它对中国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启示可归... 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史学需要大胆借鉴当代西方新史学理论,充实和加强自身理论体系。作为新史学的一支,微观史学"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研究视角与教育活动史研究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它对中国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启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微观化的研究取向;以问题为研究本位;总体史的研究宗旨;多元结合的大史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 教育 教育活动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活动史多维视野的实现途径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洪宇 李艳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6-81,149,共6页
教育活动史多维视野是教育活动史未来的发展目标。它主要通过借鉴母体学科史学的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予以实现。通过日常史学、历史人类学来把握教育活动主体的日常教育活动,而身体史学、心理史学、口述史学再现了教育活动主体的内心... 教育活动史多维视野是教育活动史未来的发展目标。它主要通过借鉴母体学科史学的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予以实现。通过日常史学、历史人类学来把握教育活动主体的日常教育活动,而身体史学、心理史学、口述史学再现了教育活动主体的内心和声音,大众史学则实现了为民众写教育活动史的宗旨,它们共同促成了教育活动史研究的人民性;通过图像史学、形象史学、影视史学把握的生动感官符号,促成了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形象性;通过计量史学的量化数据和精密统计,实现了教育活动史研究的科学性;比较史学通过思维扩展则落实了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全球性、整体性。可以说,教育活动史的多维视野最终促成教育活动史研究茁壮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活动史 多维视野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多维视野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洪宇 李艳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115,共7页
教育活动史研究从回归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本源、顺应社会科学视野下移的取向、构筑教育史学科的基本要件、解决学科危机的重要尝试以及延续和构建本土学术脉络几方面彰显了研究的必要性,史料的支撑、理论方法的充实以及团队力量的和... 教育活动史研究从回归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本源、顺应社会科学视野下移的取向、构筑教育史学科的基本要件、解决学科危机的重要尝试以及延续和构建本土学术脉络几方面彰显了研究的必要性,史料的支撑、理论方法的充实以及团队力量的和谐努力更增强了研究可能实现的力度。教育活动史研究应坚持跨学科研究,特别是吸收"母体"学科的养分。在此基础上,以日常史学、身体史学、形象史学等,推动教育活动史研究最终形成朝向人民本位、深入深刻、直观生动、历史声音、实证支撑的多维视野。而这,也是教育史学乃至整个史学的未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活动史 研究 多维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教育活动史研究 构筑教育史学新框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洪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6-101,共6页
长久以来,教育史学研究均以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为研究对象,忽视了对教育过程中人的活动的研究,使得教育史学研究由于缺乏教育活动史研究这一前提,变成了一门"只见物不见人"的学科。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各种方... 长久以来,教育史学研究均以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为研究对象,忽视了对教育过程中人的活动的研究,使得教育史学研究由于缺乏教育活动史研究这一前提,变成了一门"只见物不见人"的学科。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并进行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教育活动史是起源、前提和基础,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是派生物和结果。因此,研究教育史,必须研究教育活动史。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应该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逻辑的思维解读历史的文本,用翔实的史料还原过往的教育活动,用叙事的语言构筑多彩的教育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活动史 研究 发展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化史视域下教育活动史研究的“三个转向”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宝权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新文化史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它的兴起拓宽了历史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的范畴和领域,使历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推动了跨学科的历史研究的发展。教育史学作为教育学与... 新文化史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它的兴起拓宽了历史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的范畴和领域,使历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推动了跨学科的历史研究的发展。教育史学作为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与历史学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应该也需要从历史学中汲取营养,获得自身新的发展。近些年来在教育史学界悄然兴起的教育活动史研究可以从新文化史当中获取一些新的启示。新文化史视域下的教育活动史研究需要实现"三个转向":研究视角应从上层转向民众,将人重新放回到历史当中;研究重心应从宏大转向微观,注重具体描写;历史撰述应从分析转向叙事,注重平实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 教育活动史 研究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教育活动史观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涂怀京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0-185,共6页
胡适是民国时期教育界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对教育活动史及其研究也多有精辟之见。他主张勤力搜集、审慎甄别、精心辑录教育活动史料,认为开展教育活动史研究,对探析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发展源流,对撰写"活的教育史"均极... 胡适是民国时期教育界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对教育活动史及其研究也多有精辟之见。他主张勤力搜集、审慎甄别、精心辑录教育活动史料,认为开展教育活动史研究,对探析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发展源流,对撰写"活的教育史"均极有裨益。胡适对中国近现代教育活动的"著述性"、"实践性"、"影响力性"等特质性参与,对当代教育活动史研究乃至整个教育史学科建设,仍具有切实的启发作用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教育 教育活动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支点与突破:对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国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3,共6页
教育活动史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课程设置和丰富教学内容,其价值是多元的,在于发掘、保存和传承教育活动传统以及服务于进行中的教育改革和预测未来教育走向等。同时,基于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教育活动资料原始积累阶... 教育活动史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课程设置和丰富教学内容,其价值是多元的,在于发掘、保存和传承教育活动传统以及服务于进行中的教育改革和预测未来教育走向等。同时,基于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教育活动资料原始积累阶段、常态关注性思考阶段、实质性研究突破阶段和新常态化研究阶段;基于郭熙透视山体的"三远法",亟须构建多维立体研究视角;基于西方"微观史学"及"深度描述"理论,亦应将"形而下"的碎片化的史料,运用历史想象,建构一幅相对完整的、真实的、鲜活的教育活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活动史 多元价值 多维立体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活动史与新时期教育史学科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2
9
作者 樊艳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传统教育史学科建设中以制度史、思想史为主体的"二分法",难以包容新时期教育史学科研究的发展,局限性日益体现。教育史学科体系"三分法"新构架的提出,指明了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纳入... 传统教育史学科建设中以制度史、思想史为主体的"二分法",难以包容新时期教育史学科研究的发展,局限性日益体现。教育史学科体系"三分法"新构架的提出,指明了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纳入历史研究视野的教育活动史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力图使教育活动史与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一起共同成为教育史学科体系构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史纳入教育史学科体系,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史学走向,加强史学与现实、生活与社会的联系,还会更加关注微观问题,带动教育专史发展,对丰富教育史研究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活动史 教育学科体系 二分法 三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开创性的教育活动史力作——评周洪宇教授的《学术新域与范式转换——教育活动史研究引论》
10
作者 黄亚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0-61,88,共3页
周洪宇教授的《学术新域与范式转换——教育活动史研究引论》是国内外较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活动史理论研究的专著,该书作者论证了教育活动史是一个更为基础、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旗帜鲜明地将教育活动史研究纳入到教育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 周洪宇教授的《学术新域与范式转换——教育活动史研究引论》是国内外较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活动史理论研究的专著,该书作者论证了教育活动史是一个更为基础、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旗帜鲜明地将教育活动史研究纳入到教育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更新了已有的教育史学研究的内容。该书的出版,不仅开辟了教育史学研究的学术新域,创造了教育史学研究的新范式,还探寻出现实发展借鉴历史经验的新路径,这一路径是如同研究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一样,研究教育活动史同样具有知古鉴今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活动史 新领域 新范式 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阅读史:教育史学的新拓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艳莉 周洪宇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3,共10页
教育阅读史专门研究教育参与者“什么时间读”“在哪里读”“读什么”等问题,以及教育参与者的阅读对其和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作为阅读史和教育史结盟的产物,教育阅读史是对教育史研究领域的开拓和创新,其提出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能性... 教育阅读史专门研究教育参与者“什么时间读”“在哪里读”“读什么”等问题,以及教育参与者的阅读对其和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作为阅读史和教育史结盟的产物,教育阅读史是对教育史研究领域的开拓和创新,其提出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能性和必要性。教育阅读史研究的开展需要明确研究对象,根据场域、时间、媒介等不同,形成多重维度的教育阅读史研究;注重在跨学科思维引导下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以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为核心理论基础,吸纳多元的、适切的理论以提供学理支撑;树立多维史料观,注重呈现和挖掘与教育参与者阅读相关的、多元的、全新的史料;强调教育阅读史研究成果的书写和表达兼具生动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教育阅读 教育活动史 新拓展 跨学科性 逻辑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记忆史: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大伟 周洪宇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2,共5页
教育记忆史是专门研究教育参与者对于过往的教育人物、活动、事件等的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史研究领域,是对教育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教育记忆史在研究逻辑上要理清谁的记忆,记忆什么和如何记忆这三层关系;在研究取... 教育记忆史是专门研究教育参与者对于过往的教育人物、活动、事件等的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史研究领域,是对教育史研究的开拓与创新。教育记忆史在研究逻辑上要理清谁的记忆,记忆什么和如何记忆这三层关系;在研究取向上分为口述取向为主的现当代教育记忆研究和文本取向的古代及近现代教育记忆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融合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种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研究成果表现形式上注重成果的生动性、鲜活性与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教育记忆 教育活动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本刊2010年总目录
1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129,共3页
关键词 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美学 湖北 教育活动史 目录 检索工具 20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