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典化背景下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与重构
1
作者 蔡海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1,共12页
研究方法的确立事关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法典的编纂从形体和实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要求。通过对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在整... 研究方法的确立事关教育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法典的编纂从形体和实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对教育法学研究方法的要求。通过对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在整体上受到法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主要存在立法法学研究、法教义学研究、社科法学研究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这些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对教育法典的编纂各有其效用与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于教育法典的编纂,教育法学研究应在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构:以中国教育法治实践为基本立场,以创新教育法学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要目标,着力加强和改进不同研究方法的运用,促进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融合,以更好地提升教育法学研究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研究方法 教育法学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法学研究的双重进路 被引量:2
2
作者 余若凡 申素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2,共10页
教育法学研究在方法论层面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一者将教育法视为“轨范”,一者将教育法视为“保障”。两种取向间的冲突是教育法学学科走向成熟和体系化必须直面的挑战。引入马丁•洛克林提出的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两种理想类型作为... 教育法学研究在方法论层面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一者将教育法视为“轨范”,一者将教育法视为“保障”。两种取向间的冲突是教育法学学科走向成熟和体系化必须直面的挑战。引入马丁•洛克林提出的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两种理想类型作为分析概念工具,在公法学意义上将教育法学研究的两种取向建构为规范主义和功能主义两种进路。教育法学研究的功能主义进路强调教育法在教育治理中的工具属性,重视教育法被赋予的目标和任务的有效达成。这一进路既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立法活动,也受到教育学研究本位的影响,在研究内容上关注立法论、规制论以及比较法研究。教育法学研究的规范主义进路强调教育法体系的独立性和个人权利的首要性,重视教育法的控制和裁判功能,以“控制公权力,保障私权利”为核心命题。这一进路既建基于教育法治实践的不断深入,也受到法学研究本位的影响,在研究内容上关注“法治化”、立法论研究。教育法学研究的双重进路需要一条稳固“主轴”的联结方能更好服务学科共同体建设。建构教育法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时同样无法回避规范主义-功能主义二分法的存在。一个掌握法教义学方法同时理解教育现实的研究者,能够通过参与“转译”过程使得教育法学研究共同体内部的交往和理解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学研究 双重进路 规范主义 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反思当代中国教育法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5
3
作者 谭晓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33,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教育法学研究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法学研究文献评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勇 《重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71-73,共3页
始于80年代初期的教育法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尤其是教育界和法学界学者的关注,也对我国教育立法、依法治教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通过对教育法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评析。
关键词 教育法学研究 文献资料 文献检索 文献分析 文献教据分布 教育法律 教育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教育改革从创新法学教育研究开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小楠 刘坤轮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8-25,共8页
中国的法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法学教育改革的前提之一是法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只有通过研究弄清楚法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学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法学教育怎样才能培养合格的法学人才等这些根本问题,法学教育改... 中国的法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法学教育改革的前提之一是法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只有通过研究弄清楚法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学教育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法学教育怎样才能培养合格的法学人才等这些根本问题,法学教育改革才具备了前提和基础,否则如果对这些问题缺乏基本思考和研究,中国的法学教育改革仍将处于盲目状态。本文对中国法学教育研究的状况进行综述,指出其成就及不足,并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的工作和经验为例,探讨从事法学教育研究的方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研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互动中的矛盾及其消解——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6
6
作者 夏锦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5-136,共2页
2 0 0 2年 9月 2 0— 2 2日“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主要论题是 :在2 0 0 2年起国家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背景下 ,如何正确处理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关系及相关问题。 2 0 0多名与会者就法学教育的性质... 2 0 0 2年 9月 2 0— 2 2日“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主要论题是 :在2 0 0 2年起国家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背景下 ,如何正确处理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关系及相关问题。 2 0 0多名与会者就法学教育的性质与结构 ,本科法学教育的目标、模式与司法考试的关系 ,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司法考试的几个具体问题及其解决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司法考试 中国法学法学教育研究 2002年 学术研讨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法学的发展及其对教育法治的回应——基于学术史的视角 被引量:21
7
作者 余雅风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3-157,共15页
基于学术史视角,以学科的基本要素为判断标准,发现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自产生以来,历经萌芽期、初具形态期、迅速发展期三个发展阶段,目前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开始走向成熟。在教育法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研究的目标与主题具有高度一致性,对我... 基于学术史视角,以学科的基本要素为判断标准,发现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自产生以来,历经萌芽期、初具形态期、迅速发展期三个发展阶段,目前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开始走向成熟。在教育法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研究的目标与主题具有高度一致性,对我国教育法治实践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现为:呼吁教育法的制定和教育法体系的建立,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有法可依;强调学生权利保护,推动司法在教育领域的介入以及公正司法;关注教育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推进依法治校;全面研究教育立法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良法之治。针对学科理论建构与证成方面存在的缺憾,未来应将教育法学学术史作为教育法学研究的基础,形成教育法学的学术传统与学术规范;着眼提高教育法学研究的学术性,建立教育法学的学术根基和理论体系;注重教育法学研究的本土化,形成中国教育法学的性格和思想领地;强化教育法学内含学科的融合与联系,探索教育法学研究的生长点和理论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学 学术史 教育法治 教育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育法学: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谭晓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5期120-125,共6页
本文回顾了1981年以来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历程,简要概括了各阶段的基本特征,并就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加以评述,同时阐明了作者的见解,旨在推进我国教育法学学科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 教育法学研究 学科建设 教育 教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设置的现状、特征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侯明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6-52,共7页
2011年以来,我国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的设置经历了“审批制”到“备案制”的转变。对教育部公布的63所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的128个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的分析发现,我国新兴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设置已经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竞争的格局,并且... 2011年以来,我国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的设置经历了“审批制”到“备案制”的转变。对教育部公布的63所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的128个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的分析发现,我国新兴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设置已经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竞争的格局,并且呈现出了新兴属性与交叉属性并驾齐驱、成熟性学科与培育性学科相依共存、领域色彩与应用倾向并行不悖以及主体性中国立场与宏观性国际视野兼容并包的基本特征。未来新兴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的设置和建设需要以二级学科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限度,提升二级学科设置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完善二级学科建设的组织机制,坚守二级学科的基本属性以及继续创新知识的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教育 目录外法学二级学科 新兴学科 法治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少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8-22,共5页
学校法律地位问题是教育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故学校法律地位问题是教育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等其他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中介和... 学校法律地位问题是教育法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故学校法律地位问题是教育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等其他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中介和核心,学校法律理论问题的研究直接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法律地位 中国 教育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立中小学校和教师关系的法理学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芳 黄崴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8,共3页
关键词 公立中小学校 教师关系 法理学 教育行政机关 法律救济方式 教育法学研究 法律关系 教育领域 管理权限 法制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管理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及其法律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佩瑜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19,共3页
当前,随着教育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更多地将注意力投向与教育教学实际、与教育法律关系相关主体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的问题上。研究者也不再停留于对教育法学学科抽象理论的纯思辨性和学术性的探讨,而是将研究的焦点定位在各教... 当前,随着教育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更多地将注意力投向与教育教学实际、与教育法律关系相关主体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的问题上。研究者也不再停留于对教育法学学科抽象理论的纯思辨性和学术性的探讨,而是将研究的焦点定位在各教育相关主体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上”。在这其中,作为教育法律关系最重要的主体的学生,其合法权利及其保护问题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在向纵深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隐私权 法律思考 学校管理 教育法学研究 教育法律关系 行为 侵犯 相关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