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代中印教育文化交流之动力与张力探源——跨国史视域下的再审视
1
作者
刘超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7,共17页
古代中印两国的友好交流历史悠久,但是,西方殖民者入侵后,双方关系日渐疏离。1924年,泰戈尔的访华之行极大地推动了双边人文交流,一度出现“中印大同”的普遍期盼。在此后的抗日战争中,双方互动密切,人文交流日渐深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古代中印两国的友好交流历史悠久,但是,西方殖民者入侵后,双方关系日渐疏离。1924年,泰戈尔的访华之行极大地推动了双边人文交流,一度出现“中印大同”的普遍期盼。在此后的抗日战争中,双方互动密切,人文交流日渐深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局剧变,中印两国加速联合抵抗法西斯侵略,双方交流日益热络并取得一系列实质性成果。随着国际形势变迁,两国间出现明显的张力,并直接投射到教育文化交流中。作为大国意识的学术表达,东方学研究也承载着双方强烈的现实关切。印方一贯以来的“大印度”思想和扩张冲动,决定了双方关系中存在结构性张力,并诱致此后长期的摩擦和冲突。不同版本“亚洲主义”之间的歧异,内在地消解着亚洲的整体性,造成中印人文交流的困境,颇具理想色彩的“大同梦”最终趋向裂解。本文将有望为跨国史研究及对非西方世界的研究开掘新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文化交流
知识竞合
亚洲主义
地缘文明
地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美国“富布赖特计划”评说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联明
汪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9-52,共4页
“富布赖特计划”对世界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和融洽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虽然它成立的初衷在于增进世界民族相互理解,但其派出学者的学科领域却重在输出西方文化价值观念,而且在其交流过程中存在不平等现象,尤其表现在外族文化对本族文...
“富布赖特计划”对世界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和融洽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虽然它成立的初衷在于增进世界民族相互理解,但其派出学者的学科领域却重在输出西方文化价值观念,而且在其交流过程中存在不平等现象,尤其表现在外族文化对本族文化的渗透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布赖特计划
国际化
教育文化交流
价值体系
高等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中日教育关系的力著——评介《中日教育关系史》
3
作者
黎明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3-64,共2页
王桂教授主编的《中日教育关系史》,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研究中日几千年来教育关系的书。通篇详细介绍了从远古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日之间源源流长的文化教育交往,以及不同历史...
王桂教授主编的《中日教育关系史》,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研究中日几千年来教育关系的书。通篇详细介绍了从远古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日之间源源流长的文化教育交往,以及不同历史背景下,中日教育关系的性质、状况及其意义,填补了我国中日关系研究中的一项空白。《中日教育关系史》,既不同于中国教育史、日本教育史等国别教育史,又不同于中日两国教育比较史。它不是中日教育的简单相加或并列的比较,而是中日两国教育文化交流、摩擦、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发展史。它论证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不同国家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是一种客观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
教育
关系史
教育
关系
文化
教育
交流
研究中
中日两国
国别
教育
教育文化交流
文化
输入
文化
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美协进社社务活动之探究
4
作者
李高峰
周洪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52,共4页
华美协进社以推进对传统和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及遗产的理解和鉴赏为宗旨,这也是其社务活动范围之依据。该社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的自身优势和潜能,起到了政府、企业和个人所无可比拟的作用。然而,综观当前的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美...
华美协进社以推进对传统和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及遗产的理解和鉴赏为宗旨,这也是其社务活动范围之依据。该社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的自身优势和潜能,起到了政府、企业和个人所无可比拟的作用。然而,综观当前的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美国汉语教学的现状,与中美交往的需求和两国人民的期待相比,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华美协进社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美协进社
中美
教育文化交流
中美人民相互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世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8年第4期48-49,共2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与世界各国在教育文化领域内的交流日益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也日益灵活多样。合作办学在学期间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在这里,谈谈我们的看法。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与世界各国在教育文化领域内的交流日益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也日益灵活多样。合作办学在学期间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在这里,谈谈我们的看法。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是国家教委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为促进两国教育文化交流而共同创建的。“中心”以提高中国的日本学研究及高等院校日语教育水平、发展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宗旨,主要任务是为我国培养日本学方面的研究人才、大学日语教师和各个部门的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思想政治工作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加强研究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爱国主义
教育
研究生
毛泽东思想
教育文化交流
教书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中印教育文化交流之动力与张力探源——跨国史视域下的再审视
1
作者
刘超
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7,共17页
基金
2024年度中国历史研究院“兰台青年学者计划”项目“印缅地区对华关系探源:中国西南侧的地缘政治分析”,项目编号:2024LTQN602。
文摘
古代中印两国的友好交流历史悠久,但是,西方殖民者入侵后,双方关系日渐疏离。1924年,泰戈尔的访华之行极大地推动了双边人文交流,一度出现“中印大同”的普遍期盼。在此后的抗日战争中,双方互动密切,人文交流日渐深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局剧变,中印两国加速联合抵抗法西斯侵略,双方交流日益热络并取得一系列实质性成果。随着国际形势变迁,两国间出现明显的张力,并直接投射到教育文化交流中。作为大国意识的学术表达,东方学研究也承载着双方强烈的现实关切。印方一贯以来的“大印度”思想和扩张冲动,决定了双方关系中存在结构性张力,并诱致此后长期的摩擦和冲突。不同版本“亚洲主义”之间的歧异,内在地消解着亚洲的整体性,造成中印人文交流的困境,颇具理想色彩的“大同梦”最终趋向裂解。本文将有望为跨国史研究及对非西方世界的研究开掘新的研究视野。
关键词
教育文化交流
知识竞合
亚洲主义
地缘文明
地缘政治
分类号
G649.2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美国“富布赖特计划”评说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联明
汪霞
机构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9-52,共4页
文摘
“富布赖特计划”对世界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和融洽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虽然它成立的初衷在于增进世界民族相互理解,但其派出学者的学科领域却重在输出西方文化价值观念,而且在其交流过程中存在不平等现象,尤其表现在外族文化对本族文化的渗透等方面。
关键词
富布赖特计划
国际化
教育文化交流
价值体系
高等
教育
Keywords
Fulbright program
globalization
educational exchanges
values
分类号
G649.2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中日教育关系的力著——评介《中日教育关系史》
3
作者
黎明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3-64,共2页
文摘
王桂教授主编的《中日教育关系史》,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研究中日几千年来教育关系的书。通篇详细介绍了从远古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日之间源源流长的文化教育交往,以及不同历史背景下,中日教育关系的性质、状况及其意义,填补了我国中日关系研究中的一项空白。《中日教育关系史》,既不同于中国教育史、日本教育史等国别教育史,又不同于中日两国教育比较史。它不是中日教育的简单相加或并列的比较,而是中日两国教育文化交流、摩擦、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发展史。它论证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不同国家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是一种客观现实。
关键词
中日
教育
关系史
教育
关系
文化
教育
交流
研究中
中日两国
国别
教育
教育文化交流
文化
输入
文化
输出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美协进社社务活动之探究
4
作者
李高峰
周洪宇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52,共4页
文摘
华美协进社以推进对传统和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及遗产的理解和鉴赏为宗旨,这也是其社务活动范围之依据。该社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的自身优势和潜能,起到了政府、企业和个人所无可比拟的作用。然而,综观当前的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美国汉语教学的现状,与中美交往的需求和两国人民的期待相比,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华美协进社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华美协进社
中美
教育文化交流
中美人民相互理解
Keywords
China institute
Sino-American educational exchange
mutual understanding
分类号
G6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世斌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8年第4期48-49,共2页
文摘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与世界各国在教育文化领域内的交流日益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也日益灵活多样。合作办学在学期间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在这里,谈谈我们的看法。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是国家教委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为促进两国教育文化交流而共同创建的。“中心”以提高中国的日本学研究及高等院校日语教育水平、发展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宗旨,主要任务是为我国培养日本学方面的研究人才、大学日语教师和各个部门的专门人才。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思想政治工作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加强研究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爱国主义
教育
研究生
毛泽东思想
教育文化交流
教书育人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代中印教育文化交流之动力与张力探源——跨国史视域下的再审视
刘超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美国“富布赖特计划”评说
李联明
汪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研究中日教育关系的力著——评介《中日教育关系史》
黎明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华美协进社社务活动之探究
李高峰
周洪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王世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